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雕塑家Louise Bourgeois個展!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以20件作品探尋Bourgeois創作歷程

2024/07/01 編輯|詹筱苹

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Galleria Borghese於6月21日至9月15日推出《Louise Bourgeois: Unconscious Memories》展,這位被譽為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的法裔美籍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將是首位在博爾蓋塞美術館展出作品的當代女藝術家,也是她在羅馬舉辦的首次大型展覽。這裡將深入爬梳Louise Bourgeois的創作歷程、創作生涯與羅馬的關係、以及她與博爾蓋塞美術館的關係,策展人如何透過20件Bourgeois作品,與博爾蓋塞美術館館藏與地景對話,讓大家重新認識Bourgeois,了解Bourgeois對雕塑藝術的深遠貢獻。

布料頭像,Bourgeois在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在鏡子和籠子之間,這種持續不斷的相互參照是展覽的美學力量所在,這位20世紀偉大雕塑家的作品促進了博爾蓋塞美術館收藏品的戲中戲結構。圖|FENDI提供
布料頭像,Bourgeois在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在鏡子和籠子之間,這種持續不斷的相互參照是展覽的美學力量所在,這位20世紀偉大雕塑家的作品促進了博爾蓋塞美術館收藏品的戲中戲結構。圖|FENDI提供

❏ 誰是Louise Bourgeois?

Louise Bourgeois 1911 年生於巴黎,2010 年卒於紐約,是上個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雖然她在70年的藝術生涯中,曾運用表演、繪畫和版畫等多種媒介進行創作,最著名的身分仍是雕塑家。

❏ Louise Bourgeois創作核心

Bourgeois從1938年起,便住在紐約直到去世,但她的創作靈感,大多來自童年。她在巴黎及巴黎的郊區長大,從小就出入家族的掛毯修復作坊。她與不忠的父親和長期患病的母親之間的複雜關係,造成她產生強烈的內疚、嫉妒、背叛和被遺棄的感覺,這些主題構成了她作品的核心。

她常說創作過程是一種驅魔方式:一種重構記憶和情感的方式,以便將自己從記憶及情感的控制中解脫。從描繪私密關係的畫作到大型裝置藝術,Bourgeois的作品遊走於具象和抽象之間,並且採用木材、乳膠、大理石、青銅和布料等多種材料進行創作,她以等同於形式和符號的視覺語彙表達各種情感。

❏ Louise Bourgeois得獎紀錄與展出

1983年,法國文化部長授予Bourgeois藝術與文學勳章。其他榮譽包括1991年法國政府頒發的國家雕塑大獎;1997年國家藝術獎章;2008年法國榮譽軍團司令勳章。1993年,她代表美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於1999年授予雙年展當代藝術大師金獅獎。Bourgeois的作品曾多次成為大型國際和巡迴回顧展的主題,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蘭克福藝術協會、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聖彼德堡國家冬宮博物館、巴黎龐畢度中心和慕尼黑藝術之家舉辦的回顧展。最近的展覽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奧斯陸國立博物館、維也納美景宮博物館和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舉行。

《Cell》系列。圖|FENDI提供
《Cell》系列。圖|FENDI提供

❏ 為什麼博爾蓋塞美術館要推出這個展?

這個展是博爾蓋塞美術館,首次為當代女性藝術家舉辦的展覽,也是羅馬首次展出這位在上個世紀最具影響力之法裔美籍藝術家的作品。

《Louise Bourgeois: Unconscious Memories》展覽由Cloé Perrone策畫,由Geraldine Leardi與Philip Larratt-Smith擔任策展人,由The Easton Foundation及梅迪奇山莊羅馬法蘭西學院(Academy of France - Villa Medici)合作舉辦,展現Bourgeois對雕塑藝術的巨大貢獻,以及她的藝術創作與博爾蓋塞美術館之間的深厚淵源。

❏ 可以快速為這場展覽畫重點?

① 關於佈展的地點

這個展,將藝術家的個人記憶與公共美術館的集體記憶交織在一起:展覽路線穿過美術館的多個展間、鳥舍(Aviary)和梅里蒂安娜花園(Meridiana Garden),Bourgeois在1967年首次訪問羅馬時,帶著讚賞探索的地方。

② 以變形、記憶、情感、心理狀態的表達為主題

約20件雕塑品,將與博爾蓋塞美術館的獨特建築及其藏品進行對話,著重於變形、記憶與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表達等主題。Bourgeois的當代觀點,為這些主題注入了活力,她的作品為人類經驗提供新的視角,這部分歸功於她在形式、材料和規模上的多樣性,讓她能夠表達一系列情感狀態。

布料頭像。圖|FENDI提供
布料頭像。圖|FENDI提供

❏ Bourgeois與義大利有什麼淵源?

