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從奧運視覺指標系統,看法國的自信與叛逆
現代奧運會作為最高等級、歷史最悠久的國際賽事,在一百多年來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於二十多個國家舉辦過,其視覺識別設計(VI)的任務,也因著時代與主辦國流轉而有所不同,但幾乎都不脫離主要兩者——強調國家精神與奧運精神。從視覺設計的概念與做法,可窺見當下奧運對主辦國來說的(政治)意義是什麼。
1、具開創性的概念先行
攤開往年的奧運Logo(會徽)設計,亞洲國家急欲展現國力的意圖明顯,例如1964年東京奧運,設計師龜倉雄策直接在Logo大大放上了象徵日本精神的紅太陽,那是戰後日本經濟與民族文化重新崛起的宣告。其後1988年漢城奧運、2008年北京奧運的Logo,也都強調了「站起、強盛」的向上精神。
相較之下歐美等文化自信國,並不急著宣揚國威,而是以較為隱晦的精神概念,拋出具啟發與開創性的思考。今年巴黎奧運以鋪路石(pavé)意象貫穿識別系統與運動圖標設計,創意總監Thierry Reboul引用了五月風暴的名言「sous les pavés, la plage!(舖路石下,是沙灘!)」意即打破權威與制度的桎梏,方能爭取真正的自由。這場學運是法國社會上的重要轉折與精神象徵,法國從自身歷史文化中長出了「因為是我們,所以說法成立」的概念,當觀者能夠接收並認同這個概念,視覺設計的功能性和易讀性就不是首要考量。法國令人反思設計的出發點,也重新定義了運動在當代與未來對於人類的意義,這樣的影響更普世,更深遠,更難以被較量。
2、重新定義運動的叛逆
我喜歡這次巴黎奧運的Logo,它結合了人、而且是女性的形象——象徵法國精神的瑪麗安娜(Marianne)以及金牌和聖火。有別以往多強調運動競技的動態張力,它非常柔和安靜,有如一個使用時尚文化語境、帶有精品感的運動品牌。有趣的是,今年的運動圖標卻沒有人形出現,而是以運動器材和場地特徵構成對稱的視覺。奧運會與殘運會的Logo更首度相同,除了強調簡約,也反問身障者與我們有何不同?設計兩組Logo的必要性是什麼?所有設計都一反常態,那是法國的自信與叛逆。
從設計師角度想得更多一點;識別系統的顏色優雅和諧,沒有鮮豔撞色,或是強烈衝突感的元素,淡化了侵略性,加上運動圖標的平衡和諧,或許是法國有意帶給紛擾世界的訊息。
3、考量設計被看見的情境
鋪路石的方塊元素貫穿了識別系統,這是一個討喜、且容易有豐富變化的作法,手法並不新,但高明的配色與扣合法國文化的概念加強了辨識度,也潛藏一種考量;當今全世界觀眾透過各種數位工具和平台在收看奧運,每個人觀看的螢幕景框都不同,如何找到能彈性應變各載體的設計元素?當小巧的Logo成為趨勢,手機成為最普及的電子產品,設計師得設想在手機裡觀看視覺的體驗——做得複雜等同什麼都看不到,這是一個很務實的考量。
馮宇|1976年生,跨足品牌規劃與全方位設計服務,同時於各企業組織、大專院校開設教育訓練與設計實務講座。作品包括嘉義市城市品牌形象、馬祖國際藝術島主視覺、Let's Cafe品牌再造、2021國慶主視覺等。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12「自信與叛逆,2024巴黎奧運」相隔100年,巴黎再次迎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當一萬多名運動員,牽引著全世界體育迷,在力與美和意志展現的瞬間,實現並超越自我,感受競技當下的刺激與快感,而巴黎這座想像力首都則用創意和設計,帶人們不只是抵達巴黎,還跟著歷史文化與藝術展演,恣意地穿梭於數百年的時空之間。想像力能讓每一個當下,在無論何時的回望中,留下滋養未來的痕跡。
Issue112
最新文章
-
奈良美智金瓜石!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