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相接胡不堂:呂浩元、劉子瑜、張暉明、曾建穎新作展》TAO ART登場
古文物如何與當代藝術對話?由王嘉驥策展、在TAO ART展出的《今古相接胡不堂:呂浩元、劉子瑜、張暉明、曾建穎新作展》,根據 TAO ART 胡不堂的掌中戲與傀儡戲偶、宋代瓷器,以及古代佛教造像共三類藏品,邀請4位台灣當代青年藝術家呂浩元、劉子瑜、張暉明、曾建穎各自發展新作,創造出趣意盎然的古今對照。
繼 2021 年吳季璁的《照見》個展後,TAO ART 再次邀請王嘉驥策展,以TAO ART 胡不堂(此為堂號)所收藏的古文物為脈絡,透過四位藝術家不同創作媒材及概念的新作,呈現出一場穿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當我們走進展間,第一時間將被呂浩元參考布袋戲偶和傀儡木偶,所營造如夢境般的超現實景觀所吸引。對應宋代瓷器,長期鑽研陶瓷創作的劉子瑜,則以龍泉青瓷為文本,將美國流行文化符號與中國古代陶瓷造型結合,將鳳凰意象轉化為火鶴並放入當代藝術之中。
至於擅長錄像藝術的張暉明,則針對胡不堂此次展出的五件瓷器作品,運用後設的虛構手法撰寫腳本,以雙頻道影像作品讓瓷器想像自己的生平、經歷,甚至吐露出不同的遭遇。而一向以工筆重彩見長的曾建穎,則透過繪畫在延續自我風格的前提下,融以佛像造像傳統,並在畫中貫注當代人類的七情六慾,讓觀者一睹花花世界的繽紛現象。
王嘉驥表示:「誠如展名所示,我們以『今古相接』之名,以傳統具有古典意味的胡不堂文物精品為引,透過四位藝術實踐截然不同藝術實踐,發展新作與之對應,期能營造穿越今古時空的另類觀賞經歷。」
戲偶和魁儡—呂浩元之作
呂浩元私下喜歡收集人物和動物形象的觀賞物件,尤其偏好帶有情感或欲望暗示的瓷偶。因此在他的畫中經常散發詭奇而隱秘的迷人光暈和韻致。而胡不堂收藏的戲偶和傀儡原為傳統戲曲演出而製作,無論在掌中操作或提線控制,都是為了中國傳統社會禮教和價值觀所設計。
特別是布袋戲偶的表情固定,但戲劇張力多半透過手與指節開闔的動態,藉以表意傳情。而在呂浩元的作品中,他則特別關注戲偶的「手」,這種微小而重要的細節。此外,他也從「南極仙翁」形象中汲取靈感,巧妙地運用符號和意象,以略帶調侃的方式影射傳統社會對於福祿壽喜的價值崇拜,並藉由創造出夢幻超現實的場景,反映出普遍的人性渴望。
宋瓷—劉子瑜陶瓷創作
以陶瓷藝術見長的劉子瑜,經常遊走實用器皿和藝術裝置之間,在這次展出的五件古文物藏品,僅有一件源於北宋,其餘皆出自南宋。而劉子瑜則對於其中的「龍泉窯青釉鳳耳盤口小瓶」,以及胡不堂所藏的另外一只同屬龍泉窯(少了頸部兩側鳳耳的紙槌瓶),特別感興趣。
有趣的是古代瓷器的誕生來自高溫和偶然窯變的孕育,但在當代,劉子瑜則是以現代技術如新發明的釉藥,以及利用噴槍上釉等技法,讓她能精準的體現釉色穩定的漸層效果。因此劉子瑜從紙槌瓶頸側兩隻簡化至極的鳳鳥造型,連結到從小在美國生長時,日常更為熟悉的火鶴(即紅鸛)意象,呈現出東西並置的文化相遇。
宋瓷—張暉明影像作品
張暉明擅長錄像創作,經常透過人工造景的方式,搭建微型拍攝舞台,再經由複雜後製,呈現具敘事風格的影像作品。不過,如何以錄像詮釋古文物?張暉明觀察著胡不堂的瓷器藏品時,開始想像這些原本兼具用途的器物,如果有了生命會變成怎樣的光景?於是他揉合影像、聲音及對話文字,想像器物被使用的當下,以及經歷過的歲月所延伸而成的故事。而那些身處物件背後的記憶,也可能喚起人類在某些情感上的投射與共鳴。
佛教造像—曾建穎繪畫
此次胡不堂特別展出較為罕見的北齊(550 - 577)青州地區兩尊灰石菩薩像,以及一尊坊間難得一見,尺寸略大的木雕水月觀音坐像。其中青州佛像曾失傳於世,直到1996年才因意外又重新面世。
對照著歲月洗禮的佛像,深受佛教藝術影響的曾建穎,向來以工筆重彩見長,即便其創作議題與佛教信仰並無實質關聯。在曾建穎的作品當中,身體、行為與妝扮都是個人態度的展現,就像演員在舞台上的演出,未必句句皆屬自白,至少都是意有所指的表露,讓人重新思考凡夫俗子最直觀的眾生相。
《今古相接胡不堂:當古典文物相遇當代藝術》展覽日期:2023年8月11日至10月21日
展覽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 11 時至下午 7 時
地點: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 79-1 號 8 樓)
最新文章
-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