Bourgeois在1967年首次前往義大利工作,在托斯卡尼的皮特拉桑塔建立了工作室。這次旅行是她職業生涯裡的一個重要轉捩點,激勵她塑造新的形式,將大理石用於創作。她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每次都要回到義大利待上很長一段時間,用大理石和青銅創作一些最具代表性和開創性的作品。

「我立刻愛上了羅馬。我看到窗外的萬神殿,我從皮拉奈奇(Piranesis)的舊作認出了它,這座城市裡到處都是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建築。太棒了!我在博爾蓋塞別墅的花園,還有別墅裡待了一個下午。這真是太棒了。這是一個夢想,6 Berninis。」Bourgeois 在1967年參觀博爾蓋塞美術館後寫下這些話,反映出她對館內豐富的藝術和歷史內涵有著深刻欣賞與認同。

❏ 這次展出作品的重點?

① 集結1967後作品

博爾蓋塞美術館部分展廳展出的雕塑作品,都是她在義大利度過這段重要時期之後所創作的。

➤ 1960年代,她在經歷了一段密集的精神分析後,開始使用乳膠、石膏、蠟和其他材料創作生物形態的作品。

➤ 1990年代初,她展出了自己的第一組《Cells》作品,這些作品是由雕塑元素、現成物品和她畢生保存的物品組成的獨立結構,有的與房間相似。

➤ 用布料製作的作品是她職業生涯最後15年的作品。

② 與Scipione Borghese收藏品產生共鳴

20多歲的 Bourgeois 在巴黎羅浮宮學習藝術史與擔任導覽員。這個時期讓她對古典藝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鑑賞力。她與藝術史,特別是與Scipione Borghese的收藏品(自1808年以來一直在羅浮宮展出)的接觸,在本次展覽所選的作品中產生了共鳴。

➤ 1930年代末,在巴黎羅浮宮研究藝術史時,開始接觸博爾蓋塞美術館的收藏品,

➤ 1967年至1972年期間,加深這一層關係,她曾在皮特拉桑塔(Pietrasanta)、卡拉拉(Carrara)和該地區的其他城市逗留,她在那裡的不同工作室創作了大量青銅和大理石作品。

➤ 1981年至1991年,是她在十年後再次造訪義大利,期間創作了多件雕塑作品。

③ 作品反應她探索的軌跡

此次展出的經典雕塑作品和她在職業生涯末期開始創作的大型裝置系列《Cells》,反映出她對複雜的個人和普遍問題的不懈探索。Bourgeois運用各種形式、材料和尺度,深入探究人類複雜的情感和心理狀態。她的作品生動地傳達了實體和隱喻轉變的主題,將深刻的個人元素與更廣泛的存在問題融為一體。

④ 雕塑與古典藝術的對話

在博爾蓋塞美術館裡,Bourgeois的雕塑作品與古典和巴洛克藝術,進行意想不到的生動對話,以現代視角重新詮釋傳統形式和敘事手法。

展覽還強調藝術家運用空間和建築元素,將其作為禁錮、隔離、解放和自省的隱喻。探索親密關係和聯繫的作品加入雙手交纏等形式,象徵身體和情感的羈絆、依賴,以及人類對互動和安全的需求。將Bourgeois的當代雕塑作品與博爾蓋塞美術館的古典傑作進行對話,突顯出她創作主題的普遍性和永恆性,同時重新激發了我們對她的作品及美術館永久收藏品的認識。本次展覽邀請觀眾參與Bourgeois對生命、傳統和變革的深刻思考。

Louise Bourgeois: Unconscious Memories展現藝術家作品無意識和記憶非常重要的方面。圖|FENDI提供
Louise Bourgeois: Unconscious Memories展現藝術家作品無意識和記憶非常重要的方面。圖|FENDI提供

