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走進台北大安巷弄!日目247Visualart陳普:享受每次回家都不走同一路徑的過程

2024-09-12 18:36 陳宜慧

身兼設計師與藝術家兩種身份的日目247Visualart 創辦人陳普,擅長跨維度的視覺藝術創作,不只從事平面設計,亦跨足繪畫、空間設計及數位藝術,也曾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拍攝影片,參與過張惠妹《aMEI ASMR 世界巡迴演唱會》NFT,也經常從植物視角出發、結合數位技術,展現風格獨具的藝術生態系。不只今年為2024臺灣文博會台南概念展區,操刀兼具萌感與歷史脈絡的「巷仔Niau」,近期也受邀請前往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參展。

做為道地的台北人,陳普從幼稚園到小學四年級都跟著爺爺奶奶住在永康街,後來幾經搬遷,仍居於大安區;因此,他見證過大安森林公園從無到有的變化、度過沒有捷運必須仰賴公車、步行、腳踏車的日子,也經歷東門游泳池變身運動中心的過程;如今陳普一家四口與工作室也落腳大安區步登公寓,並在上下樓梯間,更貼近城市的居住調性。

對陳普來說,大安區就像是生長緩慢的城市森林,建築物慢慢的更新,與生活其中的人事物...
對陳普來說,大安區就像是生長緩慢的城市森林,建築物慢慢的更新,與生活其中的人事物達到一種適宜的平衡感。一如他現在的工作室與住家也是同樣屬於步登公寓的類型,因此他想透過具特色跟回憶的步登公寓,回溯他發想創意時的狀態。 攝影/Jason Chi

對陳普來說,大安區不只是童年回憶,也是當下的時光;從建築罅隙有機攀爬蔓生的植物、街道裡各種文化參差林立的隨興自由,以及那股不言而喻的熟悉生活感,都是他習慣以步行觀察城市,並享受每次回家都不走同一條路徑的小小愉快。

但如果想要更深入瞭解陳普在藝術與設計背後的靈感所在,不妨走進潛移默化他的大安區巷弄一探究竟。為此,頂著烈日,我們從信遠齋旁的新生南路一段、臨沂街巷弄開始,一路穿街走巷,仿效班雅明的漫遊者思維,將微小、平凡無奇的景象精細地觀察、梳理,並在左顧右盼的張望間,順著步登公寓獨有的外牆紋理、窗框造型,洞見城市最初被創建的野心,也在張狂與有序並列的植栽妝點間,體會城市裡詩意的迷路感。

陳普喜歡透過散步去感受城市的不同面向。 攝影/Jason Chi
陳普喜歡透過散步去感受城市的不同面向。 攝影/Jason Chi

以步登公寓為線索,在巷弄裡遊逛

隨陳普在巷弄裡漫步,大量興建於1950至1960年代的步登公寓,是台北大安最直觀的建築群像。早年因國家居住政策,始以「無電梯的樓梯集合住宅」之姿出現在公眾視野,並成為台灣開啟垂直化居住的實踐。陳普表示,「台灣最早的步登公寓式建築即是位於大安區的光武新邨,因此,研究台灣建築的同好們也將大安區稱作步登公寓的發源地。」正如《台北步登公寓》一書的作者林君安所提到,「台北步登公寓的立面都是馬賽克或小口釉磚。釉磚的色彩和排列,與水泥鏤空花磚和半透明壓花玻璃的花樣,都常與傳統建築色彩及民俗圖像元素相關。」

於是當我們抬起頭,便能看到公寓立面的陽台圓窗,與一旁以小塊馬賽克磚拼貼而成的素雅色彩風景。向來習慣爬樓梯、喜歡公寓空間感的陳普認為,大安區跟人的生活相當緊密,「像是各種小違建的閣樓、外推陽台,都能展現不同人家各自發展的創意。」而邊走邊看之際,他也分享了步登公寓透過外觀材料悄然梳理的年代差異。

這棟以圓型的陽台窗框,搭配小顆馬賽磚拼組而成的立面,乍看頗有黑川紀章中銀膠囊大樓...
這棟以圓型的陽台窗框,搭配小顆馬賽磚拼組而成的立面,乍看頗有黑川紀章中銀膠囊大樓的錯覺。 攝影/Jason Chi

