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的客家氣魄:百年香火裡的生活文化,與那碗甜四神湯
本文選自《500輯》Issue88「藝術季,走進台灣裏風景」
「你藝術季了嗎?」隨手一算,全台下半年發生的藝術季有將近20個。藝術季是用身體實地行經,再一次認識我們生長的島嶼;當試圖串起蒐集作品的路徑,又可能在途中迷了路、遇見了誰、吃到了什麼美味、看見了難忘的風景⋯⋯而擁有一趟獨一無二的藝術季旅行。
那種獨一無二的經驗會成為鑰匙,打開我們對自身文化的好奇。此期500輯想邀請你起身,遇見與藝術和土地的共鳴。這是一趟身體力行之後,會持續思考和探索的旅行。
以往,我都是路過竹東。
大學在新竹市唸書的我,常常跟著登山社往山裡去。與新竹鄰近的山區,舉凡尖石、那羅,還有石鹿古道、大霸尖山等,入山前都必先經過竹東,我們常常在竹東補給點什麼,下山後如果時間有餘裕,也會在竹東吃碗粄條再回學校。
有一年冬天,我們社上開大霸賞雪親友團,那年雪況極佳,爸媽在稜線上玩瘋了,下山後跑去跟包車司機請託,等等帶我們吃頓好的。司機是客家人,他推薦的準沒錯。 後來我們確實吃上一海碗料好實在的客家粄條,食攤的客家媽媽看到山社幾個學長那麼會吃,連忙又切出一滿盤肥肥亮亮的紅糟肉,那是她原本準備晚上自己家吃的,分一半給我們大快朵頤。
竹東對我來說,一直是個重要的補給站,後來因為參與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設計導入專案,重新爬梳竹東的地理位置,才發現竹東連接著新竹市,是淺山地區的重要入口,也是周邊幾個客家農莊中,最大、最重要的集散聚落。
如何閱讀一座客家廟:改造供桌、導覽細節
我非客家人,原本一句客家話也不會說,對廟宇之事也不甚熟悉,也因為如此,我想自己應該可以代表大部分外來的麻瓜,如果初次造訪竹東地區最主要的三山國王廟「惠昌宮」,把惠昌宮視為這個客家聚落的文容器,那麼,如何留下線索,讓身體進入,並打開感官,透過閱讀客家廟,理解客家文化,便是這個專案有趣的地方。
我們在去年冬天初次造訪惠昌宮,前前後後帶著不同的設計師來了數次,可能因為我們去得頻繁、問的問題太多,刷臉成功,慢慢與廟方說上話,建立起共同討論設計的夥伴關係。
惠昌宮歷經四次改建與擴建,廟裡留有日本大正時期的百年供桌,也有最新的電子支付添香油與電子式點光明燈等,客家人念舊惜物的精神,加上因為敬天便把最新的、最好的科技也放入廟宇中,很像是母親節,幫老家的阿嬤換一台更大的液晶螢幕電視一樣,那樣的孝心。
這般新新舊舊、柱子又多的廟宇,許多細節如果沒有提示,很快就被淹沒了,於是我們與無制設計做了幾個調整;設計一個圓形供桌,把天井下方採光最好的位置讓出來,讓神跟人溝通的空間更加純粹直接。再來,建置一個廟宇內的微型博物館,加上導覽指引立牌,盡可能讓惠昌宮的細節可以被指認出來。除了空間上的嘗試,也與沐育文化以及竹東在地的曾紘彥老師合作,舉辦工作坊,打開對於廟埕空間的想像,或者創造年輕一輩的學子對於惠昌宮內眾神明的新認識,建立人與神的新關係。
設計導入,從來就不可能一方萬解,但過程中有廟方、在地居民與年輕學子一起加入,相互溝通與理解,讓一座百年客家廟做出更多的嘗試,像極了客家精神。
顛覆鹹甜的客家味
為了要理解惠昌宮空間的特性,我們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分別造訪,觀察廟宇的自然天光,還有周邊熱鬧的狀態。於是,民生大計——吃,便顯得極為重要。還好從早餐的粄條蛋餅、午餐的粄條,下午茶的菜包,晚餐再來一碗湯圓,客家人用100種米漿的形變化,餵飽設計師的胃。
跟廟方相熟後,就進入了「被餵食、被照顧」的模式,舉凡廟裡拜拜的客家紅粄與紅糟米糕、入夏後的仙草茶等,還有一次,惠昌宮董事長親自煮了一大鍋的四神湯請我們喝。(這邊需要停兩秒鐘,深呼吸一口氣)