❏ Louise Bourgeois展出作品

作品①|Janus Fleuri

以變形為核心主題。《Janus Fleuri》對稱且模糊的懸掛造型朝向兩個方向,指的是同時注視著過去和未來的羅馬神,象徵著開始和轉變。

作品②|Topiary

反映一個花中少女的有機生長和發育階段,展現出從年輕到成熟的自然和個人轉變。

《Topiary》。圖|FENDI提供
《Topiary》。圖|FENDI提供

作品③|《Cell》系列-Passage Dangereux

在Lanfranco廳展出《Cell》系列尺寸最大的作品《Passage Dangereux》,同樣體現一個小女孩成長為成熟女性的歷程。

Bourgeois所創作的《Cell》系列,是一系列房間大小的封閉空間,內有現成物品和雕塑造型,探索記憶、欲望、建築和五感等主題。Bourgeois創造自己的建築,發展出一種獨立形式,使她能夠融合過去和現在,上演複雜編排的主題和象徵 - 隨時可供觀看、分享、體驗和保存,這正是博爾蓋塞美術館對於Scipione Borghese的意義所在。

《Cell》系列。圖|FENDI提供
《Cell》系列。圖|FENDI提供

作品④|《Cell》系列-The Last Climb

在Bourgeois的《Cell》系列中倒數第二件作品《Cell (The Last Climb)》位於入口大廳的中央,為展覽揭開序幕,螺旋形是其主要圖案。這個圖案在 Bourgeois的作品中反復出現,並在鳥舍展出的《Spiral Woman》中再次出現。《Cell (The Last Climb)》中的螺旋樓梯隱喻著生命的無盡輪迴和旅程,漂浮在太空中的藍色圓球具有強烈的精神內涵。

《Cell》系列。圖|FENDI提供
《Cell》系列。圖|FENDI提供

作品⑤|Cell XX -Portrait

《Cell XX (Portrait)》深入探討情感的肖像,展現人類心理的私密面貌。《Cell XX (Portrait)》系列以兩個頭像之間的無聲交流,突顯出Bourgeois對傳統肖像畫的解構,其目的在於強調情感表達和心理深度,而非地位和社會身分,並且探索每個人與他人之間的複雜關係。

作品⑥|The Welcoming Hands

在展覽路線裡還能欣賞到藝術家主要主題的其他作品。花園裡展出的《The Welcoming Hands》展示藝術家的雙手與她的密友兼長期助手Jerry Gorovoy的雙手交織在一起的鑄模,代表了依賴、親密和保護。

《The Welcoming Hands》。圖|FENDI提供
《The Welcoming Hands》。圖|FENDI提供

作品⑦|Spider

梅里蒂安娜花園中的大型青銅作品《Spider》,象徵著Bourgeois母親的保護和堅韌,粉色大理石的柔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

《Spider》。圖|FENDI提供
《Spider》。圖|FENDI提供

作品⑥|Jambes Enlacées

藝術家用粉色大理石創作《Jambes Enlacées》是雙腿略為交叉,反映 I 號廳中 Paolina Borghese 的腳踝,

《Jambes Enlacées》。圖|FENDI提供
《Jambes Enlacées》。圖|FENDI提供

作品⑧|Untitled No. 7

藝術家也用粉色大理石創作《Untitled(No. 7)》,作品中的兩雙手緊握,一座小房子象徵著庇護和保護。這兩件粉紅大理石作品都對身體進行分割和改造,以重新定義身體的方式揭示更深層、更微妙的關係。

作品⑨|布料頭像

地點|皇家大廳Hall of the Emperors

這些頭像陳列在用斑岩和東方雪花石膏製成的凱撒和傑出人物半身像旁。在這些展廳裡,藝術家的作品與半身像產生了一種疏離感。這些雕塑的眼球或半張的嘴都是空洞的,由帶有花卉或幾何圖案的掛毯碎片製成,並由鋁製框架支撐,與凱撒的活力和奢華的物質產生精緻的衝突效果。

布料頭像。圖|FENDI提供
布料頭像。圖|FENDI提供

同場加映作品⑩|No Exit

地點|Salon de lecture

梅迪奇山莊羅馬法蘭西學院在展覽期間,於Salon de lecture展出藝術家用一個樓梯和樓梯底下的兩個大球體組成的《No Exit》作品。兩個心形橡膠模型掛在樓梯下方,可以從結構後面的一扇小門窺見這些藏得很好的元素。

《No Exit》。圖|FENDI提供
《No Exit》。圖|FENDI提供

❏ 無意識和記憶之展

博爾蓋塞美術館總監Francesca Cappelletti表示:「《Louise Bourgeois: Unconscious Memories》展覽,從標題上便展現這位藝術家作品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無意識和記憶。