「比如洗石子是延續日治時期的仿石表面,而空心磚則讓樓梯呈現半露天的狀態,可以讓陽光進來、較為通風,可能會淋到一點雨,但也創造了植物在此生長的可能性,因此漫步在大安區時,可以發現植物跟建物之間產生極佳的融合感,這跟當時所選的建材有很大的關係。另外,因後期瓷磚燒製技術的提升,也會出現尺寸較小的瓷磚。還有像這些建築的轉角、具圓弧的造型、藥丸形狀的窗、磁磚花樣等,其實都有很多細節。」

特別是某些色彩獨特、經典、具變化性的磚紋,可能在約莫90年代至2000年期間,因窯廠外移至中國市場,從此也不復存在。不過陳普也坦言,小時候其實並沒有太仔細觀察,反倒是長大後,才發現步登公寓的立面材質變化,其實也巧妙呼應了城市的某種面貌。

一抬頭就發現建築轉角的弧型,極美。 攝影/Jason Chi
一抬頭就發現建築轉角的弧型,極美。 攝影/Jason Chi

公寓裡每戶人家都有各自的小小心思,外推陽台、鐵窗、蔓生植物等,各自為政。 攝影/...
公寓裡每戶人家都有各自的小小心思,外推陽台、鐵窗、蔓生植物等,各自為政。 攝影/Jason Chi

陳普喜歡邊走邊觀察街景,任何建築的任何微小細節,都可能成為他創作時的靈光乍現。 ...
陳普喜歡邊走邊觀察街景,任何建築的任何微小細節,都可能成為他創作時的靈光乍現。 攝影/Jason Chi

在地人鍾情的老味道!信遠齋、東門市場米粉湯

在準備朝永康街方向前,嘴饞的陳普,忍不住到曾拿過「500碗」的70年老店信遠齋外帶一些冷滷味。他說:「小時候家裡大人在打麻將時,長輩都會買一大袋回家吃,像五花肉、燻鴨蛋、燻雞腿、素雞每樣都好吃。」其中,以黑毛豬切到極薄的五花肉,呈半透明狀,光是聞到煙燻滷汁香氣就止不住口水,陳普當場買了就直接嗑起來,略帶重口味的軟嫩滋味,相當涮嘴。

獲「500碗」肯定的70年老店信遠齋是陳普從小吃到大的好滋味。 攝影/Jason...
獲「500碗」肯定的70年老店信遠齋是陳普從小吃到大的好滋味。 攝影/Jason Chi

陳普說不少長輩到信遠齋買滷味,一買就是2000塊,價格不算便宜,但客人還是絡繹不...
陳普說不少長輩到信遠齋買滷味,一買就是2000塊,價格不算便宜,但客人還是絡繹不絕。 攝影/Jason Chi

音樂人馬世芳曾形容信遠齋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得極薄,「筷子夾起,那肉是會透光的」,...
音樂人馬世芳曾形容信遠齋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得極薄,「筷子夾起,那肉是會透光的」,親眼一瞧果然名不虛傳。 攝影/Jason Chi

接著,步行來到東門市場黃媽媽米粉湯,這間是陳普童年時陪奶奶上市場買菜時必吃的一攤。尤其對平時經常到傳統市場購買生鮮的他來說,東門市場不只是情感回憶的連結,也是他的採買日常。從小看陳普吃到大的老闆娘還在顧攤,兒時養成早上吃熱食的習慣,也讓陳普經常在一早送完小孩上學後,便會跑來吃碗米粉湯、再配上黑白切當早餐。「小時候吃黑白切是種隨機感,隨便配都好吃,這也讓我理解到,很多東西未必一定要做出選擇,每樣東西都可以嘗試一下。」

因此,來到黃媽媽米粉湯,陳普的標配就是黑白切、油豆腐、米粉湯;純正黑豬肉大骨熬煮的湯頭,介於極細與極粗間的米粉,口感極佳,特別是爽脆的白管,到大腸、粉腸、生腸三種口感的咀嚼差異,以及豬胃(小肚)軟嫩的滋味,黃媽媽的黑白切內臟都清洗的非常乾淨,完全沒腥味,絕對是內臟控不能錯過的口袋名單。

