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10件老物】楊忠銘╳手動圓盤印刷機:提煉不滅的精神性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2「最好的10件老物」人生在世僅是體驗一小段歷史,而我們幸而能透過器物,與某段無法重來的時間產生交集。此期專題跟著器物去到不同的時空與文化,也看見老物一起生活的可能;它是啟發創作的線索、是分享藝術的方式、是豐富日常的樂趣、是家庭情感的傳承,更蘊含一種生活態度的提醒。
2015年因受到故宮委託創作,親身翻閱了典藏近四百年的明代古籍《十竹齋箋譜》,精美細緻的線條色彩,展現當時高超的水印木刻技術,尤其是「無華」章節中的拱花技法——對於一路以來接受西方版畫藝術訓練的我來說太震撼了。那股震撼啟發我以重回東方的概念創作了《歧夢園》系列,用「空壓浮凸」、「單版複刻」等現代版畫技法,試圖在當代重現封存於明清時代的美。
時間兜轉經過八年,去年底與林業試驗所合作的《無華之境》展覽,算是將多年來「無華」沈澱在內心深處的感動,更完整地轉生成作品。我從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1828年編著的92冊《本草圖譜》、超過兩千張植物圖譜中挑選了40張;結合版畫、手抄紙技術與纖維學研究,創造了紙張與作品本為「一體」的作品——紙張完成的同時,作品即完成。不同於大多紙張有著傳遞內容載體的宿命,這些紙張因其脆弱不堪的美麗,而無需服務於任何內容。這也是一種我對人生價值觀的隱喻。
我的創作似乎總在探問一種不會被時間折損的精神性。在2019年的《時光文件》展覽中,我嘗試體現時間的消逝,以老鐘錶行尋得的發條、錶面等零件作為版畫的原版,讓通常不可見的原版本身成為作品;讓鐘錶脫離原始功能與生命,創造藝術經驗上的另一條時間軸,也去思考原版在功能性以外的精神意義。
我一直認為藝術文化會因為分享而越來越豐盛,所以我既創作也教學。十多年前在日星鑄字行擔任導覽員時,見到了俗稱F16的手動圓盤印刷機,這是半自動化機器出現前,最後一台桌上型商業手動印刷機。有好幾年我瘋狂在台灣各處尋覓它,終於在台南一間老印刷廠尋得。老師傅慷慨將這部他奠基創業基礎、超過60年歷史的老機器託付給我;我請朋友為它打造了新的木頭底座、裝上木膜翻製的「新義肢」,讓它得以持續運作使用。
每當工作室舉辦活動,看到孩子們充滿樂趣地使用這台「爺爺年紀」的機器,都會感受到老物跟新世代重新連結的意義。對我來說,這部印刷機既是標記了台灣某段印刷歷史的實體存在,也隱含上一代印刷師傅信任與支持我的心意。
「最好的10個 __ !」系列專題
《500輯》於2023年春天發起的生活研究題型,一季一回,每回擇定一樣生活物件,邀請十位受訪者談論近期心中的「最好」。藉由人與物的選用關係,看見生活的可能性,收集細小卻帶來靈光的碎片與思考。
責任編輯:胡士恩
Issue102
最新文章
-
安卓藝術雙展:呈現行為藝術家石晉華畢生創作,新銳嚴友亨獨特繪畫視角
2025/09/12 -
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塵與金》藤村真 × 道川省三台灣首展登場
2025/09/12 -
2025臺北藝術節9/11-9/28登場!首週5檔必看跨域大作開啟「超限動」之旅
2025/09/11 -
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襲園美術館展出!以殘形凝鍊當代、描繪時代印記
2025/09/11 -
「英雄有愛公益音樂會」勇源基金會執行長陳致遠攜手國際音樂家共演高歌
2025/09/10 -
豪華朗機工「宇宙寫生」10/4當代館登場!以14+1件作品回望過去展望未來
2025/09/10 -
2025基隆潮藝術9/26登場!19組藝術團隊齊聚山、海、城三大展區
2025/09/09 -
台灣國際攝影節三大主題展登場!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在台展出
2025/09/08 -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