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4臺南人權月開展中:四展區連結地方歷史、藝術創作,演繹白恐歲月

2024/07/26 林亞璇

台灣長達40年的白色恐怖歷史,除了廣見於影劇作品中,近年也不乏透過藝術創作、藝術季等型態與大眾對話。現正展出的「2024臺南人權月」由臺南市政府發起,串連位於臺南市、麻豆、新營的四個展區,邀請7位藝術家、6個校園團隊、2個影視劇組參與,從多角度詮釋臺南經歷過的白恐歲月。臺南市美術館1館、愛國婦人會館展出至8/11,新營曬書店與麻豆總爺藝文中心則展出至9/8。

南美館1館——李佳泓、黃俊傑〈於藝術之中來忘卻一切吧!〉
南美館1館——李佳泓、黃俊傑〈於藝術之中來忘卻一切吧!〉
麻豆總爺藝文中心——李佳泓〈阿旺〉
麻豆總爺藝文中心——李佳泓〈阿旺〉

策展人林傳凱、沈菲比和張綺君以各自擅長,達成人權月兼顧「歷史展示、藝術創作、教育參與」的內涵。長年投入白恐研究的林傳凱,對上千位政治受難者的故事暸解透徹,他不只一次提起展覽規劃的用意:「有人好奇為什麼展區這麼分散?我們希望能以展出地域去體現『臺南各處都發生過白恐事件』,尤其在新營、麻豆與下營地區,受難者多為農民與工人,這打破了知識分子才會被捲入政治案件的刻板印象。」

此次展覽的規劃與創作過程,也有許多學生或青年團隊的參與,透過年輕一代的暸解、探索與轉化,讓白恐歷史與人權議題有更多被討論的可能。

展區一:新營曬書店

此區以新營糖廠曾發生的「碗公會」政治事件為題材,展開多件創作。「碗公會」是1949年間新營糖廠員工的互助組織,其合資共買碗皿,租借給舉辦婚喪喜慶宴會的會員或宴席辦理者,以開源節流。但碗公會發起人、新營糖廠鐵道處技術員李明珠,卻被控「意圖以非法之方法顛覆政府」被判處死刑,在1953年執行槍決時才30歲。

出身台南的藝術家李意婕帶領興國高中、新營高中等校的師生一同創作,完成了李明珠生命故事的小書與地圖。陶藝家陳慶銘則用媒材切入議題,創作〈脆弱的日常〉;以甘蔗渣沾漿製作出碗公,纖維在高溫窯燒下揮發,卻造就陶碗的結構張力。隱喻平民百姓的互助網絡在威權體制下顯得脆弱,但作品邊緣破碎尖銳的物理特性,卻又呼應著人們的堅強意志。

藝術家李意婕與國高中學生一同創作李明珠生命故事小書與地圖
藝術家李意婕與國高中學生一同創作李明珠生命故事小書與地圖
陳慶銘〈脆弱的日常〉
陳慶銘〈脆弱的日常〉
以甘蔗渣沾漿製作的碗公,視覺與結構的脆弱隱喻平民在威權體制下的無力,尖銳的邊緣卻又呼應人們的堅強意志。 圖/林亞璇攝影
以甘蔗渣沾漿製作的碗公,視覺與結構的脆弱隱喻平民在威權體制下的無力,尖銳的邊緣卻又呼應人們的堅強意志。 圖/林亞璇攝影

此區並展出6張「臺南白色故事地圖」,包含廣邀大臺南地區校園師生合製的4張地圖,涵蓋了陳欽生、黃祖權、李明珠、洪水流等政治犯的人權故事,以及由策展團隊製作的「校園篇、農村篇」2張主題索引式地圖;透過視覺豐富的地圖展開,讓故事的理解脈絡與人地關係更一目暸然。

6張「臺南白色故事地圖」涵蓋了陳欽生、黃祖權、李明珠、洪水流等政治犯的人權故事,以及校園和農村的主題索引式地圖
6張「臺南白色故事地圖」涵蓋了陳欽生、黃祖權、李明珠、洪水流等政治犯的人權故事,以及校園和農村的主題索引式地圖

展區二:麻豆總爺藝文中心

此區原為總爺糖廠,在日治與戰後時期都和農民運動密切相關。白色恐怖時代,包括總爺糖廠的工人、下營鵝農洪水流,都曾被囚禁超過30年。其中洪水流被捕時36歲,出獄時69歲,家人大多已逝,最後在83歲時輕生。

本區展出藝術家李佳泓援引過往農民運動相關文本與口述創作的聲音裝置〈阿旺〉與其階段性視覺草圖。〈27:與下營青年的影像實驗〉由藝術家洪瑋伶、辛佩宜偕同三位下營青年共同完成;以洪水流回憶錄〈童年往事憶農組──追憶下營蔗農的鬥爭〉為文本,三位青年用即可拍相機捕捉現今的下營風景,藝術家則以繪畫、聲音設計等完整為一件錄像作品,試圖展開橫跨70年的相遇和對話。

