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導演殷振豪:理所當然、一眼望盡,那人生還好玩嗎?

2024-03-14 23:51 胡士恩

第一屆專屬於MV(Music Video)產業的獎項「金狼獎」在3月9日正式落幕了,或許將近八成的台灣民眾直到此刻還不知道那到底是幹啥的?但沒有關係。創辦金狼獎的導演殷振豪是這麼為獎項註解的:「我們聚集MV產業工作者,「一起去找到接下來『怎麼開始』。」

擔任頒獎人的陳珊妮也在台上說道,「要讓更多人知道作品背後有很多專業工作者的努力跟付出,不要讓取消文化扼殺創作的自由,這是金狼獎最大的體現價值之一。」

回過頭來,MV究竟有何魅力?它擁有讓觀眾不斷刷新YouTube頁面搶看最新作品(以前是在Channel [V] 看十大MV排行啦!)的力量、它持續讓音樂人願意相信一首歌可以擁有意料之外的延伸,同時它更是許多影像創作者懷抱拍片夢想的起點,《500輯》邀請金狼獎發起人殷振豪,談談自己的MV創作啟蒙,他何以對MV不斷地懷抱熱情,又怎麼看它的未來?

500輯:25歲的你是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

殷振豪(下稱殷):那是2014年,回想起來都是些很瞎的事。我是當時流行的「北漂青年」,住在五千塊的小雅房,沒有正職,每個月都必須為那五千塊想辦法。一則是要維生、一則是想闖出所謂導演的名號,兩件事很衝突,因為一但你賺錢,你就是打工仔,當導演聽起來要比較藝術、比較Chill嘛。

但我最後選擇了維生。25歲沒記錯的話,就是在做婚紗攝影和工商類廣告,那時候募資平台正好興起,我也拍一大堆募資影片,用少少的幾萬塊拍出來,對方募到一千萬元也跟你完全沒有關係。

500輯:你本科是清大化工研究所,最初拍片的慾望從何來?

殷:念書太理所當然了,你已經看到未來二、三十年的自己,一眼望盡——拼命念書、到竹科工作、在竹北買房、結婚生小孩——大概這樣。你會覺得,欸幹,都已經看完了,那人生還好玩嗎?

當時另一個轉機是數位相機的盛行,有一陣子Canon的5D2可以錄影了,那是重大的時代性翻轉,所有人都可以拿5D2拍影片。反正我課餘時間沒事做,沒有其他才華,喜歡看電影聽音樂,不然就拍片試試。後來發現同儕比較少人在做這件事情,相機拍一拍,北歐音樂放下去,哎呀,好像滿Chill,收到一些大家覺得很厲害的回饋,就覺得這好像是一條路。

後來我在StreetVoice的MV比賽中,選了法蘭黛的〈輓歌〉拍了MV,「意外」得到第一名,回想起來那是很大的鼓勵,一個清華大學化工所的研究生、一個理工宅男,竟然拿到第一名,那種不理所當然地得獎會讓人誤會:那我是不是可以跟藝術大學出來的拚一下啊。

500輯:MV創作上,有什麼人事物是你重要的啟蒙?

殷:一些MV界的前輩學長,比如陳映之,陳奕仁、鄺盛、周格泰、比爾賈⋯⋯那時主流華語音樂的MV導演,每個人的MV都很強欸,(好歹我也在StreetVoice得過獎,就會想說我是不是能慢慢靠近他們?)我會一直看,去拆解,一格一格看,他們怎麼做。一方面可能清大畢業的人還是會有不想輸的個性,想說,拎北唸書念到這裡,怎麼可能做不到。

但那時沒有機會接觸這幾位導演本人。非藝術或傳播學院背景是當時的困境,你沒有任何同學、學長學姊在這個行業,那種北漂感的「孤獨」是真的,25歲在創作上的人際圈的缺乏很嚴重,也許現在社群時代又完全不一樣了。

500輯:拍MV適合自學嗎?

殷:我覺得可以。多學多做,學包括模仿喔,但重要的是最後要「多想」。你一定要去想,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你只有多做,那不是太好。

多學多做一定有差,尤其現在影像爆炸的時代,等你想好再拍,人的體感已經過了20年了,你想想,每天上YouTube的影片有多少,你還要猶豫嗎,你還在龜嗎,你要不要趕快?

500輯:你怎麼看MV跟短影音的關係?