穿行東門市場是陳普的日常,他喜歡到傳統市場買生鮮,他說新鮮度還是有差。 攝影/J...
穿行東門市場是陳普的日常,他喜歡到傳統市場買生鮮,他說新鮮度還是有差。 攝影/Jason Chi

東門市場黃媽媽米粉湯是陳普從小吃到大的好滋味。 攝影/Jason Chi
東門市場黃媽媽米粉湯是陳普從小吃到大的好滋味。 攝影/Jason Chi

來到黃媽媽米粉湯,陳普的標配一貫都是黑白切、油豆腐、米粉湯。 攝影/Jason ...
來到黃媽媽米粉湯,陳普的標配一貫都是黑白切、油豆腐、米粉湯。 攝影/Jason Chi

以街道觀察美學投射的創作靈感

走到青田街時,這裡隨處可見不同類型的文化元素及符號,從新生南路上基督教的台北衛理堂、伊斯蘭教清真寺,到一旁的蒙藏委員會,與永康街上的茶館、畫廊、古玩店,皆隱約透露出較具文化氣息的場域調性。陳普表示,自己就是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被潛移默化,進而產生對美學與藝術上相對細微的觀察。同時,他也開玩笑說,這條街根本就是他的街,因為到處都在賣陳年普洱茶,每間店門口都有掛「陳普」的招牌。

他說:「我小時候經常在永康街周邊閒晃,當時是臺北市很早期發展的階段,所以我對城市的記憶跟印象,都是以公車、腳踏車,或走路在移動,是一直到有了捷運,出行的範圍才變得比較廣。」特別是,陳普認為在有了大安森林公園後,周邊居民的整個體驗感又完全變得不一樣,再加上後來金華街日式宿舍聚落的修復改建,以及師大美術館的啟用等,也慢慢在這裡產生了許多新的藝文空間。

陳普認為大安區是宗教文化的超級大熔爐。 攝影/Jason Chi
陳普認為大安區是宗教文化的超級大熔爐。 攝影/Jason Chi

從清真寺到基督教,這裡展現了極大的宗教文化包容力。 攝影/Jason Chi
從清真寺到基督教,這裡展現了極大的宗教文化包容力。 攝影/Jason Chi

在街道上左右張望,即可觀察到不同建築外牆的圖騰元素,以及其獨特的文化意義。 攝影...
在街道上左右張望,即可觀察到不同建築外牆的圖騰元素,以及其獨特的文化意義。 攝影/Jason Chi

像是這棟建築立面的磁磚顏色極美,有如從極簡中長出略帶時髦的拼貼感。 攝影/Jas...
像是這棟建築立面的磁磚顏色極美,有如從極簡中長出略帶時髦的拼貼感。 攝影/Jason Chi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磁磚不只顏色迷人,還帶有千鳥紋的裝飾性元素。 攝影/Jaso...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磁磚不只顏色迷人,還帶有千鳥紋的裝飾性元素。 攝影/Jason Chi

在大安區散步時,經常會發現極其迷人、隨興、多元甚至帶有詩意的綠意落入眼簾。 攝影...
在大安區散步時,經常會發現極其迷人、隨興、多元甚至帶有詩意的綠意落入眼簾。 攝影/Jason Chi

陳普笑說這裡的居民根本都是植物大師,每次閒晃時都會看見,不時有人將自家外牆當成植...
陳普笑說這裡的居民根本都是植物大師,每次閒晃時都會看見,不時有人將自家外牆當成植物的舞台,讓盆栽井然有序的展演著。 攝影/Jason Chi

陳普說,小時候放學後他不想要直接回家,就會長時間在街上閒晃,有時候就是這邊摸一下...
陳普說,小時候放學後他不想要直接回家,就會長時間在街上閒晃,有時候就是這邊摸一下,那邊看一看,然後繞很多遠路,再慢慢的走回家。但後來仔細回想,其實那都是他對城市觀察的累積。 攝影/Jason Chi

