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10件老物】程仁珮╳《珍版 橫濱文明開化語辭典》:用未來視角看當下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2「最好的10件老物」人生在世僅是體驗一小段歷史,而我們幸而能透過器物,與某段無法重來的時間產生交集。此期專題跟著器物去到不同的時空與文化,也看見老物一起生活的可能;它是啟發創作的線索、是分享藝術的方式、是豐富日常的樂趣、是家庭情感的傳承,更蘊含一種生活態度的提醒。
我爺爺是天津人,1947年跟著國民政府來台後定居高雄。從小家裡受到重禮俗、保守的爺爺影響甚多,我對於美日等外來流行文化很陌生,也不曾意識到這塊土地的多元生活文化。直到2011年後幾次到法國短住和駐村,遇到來自中國山東的藝術家,我很驚訝我們過年一樣會包水餃、吃紅燒魚,才發覺原來有「其他不同」。同時在法國的飲食中看見移民文化的相容與流變,啟發我創作《你的料理,我的食譜》,依據照片去直覺「還原」一道道異國料理,從認知與經驗的落差中,意識到台灣接收外來文化的狀態,飲食就此成為我探索世界、轉譯觀感的創作主題。
我習慣透過大量的閱讀研究去建立認知,再找到自己的介入角度。現在觀眾很容易接觸到異國料理並擁有既定印象,所以我嘗試透過食材、物件的搭建與拍攝,呈現料理被解構的「雕塑」,將飲食去邏輯化地中性呈現,讓觀者以不同路徑去想像其中滋味。
飲食文化裡隱藏的移動軌跡與人生故事,始終是我好奇的。老物因此成為我採集故事、呈現作品的要素,我常在老物店、二手書店、蚤物市集不抱目的地尋找,憑直覺收藏,待它哪天成為完整創作的靈感。
現今的老物是過去的潮流,這樣抽離當下的視角轉換,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必須對當代的事物更敏感,哪些潮流在二三十年後可能消逝、成為一種經典?在採集資料與選擇符號去形成創作語彙時,我能否找到在未來擁有象徵性的創作主題?
為了維持感官張開的敏銳,也希望更專注創作,我在去年底移居日本橫濱,轉換以往採集移民故事的旁觀視角,透過自己的新住民身份,感受一位女性在日本社會結構下的處境;也鑽進圖書館、傳統市場、澡堂等生活場域,去認識橫濱的地方歷史與文化。其中頗能代表橫濱混種體質的那不勒斯義大利麵,是二戰時美軍駐紮橫濱而生的日本洋食,這些屬於七八十歲長者的生活記憶,現在大多只能在一些老喫茶店裡找到。
看著那些長輩步伐蹣跚地端著餐盤、駝著背吃麵,感受到他們的時間快要過去了啊。總是在想,身為藝術家,能透過什麼方式,留下這些濃縮時代的故事與食物呢?
「最好的10個 __ !」系列專題
《500輯》於2023年春天發起的生活研究題型,一季一回,每回擇定一樣生活物件,邀請十位受訪者談論近期心中的「最好」。藉由人與物的選用關係,看見生活的可能性,收集細小卻帶來靈光的碎片與思考。
責任編輯:林亞璇
最新文章
-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
版塊設計李明:開放嘗試、謹慎接受,突破網站設計的邊界
2025/03/08 -
boven雜誌圖書館:打造創意人棲息地,分享好奇精神
2025/03/08 -
法律白話文運動:從社團到媒體,讓法律變好玩是門專業
2025/03/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