殷:「觀眾的體感」一定會受新技術影響,但作品是作品,它還是可以維持一個樣子。觀眾體感在改變也不是這幾年的事,你想想,二十年前爸媽看的東西,本來就跟你現在看的不一樣了,這是必然的。去嫌現在年輕人的觀看習慣沒有意義啊,你可以不喜歡,但如果你的心態是「我就是做我一直以來會做的這種東西,管他去死」那就會比較麻煩,對產業也是,它沒辦法快速接軌,所謂的接軌不盡然是要你去拍短的幹片喔,其實不是。

短影音跟MV兩者的美學就是不一樣。沒有那麼多人看MV,不代表MV沒有存在的必要。它就是在那裡。不論MV或電影,它就是一種媒材、一種形式,這個形式會隨著觀影習慣而被稀釋,所以我們要去面對。這就是剛剛講得「多想」,一邊做一邊嫌人家不看,那沒什麼意義。

500輯:你會想對25歲時期的自己說什麼?

殷:請他再聰明一點吧。少做一點傻事,其實十件事情裡面,只有三、四件事情真的有幫助,其他事情都會拖住你,你還是得維生沒錯,但也許更專心一點,對自己的了解會更精準。

500輯:那時的你有一句類似座右銘的話嗎?

殷:「拍就對了」,25歲整天就是記得這句話。那時候看很多大導演的訪問,其實道理都一樣,就是拍嘛,拍就對了。不過也是因為這句話導致我什麼都拍,後來想一想,或許有點誤解,「拍就對了」的意思不是叫你什麼都拍,而是要把自己當職人,不是打工仔。

500輯:什麼時間點你覺得自己真的「是MV導演了」?

殷:拿到金曲獎之後,我才敢在外面講。之前是非常抗拒的,我們這種還在學習的「導演實習生」,別人喊你導演,會渾身不自在。但拿到金曲獎之後覺得稍微可以被這樣稱呼的原因或許是,站上去之後你有一種責任感,那個頭銜是責任感:從今天開始,你做的所有事情、整個團隊你要負責。

500輯:這感覺跟你創立「金狼獎」有關嗎?

殷:MV不是只有導演,有很多幕後工作者參與,有些人可能很年輕,但作品非常優秀,一個獎項給出的訊息雙向的——對觀眾來說,大家會知道這個人已經夠格成為專業工作者;對得獎者來說,你要記得自己以後就是要扛起這份責任,透過獎項去扶植一個人「可以成為這樣的美術設計、成為這樣的導演、成為這樣的剪接⋯⋯」,我覺得那也可是一種責任。

把MV創作者聚集在一起也很重要。MV產業是混雜的。電影就是電影人,音樂就是音樂人,可是MV剛好是各類型創作者湊進來打游擊的一個過程,大家打一打,也許就回去拍電影、回去做音樂了。可是這當中有好多可以坐下來聊的事情——比如現在短影音當道,三分鐘的MV真的扛得住嗎、觀眾要看嗎?韓國人已經開始做兩分半的歌跟MV了,我們五分鐘的MV要怎麼搞?——像好萊塢的電影圈已經有各種討論要怎麼面對串流平台的崛起,不討論就會永遠被打趴啊。金狼獎光是能創造產業交流、討論MV拍完之後還有沒有更多的附加價值,那就很棒了。

500輯:身在這個時代你自己正在為了什麼而努力?

殷:或許是團隊合作吧。我們需要團隊合作。電影圈慢慢有團隊合作的跡象,MV工作者有很多是拍片仔,拍片仔是資源很有限的人,大多是是幕後人員,沒有說話的餘地,也不是KOL,我們沒有流量,我們沒有粉絲基礎,大家還不團結起來的話,那接下來還能怎麼辦。

500輯:你已經有長片作品,為何還是如此鍾情、看重拍MV?

殷:MV是可以快速創作的媒材,電影創作動輒一兩年以上,你才能真正的觸碰到拍片的痛苦和快樂,但這一兩年內其他的創作慾該怎麼辦呢?短片是一種、MV也是一種,剛好我自己喜歡音樂,也會渴望快速型的創作,還是喜歡在MV裡累積影像實力和實驗,包括技術、題材和角色故事。當然MV也有分主流商業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拍MV可以接觸更多獨立創作者,與他們之間的共同創作感、實驗性,那是很自由的,那些東西是最珍貴的。

責任編輯:胡士恩

圖片提供:殷振豪

最新文章

夏季涼感系閱讀正流行!誠品書店Summer Reading主題展強推背脊發涼的驚...