博爾蓋塞美術館保存創辦收藏家Scipione Borghese的記憶是我們的重要工作,他收藏的所有傑作都講述了他的故事,而這也成為這裡變成世界上最重要博物館之一的故事。每件作品都保留了創作者及其人生的記憶,有時甚至是他們不為人知的肖像,比如Lavinia Fontana的《Minerva》,這位十七世紀早期的藝術家將神話作為自己的鏡子。

另一方面,Bourgeois似乎並不隱藏,而是盡量暴露自己,甚至試圖訴說自己無意識、難以訴說的情感層次。在個人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在鏡子和籠子之間,這種持續不斷的相互參照是展覽的美學力量所在,這位20世紀偉大雕塑家的作品促進了博爾蓋塞美術館收藏品的戲中戲結構(mise en abyme)。」

Bourgeois 在1967年參觀博爾蓋塞美術館後,對館內豐富的藝術和歷史內涵有著深刻欣賞與認同。圖|FENDI提供
Bourgeois 在1967年參觀博爾蓋塞美術館後,對館內豐富的藝術和歷史內涵有著深刻欣賞與認同。圖|FENDI提供
這個展,將藝術家的個人記憶與公共美術館的集體記憶交織在一起,穿過美術館的多個展間、鳥舍(Aviary)和梅里蒂安娜花園(Meridiana Garden),Bourgeois在1967年首次訪問羅馬時,帶著讚賞探索的地方。。圖|FENDI提供
這個展,將藝術家的個人記憶與公共美術館的集體記憶交織在一起,穿過美術館的多個展間、鳥舍(Aviary)和梅里蒂安娜花園(Meridiana Garden),Bourgeois在1967年首次訪問羅馬時,帶著讚賞探索的地方。。圖|FENDI提供

Louise Bourgeois Unconscious Memories

日期|2024年6月21日至9月15日

地點|GALLERIA BORGHESE博爾蓋塞美術館

時間|9:00至17:00,週一休

參觀時間為2小時,每小時開放一次

票價|普通票13歐元,約NT$455、18至25歲2歐元,約NT$70

最新文章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2023火球祭周邊T-shirt|袖子上由日本插畫家TM Paint創造的角色是...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aespa 2024年的《Armageddon》推出了CD隨身聽版本。圖片來源/...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寶可夢烏波&沼王外套|在台灣不易找到烏波的周邊,於日本網拍購入。簡約運動感設計,...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前排右三)期許信...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法國動畫 《吉他漂流記》是信誼兒童動畫獎首次兒童觀眾票選的第一名作品。圖/信誼基...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靜 • 物」展覽以靜物為主軸,展出9組藝術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錄像與空間裝...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國際舞壇新星王宇光新作《人之島》,以舞蹈漂泊歐亞島國 串起人和島嶼的力量。
 ...

王宇光《人之島》3/22-3/23衛武營登場!以舞蹈串起人與環境下的島嶼詩篇

2025/03/21
「誠品行動圖書館」滿載逾1,500本圖文書,今日起繞行全台鄉鎮。
 圖/誠品文...

「誠品行動圖書館」出發了!2025全新書車以1500本圖文書繞行全台鄉鎮

2025/03/20
2025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將於11月1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登場!...

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邀全球54位藝術家共探思慕之境

2025/03/20
《祇樹給孤獨園》畫中是佛陀在樹下講金剛經的故事。圖/蔣勳基金會提供

都市叢林裡的靜謐庭院 在樹影鳥鳴間體會蔣勳作品「祇樹給孤獨園」

2025/03/20
超人氣《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動畫前3集搶先大銀幕播映 !滿滿動畫...

YOASOBI獻唱主題曲!《WITCH WATCH 魔女守護者》台北首映從頭笑到尾

2025/03/19
主視覺以「時尚・無盡」為核心概念,共同推動全循環永續時尚。圖/文化部提供

臺北時裝週如何推動永續時尚?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分享「全循環」讓時尚無限延續!

2025/03/18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於3月22至3月23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登場!以市集...

新富有樂市《跟神明溝通這件事》限時開市!占卜、香氛、命理一次滿足

2025/03/18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圖|裏山URAYAMA

呂忠翰&陳敏佳攝影展3/14裏山開展!《巔峰之外》深探影像背後的真相

2025/03/17
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邀請你踏入派對,一窺愛的掙扎與抉擇。 圖/驚喜製造...

驚喜製造全新力作!戲劇型沉浸式體驗《愛情城市》Belle’s in Taipei登場

2025/03/17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形容:「這是值得來看三次...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台灣首次大型個展,3/15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