綠島人權藝術季:以藝術療癒歷史,閱讀身而為人的故事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8「藝術季,走進台灣裏風景」
「你藝術季了嗎?」隨手一算,全台下半年發生的藝術季有將近20個。藝術季是用身體實地行經,再一次認識我們生長的島嶼;當試圖串起蒐集作品的路徑,又可能在途中迷了路、遇見了誰、吃到了什麼美味、看見了難忘的風景⋯⋯而擁有一趟獨一無二的藝術季旅行。
那種獨一無二的經驗會成為鑰匙,打開我們對自身文化的好奇。此期500輯想邀請你起身,遇見與藝術和土地的共鳴。這是一趟身體力行之後,會持續思考和探索的旅行。
我很喜歡海的風景。研究所時去澎湖實習,早八晚五的生活、每天相似的早餐,下班後就到海邊散步,是我心中非常美好的小島生活記憶。
但綠島有一點不同,這裡可能有半數人口都是移居者,他們像候鳥一樣,冬天離開、春天回來,加上土地貧瘠、只能種旱稻和花生,除了觀光也很難發展其他產業。
近年一直在想藝術季能對綠島帶來什麼影響,因為綠島從來都不缺遊客,而白色恐怖和人權是沉重的議題。這個藝術季有任務在身,策略上很難輕鬆起來,但還是希望漸漸面對更多群眾,吸引觀眾因藝術登島,認識人權議題。
裂隙的歷史,慢熱的藝術季
對我而言,綠島人權藝術季是一個很慢熱的藝術季。每到夏天都有成群觀光客蜂湧上島,但來的人對人權不一定有興趣,島民也不一定熟悉過去這段歷史。但其實過去被關上島、接受思想改造的受刑人都是高知識份子,有醫生和老師,有段時間島民與受難者們是彼此幫助的共存關係,成為一段共同生活的隱性歷史。
因此,島上從產業變化、島民生活到人權歷史,都讓人感受到連結又斷裂的關係。藝術季如何在這些裂隙間介入,是我從2021年開始製作綠島人權藝術季就感受到的挑戰――它與在地和觀者的溝通都是很循序漸進的。
因此這次特別規畫了藝術家共學課程,希望像是播種,讓藝術家們重新認識這些歷史。我自己期待的是,當他們消化吸收後,不只是在島上創作作品,也想看藝術家們如何把那些養份帶回來,轉化成自己未來的創作。
看見有人味的白恐面貌
這次藝術家年齡分布很廣、跨距很大,能看到不同階段的藝術家如何消化這些經驗,也能看到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怎麼看待這段歷史。今年的藝術季有種「人味」,能看到如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在那個時代的樣貌。我非常喜歡吳瑪悧的〈我是高草〉,發想自高草這個平凡女生的受難經驗:年輕護士受牽連入獄,在獄中受到非人道對待,心理狀態極不穩定,用自己的經血寫下陳情書。作品以八卦樓的押房走道為視角,在廊道白牆上提問:「誰是自由的?誰擁有人權?誰是無辜的?」,最後在走道盡頭的禁閉室裡,用燈箱展示了兩則怵目驚心的血書。
而郭俞平的作品〈烏鴉的爪在輕拍後離去〉,也以白恐受難者藍明谷的妻子藍張阿冬晚年寫給新婚即別離的丈夫的書信,從普通女性的視角,用貼近人肌膚的衣物、還有充滿情感的情書等物件來啟動觀者的共鳴。
這些充滿人味的故事,讓就算不知道這段歷史的觀者,也能透過純粹作為一個人的立場,去同理、進入這段過去。
讓藝術季像菌絲展延
這次跨年度籌備策展,除了邀請擅長議題策展的蔡明君擔任總策展人,也找來長期關注白恐議題的年輕一代——影像文化專長的陳韋綸,擅長國族認同等題目的蔡秉儒,擔任協同策展人;另外找了四位顧問來引介包含口述歷史和檔案使用等知識,並預先為藝術家們作心理建設,因為面對的每位受難者與家屬都相當不同,藝術家消化、轉化出來的創作途徑也很不一樣。
雖然慢熱,我有感受到藝術季帶給綠島的一些變化。我們住的民宿「日光暖暖」,老闆特別帶了小幫手與客人一起去聽策展人導覽,寫了很長的心得給我,說從來不知道這段歷史與他的生活這麼貼近。也許,我們是用這種比較幽微的方式,慢慢地還是滲入了這座島嶼。
我希望這個藝術季像是菌絲,在土壤中蔓延、形成廣大的網絡,讓白恐人權議題的論述生產、意義轉化與創作,能循著菌絲朝四面八方展開,創造更多連結,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胡忻儀|展覽狂熱者,展覽製作人。現任均勻製作總監,致力於讓每個專案都是恰到好處的呈現。為2021、2023兩屆綠島人權藝術季製作人。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