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10件老物】楊忠銘╳手動圓盤印刷機:提煉不滅的精神性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2「最好的10件老物」人生在世僅是體驗一小段歷史,而我們幸而能透過器物,與某段無法重來的時間產生交集。此期專題跟著器物去到不同的時空與文化,也看見老物一起生活的可能;它是啟發創作的線索、是分享藝術的方式、是豐富日常的樂趣、是家庭情感的傳承,更蘊含一種生活態度的提醒。
2015年因受到故宮委託創作,親身翻閱了典藏近四百年的明代古籍《十竹齋箋譜》,精美細緻的線條色彩,展現當時高超的水印木刻技術,尤其是「無華」章節中的拱花技法——對於一路以來接受西方版畫藝術訓練的我來說太震撼了。那股震撼啟發我以重回東方的概念創作了《歧夢園》系列,用「空壓浮凸」、「單版複刻」等現代版畫技法,試圖在當代重現封存於明清時代的美。
時間兜轉經過八年,去年底與林業試驗所合作的《無華之境》展覽,算是將多年來「無華」沈澱在內心深處的感動,更完整地轉生成作品。我從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1828年編著的92冊《本草圖譜》、超過兩千張植物圖譜中挑選了40張;結合版畫、手抄紙技術與纖維學研究,創造了紙張與作品本為「一體」的作品——紙張完成的同時,作品即完成。不同於大多紙張有著傳遞內容載體的宿命,這些紙張因其脆弱不堪的美麗,而無需服務於任何內容。這也是一種我對人生價值觀的隱喻。
我的創作似乎總在探問一種不會被時間折損的精神性。在2019年的《時光文件》展覽中,我嘗試體現時間的消逝,以老鐘錶行尋得的發條、錶面等零件作為版畫的原版,讓通常不可見的原版本身成為作品;讓鐘錶脫離原始功能與生命,創造藝術經驗上的另一條時間軸,也去思考原版在功能性以外的精神意義。
我一直認為藝術文化會因為分享而越來越豐盛,所以我既創作也教學。十多年前在日星鑄字行擔任導覽員時,見到了俗稱F16的手動圓盤印刷機,這是半自動化機器出現前,最後一台桌上型商業手動印刷機。有好幾年我瘋狂在台灣各處尋覓它,終於在台南一間老印刷廠尋得。老師傅慷慨將這部他奠基創業基礎、超過60年歷史的老機器託付給我;我請朋友為它打造了新的木頭底座、裝上木膜翻製的「新義肢」,讓它得以持續運作使用。
每當工作室舉辦活動,看到孩子們充滿樂趣地使用這台「爺爺年紀」的機器,都會感受到老物跟新世代重新連結的意義。對我來說,這部印刷機既是標記了台灣某段印刷歷史的實體存在,也隱含上一代印刷師傅信任與支持我的心意。
「最好的10個 __ !」系列專題
《500輯》於2023年春天發起的生活研究題型,一季一回,每回擇定一樣生活物件,邀請十位受訪者談論近期心中的「最好」。藉由人與物的選用關係,看見生活的可能性,收集細小卻帶來靈光的碎片與思考。
責任編輯:胡士恩
Issue102
最新文章
-
喝自然酒配沙茶牛肉,在紐約不斷進化的臺灣菜——886、Wenwen創辦人史官
2025/07/28 -
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聽他說他來自哪裡——布拉瑞揚舞團
2025/07/28 -
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富邦美術館登場!以一束光讓所有人走進電影中
2025/07/25 -
「臺灣光譜」8月席捲大阪!三大展區沉浸光影亮相安藤忠雄設計「VS.空間」
2025/07/25 -
《SensWave波感溫室》8月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互動展區召喚感知共鳴
2025/07/24 -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
2025/07/24 -
台大電機學歷擱一邊 楊理博走進山野 重新連結自然原生家庭
2025/07/23 -
舒淇首部自編自導電影《女孩》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全新視覺設計亮相
2025/07/23 -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 一張三角凳與六件藝術作品的對話
2025/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