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中《水曰》特展邀觀者「游」走大型紙纖維裝置間 感受三組國內外藝術家沉浸之作

2023/12/12 文字編輯/陳宜慧

全新特展《水曰 Water Says》自12月2日起至2024年3月2日,於陸府植深館展出。此次展覽由「自己人 Mutualism」團隊策展,聚焦環境變動議題,帶來三組藝術家包括美國藝術家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與潔米 · 塔巴克(Jami Taback)、聲音藝術家李欣芫與纖維裝置藝術家陳聖文一系列引人入勝的藝術創作。

特展《水曰》以三組藝術家創作展開一場與「水」的真摯對話。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特展《水曰》以三組藝術家創作展開一場與「水」的真摯對話。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大自然不會說話,但我們可透過觀察感受

2023年末,由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推出的特展《水曰 Water Says》,由「自己人 Mutualism」策展,邀請三組藝術家分別以「氣候變遷」和 「水再生」兩個角度切入。

策展統籌洪秉綺聊起展覽策劃過程時提到:「我相信作品是會說話的,需要觀者直接進入空間,觀賞及感受。因為這些作品本身就是藝術家想要提出的問題,包括他們的困惑或質疑。我們與藝術家討論的時候,我總是提問:『當看到這麼多環境污染的問題,對於未來,你到底是樂觀的還是悲觀?』

藝術家們的回應總是在悲傷中帶有一些正向,相信未來還是有希望的,不管中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未來將會有一道曙光在眼前。就像整個展覽裡面,我們會看到一些矛盾與衝突的東西,不斷的輪迴,這就像人類本身就是矛盾的綜合體,與薛西佛斯的希臘神話是同一個概念,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破除魔咒,跳出循環。」

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 潔米 · 塔巴克(Jami Taback)共同創作〈在深水之中–我們同舟共濟〉。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 潔米 · 塔巴克(Jami Taback)共同創作〈在深水之中–我們同舟共濟〉。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以沉浸式空間設計打造身臨其境感受

美國紙纖維藝術家暨獨立策展人艾婕音,與同為版畫藝術家的潔米 · 塔巴克兩人創作理念皆強調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及尊重,並使用對環境低污染的媒材創作,讓團隊印象深刻,這次也特別邀請兩人於臺灣首次聯手展出裝置作品。

雙人合作創作啟於2021 年,此次展出〈在深水之中–我們同舟共濟〉36幅大型垂吊長條紙纖維裝置,理念來自兩人在加州生活時,觀察氣候變遷對人們帶來的生命感受。透過紙纖維與版畫拼貼出海洋、野火等自然的多種面貌,作品呈現在植深館大廳,穿梭於建築中的自然光源、360度的觀賞視角,製造使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提醒著人們自然中潛在的問題和危機。

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 潔米 · 塔巴克(Jami Taback)共同創作〈在深水之中–我們同舟共濟〉。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 潔米 · 塔巴克(Jami Taback)共同創作〈在深水之中–我們同舟共濟〉。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藉聲音及纖維裝置營造獨特「水再生」感官擴張

此次《水曰》聯展中的兩位臺灣藝術家李欣芫與陳聖文,分別以聲響與錄像作為共感媒介、纖維裝置增添了多層次的敘事相連。為展覽帶來全新創作作品,共構一場奇幻視覺和聽覺饗宴。

從2019年以「水」作為創作切入點的李欣芫,持續收集各地污水廠的聲音,此次新作 〈SISTERS(Chí-moāi)〉系列作品中的〈The Waste and the Darkness〉與〈The Related,Us〉座落於植深館入口長廊以及二樓暗室內,以聲音、影像和繪畫轉譯「水再生」的循環工程技術,試圖探討自然資源與人類再造技術中的矛盾與共存。

李欣芫作品〈The Waste and the Darkness〉。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李欣芫作品〈The Waste and the Darkness〉。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李欣芫作品〈The Related,Us〉。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李欣芫作品〈The Related,Us〉。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李欣芫作品〈The Related,Us〉。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李欣芫作品〈The Related,Us〉。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而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陳聖文,過去在參與淨溪淨山活動時,將撿拾被遺棄的人造垃圾融入到纖維創作中,在這次新作中〈人造免疫〉的纖維創作,以溪水作為異材質添加的染料暈染在纖維布料上,體現污染造成的水體變色。在二樓長廊的空間,參觀者迷失在色彩及材料之間的來回變化中。作品特殊媒材與展示方式,引發觀眾對於城市水資源管理等議題的關注。

這次《水曰》藝術展期望透過藝術作品喚起人們的好奇進而產生興趣。不論是展覽、講座、活動的形式,或是串聯社區往外擴散的力量,透過這樣的方式,都能讓大家對週邊的環境有更多的感知,起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陳聖文作品〈人造免疫〉。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陳聖文作品〈人造免疫〉。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陳聖文作品〈人造免疫〉。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陳聖文作品〈人造免疫〉。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水曰 Water Says》

展覽時間 | 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3月2日

展覽地點 | 陸府植深館 (臺中市公益路二段789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0:00-18:00,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預約參觀|參觀採預約制:專線 0800-524365

官網| https://live-forever.com.tw/foundation.php

2023展覽

樂高花藝咖啡屋信義誠品快閃2/1-2/14!新品「野花花束、乾燥花」上市,自然擬真細節花朵姿態

樂高花藝咖啡屋信義誠品快閃2/1-2/14!新品「野花花束、乾燥花」上市,自然擬真細節花朵姿態

2023/02/09
小泉悟信義快閃2/10-3/12!迪士尼米奇系列全球首發,5米高裝置佇立A13廣場

小泉悟信義快閃2/10-3/12!迪士尼米奇系列全球首發,5米高裝置佇立A13廣場

2023/02/13
花蓮「丘上的下水湯」丘丘‧森旅X島東譯電所以展覽形式打造獨特泡湯體驗

花蓮「丘上的下水湯」丘丘‧森旅X島東譯電所以展覽形式打造獨特泡湯體驗

2023/04/11

最新文章

TAO ART 與倫敦薩奇雅茨畫廊(Saatchi Yates)合作,推出韓國藝...

韓國新銳藝術家李秀真台灣首度個展「Diary on the Blues」TAO ART展出

2025/07/30
莊惟惞做過眾多歌手的演唱會,跟著一場又一場繞著地球跑。記者沈昱嘉/攝影

陪藝人走過舞台上每瞬的空白與孤單:必應創造創意總監 莊惟惞

2025/07/29
美國藝術家托尼‧馬特利Tony Matelli台灣首次個展《佈局》8月9日至20...

托尼‧馬特利台灣首展《佈局》毓繡美術館登場!以超寫實雕塑翻轉視覺邏輯

2025/07/29
886、Wenwen創辦人史官,留學時期開始自學家鄉菜,意外發現自己對臺灣料理的...

喝自然酒配沙茶牛肉,在紐約不斷進化的臺灣菜——886、Wenwen創辦人史官

2025/07/28
布拉瑞揚舞團由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於2015年在臺東成立。舞團創作與團...

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聽他說他來自哪裡——布拉瑞揚舞團

2025/07/28
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Anthony McCall)首次在台個展「安東尼‧麥...

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富邦美術館登場!以一束光讓所有人走進電影中

2025/07/25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於8月2...

「臺灣光譜」8月席捲大阪!三大展區沉浸光影亮相安藤忠雄設計「VS.空間」

2025/07/25
沉浸式體驗場域《 SensWave 波感溫室》於8月1日在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

《SensWave波感溫室》8月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互動展區召喚感知共鳴

2025/07/24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圖|臺北表演藝...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

2025/07/2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