〈27:與下營青年的影像實驗〉由藝術家洪瑋伶、辛佩宜偕同三位下營青年共同完成,以洪水流回憶錄為文本
〈27:與下營青年的影像實驗〉由藝術家洪瑋伶、辛佩宜偕同三位下營青年共同完成,以洪水流回憶錄為文本
三位青年用即可拍相機捕捉現今的下營風景,藝術家則以繪畫、聲音設計等完整為一件錄像作品
三位青年用即可拍相機捕捉現今的下營風景,藝術家則以繪畫、聲音設計等完整為一件錄像作品

展區三:臺南市愛國婦人會館

愛國婦人會館是廣邀國內影視劇組到臺南拍片的發動基地,這棟建築同時也是不義遺址之一。此區邀請兩部講述1950年代白恐歷史的影劇作品:客家電視台戲劇《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及電影《大濛》,展示如何詮釋現今已多數消失的「不義遺址」——綠島的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台北的國防醫學院福馬林池及極樂殯儀館等空間,透過展出美術手稿、道具、創作過程,說明設計如何讓消逝的空間與時間重新靠近當代,進而拉近與民眾的距離。

愛國婦人館一樓展出《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如何重現綠島的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
愛國婦人館一樓展出《星空下的黑潮島嶼》如何重現綠島的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
劇組美術在深入考究後細膩還原各項道具與場景
劇組美術在深入考究後細膩還原各項道具與場景
《大濛》透過美術手稿與道具,帶出受難者家屬在接獲收屍通知後前往的場景
《大濛》透過美術手稿與道具,帶出受難者家屬在接獲收屍通知後前往的場景

愛國婦人會館在歷史中曾轉換過多種用途,更是女性政治犯施水環畢業後最初工作的場所。她在1956年遭槍決時僅30歲,是近年最為大眾所知的本地女性政治犯之一。因此也邀請家齊高中師生(施水環母校)及藝術家蔡煒廷,以施水環姐弟倆的生命際遇為文本,進行相關研究及創作。蔡煒廷作品〈水聲〉並以「消失的閣樓」,試圖詮釋當年施水環藏匿被通緝弟弟施至成的情景。

現場展出施水環的照片與獄中家書
現場展出施水環的照片與獄中家書
蔡煒廷作品〈水聲〉以施水環姐弟倆的生命際遇為文本創作,不存在的上映日期「2/30」隱喻生命消亡的遺憾
蔡煒廷作品〈水聲〉以施水環姐弟倆的生命際遇為文本創作,不存在的上映日期「2/30」隱喻生命消亡的遺憾

展區四:臺南市美術館1館

臺南市美術館1館的前身──臺南市警察署,是戒嚴時期許多南台灣政治犯被捕後,接受訊問的第一處空間。藝術家李佳泓與黃俊傑進行了〈於藝術之中來忘卻一切吧!〉創作,以發生於1950年,牽涉30多人的「省工委臺南市工作委員會鄭海樹、何川等案」為題材,拉開此處埋藏多年的秘密訊問史。展出作品包括由黃俊傑現地繪製、模擬當時警察署磚面的壁畫,與李佳泓以何川獄中自白書為文本所創作的三部曲錄像。以此探討如何由當代的創作去重新詮釋硬體仍存在、但歷史卻逐漸被遺忘的不義遺址。

李佳泓、黃俊傑〈於藝術之中來忘卻一切吧!〉包括現地繪製壁畫、以何川獄中自白書為文本所創作的三部曲錄像
李佳泓、黃俊傑〈於藝術之中來忘卻一切吧!〉包括現地繪製壁畫、以何川獄中自白書為文本所創作的三部曲錄像

「2024臺南人權月」期間也規劃包括「深度導覽座談」、「影視合作主題活動」、「人權故事地圖走讀」、「白恐轉譯講座」等多場活動,讓創作者及講師能與民眾面對面交流。9月7日晚間將在吳園戶外圓形廣場將舉辦人權音樂會,邀請農村武裝青年、百合花、蘭花刀及黃玠、王榆鈞等五組音樂人演出。

2024臺南人權月「如果可以回去,那就把____帶回來。」

臺南市美術館1館、愛國婦人會館,展出至2024/8/11

麻豆總爺藝文中心、新營曬書店,展出至2024/9/8

*展區開放時間以各場館公告為主

活動資訊及報名方式可關注如果可以回去,那就把____帶回來。藝遊臺南

◎圖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吳欣穎、李奕瑲攝影

2024展覽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高雄teamLab共創!未來園6/7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06/17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南村有光「監測移轉」1/8開展!以AI即時分析打造光的穿越時空旅程

2024/01/08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屏東穿山甲鳳梨田地景!以雙層巴士遊185縣道秘境

2024/02/07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