這鍋湯用大勺舀起,滿滿的都是料:有竹東關西地區四神湯常出現的銀杏,還有常見的排骨與豬小腸。就口喝,先是四神湯料包的清香,再喝一口,差點失態打破碗——這碗四神排骨湯,是甜的。小小的島國台灣,台北距離竹東不到100公里,我卻是第一次喝到認真「甜湯甜」的四神湯。
此時廟裡其他客家人都說,對啊,四神湯就是喝甜的啊,「我第一次去台北喝到鹹的四神湯,表情也跟妳現在一樣對人生充滿疑問」,再喝一口,熟悉的四神排骨味道,再加上初次見面的甜度,我流淚了,原來,多的是,我不知道的客家事。
一碗四神湯之後,我對竹東客家人充滿敬意。
我們因藝術季的設計導入專案抵達竹東,設計可以介入的事,本就可大可小,無法一蹴可幾,也絕非一人一力可成;我們或許帶來擾動與討論,但遠比所收穫得小太多了。畢竟滋養我們的,是惠昌宮百年的香火,是客家人無法拒絕的熱情與照顧,還有那一碗碗或鹹或甜的客家好滋味。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Falabidbog花啦嗶啵」
展期|2023/6/24~8/27
地點|台北、桃竹苗、台中
張維真|吾然文化負責人,主持2023浪漫臺三線藝術季設計導入「如何閱讀一座客家廟」專案。求學期間是標準的讀中文系的人,後投身文化創意產業,喜歡梳理文本,喜歡食物、喜歡旅行,喜歡因為不同的專案打開新的視野。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
星巴克花蓮理想門市9/28開幕!花東縱谷間的童話咖啡莊園
2023/09/27 -
2023簡單生活節12/2、12/3重返台北華山!YOASOBI首度來台、40組精彩演出搶票日大公開
2023/09/27 -
連假哪裡玩?全台新開幕、展覽、美食指南12+總整理
2023/09/27 -
五感體驗阿美族生活美學 「原創新美學 LiMa原遊會」心中山線型公園圓滿落幕 4大亮點吸引目光
2023/09/27 -
Mollydooker澳洲酒莊左撇子酒標設計圈粉!二代首訪台獨創醒酒技法大公開
2023/09/26 -
「有事青年節」10/21、10/22席捲嘉義!14組音樂卡司百年廟埕開唱、排隊名店市集登場
2023/09/26 -
kafeD咖啡滴鑽石塔門市!獨家盤式年輪蛋糕帶來大人味的甜點新感受
2023/09/25 -
伊聖詩植物香氛奇幻插畫詩籤!邀詩⼈潘柏霖x藝術家吳騏57打造6款療癒「森⽇精靈」
2023/09/25 -
「歐肯14年豐馥紫雪莉」台灣獨獻!邀葉忠宜以黑潮線條、在地建築打造瓶標設計
2023/09/23 -
無印良品2023秋冬新品!員工最優5選+不能錯過5大新商品
2023/09/22 -
星巴克小港中安門市9/22開幕!台88線旁便捷車道取餐新據點
2023/09/22 -
逆命改運的起點:禁語的力量──唯有當你開始不說話,念頭,便能無所遁形的被看見
2023/09/22 -
貓下去冠軍薯條:《薯條與油封大蒜》揭秘台北銷量第一、每年賣出七萬份的那個點心
2023/09/21 -
倫敦BAO首度來台快閃!「MINI BAO迷你刈包店」10/4-10/22現身民生社區A STAND
2023/09/21 -
夜貓請進!全新信義區餐酒館rén Bistronomy匯融創意料理、調酒、現場爵士演出
2023/09/20 -
開箱誠品新店裕隆城!一睹教堂聖殿天井書店、微縮植物園之美
2023/09/20 -
台南現代酒吧「hērá」推出一週年全新酒單!大膽翻玩非典型台灣風味,邀請跨界創作者合力打造
2023/09/18 -
造船迎接 Hōkūleʻa 的到來|episode2:風來了,瑪卡妮出航了
2023/09/1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