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於關渡美術館盛大展開!
全台唯一聚焦「當代繪畫」的「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頒獎典禮暨開幕展覽3月15日於關渡美術館舉行,第二屆投件作品802件再創新高。本屆首獎從缺,增列兩名優選,共選出5件優選及12件入選作品,17件優秀作品3月15日起至6月9日於關渡美術館盛大展出。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主辦,藝術家們以「繪畫」詮釋「當代」所面對的議題或現象,開啟當代繪畫的辯證與討論。五件優選作品分別為(依姓氏筆畫排序):吳逸寒《聖母與妓女》、洪瑄《突圍》、曾霆羽《貳參老梗-蒼穹觀》、蕭珮宜《寶藏船II》、羅智信《用蝸牛畫蝸牛》,入選藝術家各獲獎金40萬元,作品將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典藏。
搭建當代繪畫的交流平台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表示:「本屆競爭非常激烈,只有百分之二、17件作品在關美館展出,每件都是一時之選。我們希望透過獎項支持藝術家,搭建『當代繪畫』的交流平台。」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觀展之前就做足功課,對每件作品如數家珍,他表示政府的資源有限,很多藝術文化活動需要靠企業界以反饋的角度跟社會互動,「期望『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能一直走下去,久了之後就會發現,獎項在默默地影響臺灣當代繪畫。」
多元議題展現時代的價值觀
評審團主席、現任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表示,獎項舉辦兩屆均有高達七、八百人次的報名人數,顯現臺灣創作人口中,40歲以下以「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的人口比例甚高,每一屆獨特的作品與評議觀點,回應了獎項的價值觀,同時也在創造臺灣繪畫領域的各種可能性。本屆入選作品議題多元,從日常生活至社會反思、歷史魑魅對照當代科技、山色風光或兩岸議題,透過藝術家的反思與表現方式,拆解、重組、建立繪畫在這個時代的價值。評審姚瑞中分享評選幕後激烈過程,「激烈到我們差點翻臉!因為作品都太精彩了,很難挑選。這屆女性參賽者的表現特別突出,女性的陰柔、突破材質、非常講究的裝裱方式都捕獲了大家的共識,很開心女性藝術家有更高的能見度。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是一個創舉,囊括了志在繪畫的年輕學子與藝術家,是非常好的機會。」
作品《聖母與妓女》探討父權、厭女等議題
展出的藝術家在開幕當天親自導覽,接受觀眾對作品各種「靈魂拷問」。優選作品《聖母與妓女》是本屆優選作品中唯一的人物肖像畫,吳逸寒擅長細膩的筆法寫實地描繪人物角色,從《乳房的歷史》一書獲得靈感,以「聖母」與「乳房」的象徵意涵,探討被父權結構、厭女情結所制約的角色。吳逸寒透露,她首屆參賽失利後就決定再接再厲,很開心探討性別議題的作品獲得大型獎項肯定。
作品《突圍》展現水墨作品在當代的多樣性
洪瑄獲獎作品《突圍》集詩、書、畫為一體,有別於傳統水墨,洪瑄將絹本結合改良的透明裝裱形式,展現水墨作品在當代的多樣性。她解釋作品靈感來自於高雄楠梓常見建築工地的鋼筋與鑿壁場景,以五子棋對弈呈現變動的局勢,與繩索糾纏的白鴿則代表了創作中不斷尋求突破的自我狀態。洪瑄認為,身為創作者,「如何抓住時代創作,對於繪畫的議題、命題的闡述,終將回到個人化,可以視為是個人文化厚度的表現。」
《寶藏船II》探討與災難的變形共生共存
「《寶藏船》系列一開始是看到我家樓下的流浪貓狗,下雨天躲進路旁的帆布袋取暖,覺得有點諾亞方舟的感覺。」藝術家蕭珮宜因為曾經歷一場死亡車禍,重新審視死亡與存在的關係,獲獎作品《寶藏船II》即在探討「如何與災難的變形共生共存」。蕭珮宜提到自己的繪畫作品常使用貼箔、絹印等複合媒材,很難在臺灣藝術獎項中找到適合投件的類別,很開心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的開放性,讓她得以一展身手!
《用蝸牛畫蝸牛》探討抽象的狀態
藝術家羅智信作品《用蝸牛畫蝸牛》獲得優選,作品原料是以蝸牛殼、動物膠與紅土製成。羅智信透過繪畫探討抽象的狀態:蝸牛如何變成顏料?又如何以顏料繪成蝸牛?現場觀眾都非常好奇「蝸牛殼從哪來?!」羅智信大方解密:「在花蓮農場買的」,他說,製作獨特的作品媒材總是讓他著迷,並說「藝術家在某個程度上是魔術師、化學家、甚至是煉金術師。」
《貳參老梗-蒼穹觀》時代的軌跡和現代人與自然的關係
曾霆羽自2018年起在山東任教,特別回臺北參加頒獎典禮。獲獎作品《貳參老梗-蒼穹觀》「一水兩岸」構圖,代表當代華人關注的地理空間以及兩岸民眾身體的移動。作品中自然景觀、無人機與看電影的觀眾等元素都源自於生活,透過符號的連續複製、擬仿,呈現出時代的軌跡和現代人與自然的關係。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 2nd CTBC Painting Prize展期:2024/3/15-6/9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最新文章
-
「誠品行動圖書館」出發了!2025全新書車以1500本圖文書繞行全台鄉鎮
2025/03/20 -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邀全球54位藝術家共探思慕之境
2025/03/20 -
都市叢林裡的靜謐庭院 在樹影鳥鳴間體會蔣勳作品「祇樹給孤獨園」
2025/03/20 -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