推理迷注意!誠品書店「Summer Reading」主題展推懸疑犯罪驚悚書單

2024/06/20
蔣勳在杭州舉行個展「雲淡風輕」,這是他第一次在杭州辦個展。圖/谷公館提供

在西湖湖畔等風待月光 蔣勳首次杭州個展「雲淡風輕」

2024/06/19
畫室開放中6/4北美館啟動,以素描與拼貼沉澱「威廉肯特里奇個展」觀後感。phot...

畫室開放中6/4北美館啟動!以素描與拼貼沉澱「威廉肯特里奇個展」觀後感

2024/06/18
2024梵谷特展8/24富邦美術館開展25幅真跡探尋後印象派大師的尋光之路。圖|...

2024梵谷特展8/24富邦美術館開展!25幅真跡探尋後印象派大師的尋光之路

2024/06/18
台灣攝影師林祐任首個展「邊界 Ambiguity」於6月14日至9月8日在新竹春...

台灣攝影師林祐任首個展《邊界》新竹春室登場!呈現光影與灰色地帶之美

2024/06/17
耿畫廊的負責人耿桂英(右)與吳悅宇在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展場。圖/耿畫廊提供

台灣藝廊界重大成就 耿畫廊進入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主展區與意象無限展區

2024/06/14
「環繞自畫像的鄉愁」柏格丹・弗拉杜塔個展6/28登場,以藝術書寫一則關於梵谷、羅...

羅馬尼亞藝術家柏格丹‧弗拉杜塔個展「環繞自畫像的鄉愁」以壯遊追尋自我

2024/06/13
「千秋陶坊」創辦人林永勝在50歲之後,熱情追求作家夢。記者吳致碩/攝影

做陶的手去寫書了 千秋陶坊主人林永勝:寫作是我的夢想

2024/06/12
富藝斯亞洲首場「限量版畫、攝影及設計」跨門類實體拍賣將於6月14日舉行。
 圖...

Steven Klein巨星寶麗來首度亞洲展出!香港富藝斯拍賣6/14舉槌

2024/06/07
繼蔡琴、張清芳、潘越雲之後 巴奈成功寫下金曲國台語雙入圍紀錄保持人。 圖/錦川音...

巴奈《夜婆》獲金曲獎三項提名!首場台語演唱會Legacy Taipei 6/21登場

2024/06/07
作品「Untitled」(左)、作品「 Cave light」 。 圖/Stai...

台灣藝術家劉芳妤個展《流》Stairs Space登場!以特殊材料創造山巒景象

2024/06/06
2024年,衣淑凡在香港的《常玉:生平與油畫全集》新書發表會上。圖/立青文教基金...

作品屢創拍賣天價的背後 衣淑凡:我們現在開始認識常玉

2024/06/06
英國藝術家奧利佛‧比爾(Oliver Beer,b. 1985)台灣首次個展「新...

英藝術家Oliver Beer個展《新手運》TAO ART展出!以聲音探索物件共鳴

2024/06/04
樂埔町盛大回歸!以全新
夏季菜單「花朝月夕」,攜手YellowKorner 法國...

樂埔町攜夏季菜單重新開幕!邀YellowKorner當代攝影特展6/1-8/31同步亮相

2024/06/03
全新臺漫展「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於駁二動漫倉庫展出 ,由設計師陳青琳精新策劃,...

陳青琳策劃「你家轉角開一間漫畫店」展覽 高雄駁二動漫倉庫登場

2024/05/31
一場探索、回應與修復「關係人」之旅!反思#Me Too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

台北當代藝術館「關係人」展覽以三大主題、14組藝術家反思 #MeToo 運動

2024/05/31
無垢舞蹈劇場 《醮》彩排照。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無垢舞蹈劇場《醮》5/31-6/2國家戲劇院登場!以祭典儀式呈現空緩美學

2024/05/30
做為富邦美術館年度合作音樂家音樂才子蔣榮宗ZONG自述在原創作曲製作的路上,不被...

富邦美術館開幕雙展吸睛!跨界作曲家蔣榮宗量身打造展覽系列主題曲

2024/05/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