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10件老物】謝小曼╳古瓷餐盤:享受緩慢收斂的過程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02「最好的10件老物」人生在世僅是體驗一小段歷史,而我們幸而能透過器物,與某段無法重來的時間產生交集。此期專題跟著器物去到不同的時空與文化,也看見老物一起生活的可能;它是啟發創作的線索、是分享藝術的方式、是豐富日常的樂趣、是家庭情感的傳承,更蘊含一種生活態度的提醒。
27歲從日本回到台灣後,我因為學書法而接觸到東方的字畫、器物、家具,就此開啟收藏老物的門,老茶、老燈、老椅、老桌都是我的愛,尤其鍾愛簡樸、能感受到「手工感」的古物,拿在手上可以摸到材質最真實的反饋;玻璃的厚薄影響它的輕透度,木頭經過打磨、握在手上有不同溫潤感受,欣賞瓷器彩繪的筆觸細節則令我舒心。
我出國喜歡到處挖寶,前趟香港旅行,不去新開的Shopping Mall,香港好友帶我往舊區中環的小店走去,淘回了一批清末民初的古瓷。這些杯盤有近百年歷史,盤底還蓋有出窯的紅色印章,瓷器上的豆彩細緻,純熟筆畫展現繪師功力與手工溫度,且每只都獨一無二。不若現代瓷器的圖案多半是印刷花紙貼上再窯燒,少了點職人注進的情感。
這組古瓷有大有小,日常吃飯或擺茶席都靈活好用。搭上碗筷就成日常吃飯的餐桌,大小瓷盤疊搭,可帶出西餐午茶的氛圍。我也喜歡跳脫「同色、同組」的邏輯,將花花綠綠的瓷盤搭上白淨素雅的茶杯,視覺和諧又有樂趣。
當今社會太追求速度感,量產的物件比較沒有溫度。以前生活步調比較慢,每個物件都是慢慢做,一個一個仔細產出,那樣的製作理念比較符合我對生活的態度。用料實在,不需要擔心東西越用越舊,在耐用前提之下,時間會在物品上留下痕跡,反而越來越有味道。
從前待在日本的時尚產業,一直追著最時髦的東西,歸國後的工作領域從書法一路來到茶道,心境也隨之轉換。年輕時候嚮往光鮮亮麗,年紀越長越傾向安靜一點的生活;冥想、打坐、氣功,跟著不同時期收藏而來的古物一起生活,這段收斂的過程我蠻享受的。而京都小慢一百年的老房,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古物收藏。
「最好的10個 __ !」系列專題
《500輯》於2023年春天發起的生活研究題型,一季一回,每回擇定一樣生活物件,邀請十位受訪者談論近期心中的「最好」。藉由人與物的選用關係,看見生活的可能性,收集細小卻帶來靈光的碎片與思考。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