特別是,「我覺得大安區也是隨時代有一些更新,然後當建築物慢慢老去以後,又跟城市建立起一個新的代謝關係。因此,這裡的居住氛圍一直維持著一種閒適悠哉感。尤其在街區、植物、建築與人的關係上,是相當親近舒服的狀態。特別是,這裡跟我小時候其實真的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我也不會覺得,什麼東西都非要最新不可,但新與舊本來就可以很自然的共存在相同的環境裡。」

不過在永康街遊蕩,會發現隱藏在金華街後方街尾,有一座名為「昭和町」的懷舊古物市場。這裡原先是「龍安市場」,陳普說在還沒有整理之前,這裡相對昏暗,一般人也不太敢進去。但現在彷彿就像市民活動中心一樣,旅人們既可在此安心尋寶,也能漫無目閒晃。而這些極具歷史背景、帶有符號性的器物,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在陳普創作上的某些視覺感,「我覺得它是不同面向的影響,比如回到繪畫狀態就是極為感受性,同時又能融合抽象與具象的符號,因而產生許多的想像空間,而這也是我作品裡比較有趣的部分。」

來到「昭和町」懷舊古物市場總能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古物。 攝影/Jason Chi
來到「昭和町」懷舊古物市場總能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古物。 攝影/Jason Chi

陳普很愛東看西看,或跟古物店的老闆閒聊,但其實沒那麼愛買。不過他坦承,自己後來做...
陳普很愛東看西看,或跟古物店的老闆閒聊,但其實沒那麼愛買。不過他坦承,自己後來做了一些新的數位藝術和符號時,都會覺得這是一種人文風格的延續,也有受到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 攝影/Jason Chi

享受獨處、在城市漫遊!反芻內在的自我

不過談到小時候,以前就讀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時的他,放學後都會故意搭公車到敦化南路與和平東路口,再慢慢走回家,當時他會經過遠企、仁愛圓環、敦南誠品,沿著忠孝東路緩步走回後來遷至建國南路的住家。「因此,只要有時間我都很享受散步的過程,其實也沒幹嘛,就是走路。但我覺得,那個過程也跟我後來的創作,或體驗設計有所關聯性。因為我很可以跟自己獨處,而且從小不是在一個持續變動的狀態下成長,我認為那對整個人格養成是極具幫助的。」

敦化南路林蔭大道是陳普國中時期最常漫步的地方,當時他很常從和平敦化路口下車,自己...
敦化南路林蔭大道是陳普國中時期最常漫步的地方,當時他很常從和平敦化路口下車,自己獨自走一段路回家,而現在,他也會帶著家人來這邊散步,感受這段綠樹廊帶的悠閒生活感。 攝影/Jason Chi

也因為散步,他常會發現城市裡有趣的小空間,「這些建築一直都在身邊,有些人可能一年去東京5次,但如果沒有起心動念刻意繞行,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經過你家隔壁條巷子。因此,我很享受這種每次回家都不要走同一個路徑的過程,這可能是在大安區生活很特殊的一種狀態,因為這邊的巷弄都很適合步行,對我來說也是很棒的成長經驗。」

因為,在城市裡迷路向來是件奢侈又愉快的事,尤其在台北、在大安區,只要願意鑽進巷弄,無論走了多遠,繞了幾圈,都能察覺到某種質樸、不張揚的生活感,與一如既往雜揉而成的文化符碼不時浮現;這是陳普創作靈感的來源之一,也像是一道道能穿越內在的風景,將世俗浮躁的毛邊緩慢且安穩地熨平。

陳普認為自己很能接受各種形式一起共存的狀態,有新的住宅正在興建、有舊的住宅保留了...
陳普認為自己很能接受各種形式一起共存的狀態,有新的住宅正在興建、有舊的住宅保留了時代,這是很有趣的平衡。 攝影/Jason Chi

對陳普來說,小時候到處亂走的隨機感,或是對空間的觀察,一直都是一個很棒的成長經驗...
對陳普來說,小時候到處亂走的隨機感,或是對空間的觀察,一直都是一個很棒的成長經驗。此為位於永康公園邊街的「治堂」。 攝影/Jason Chi

最新文章

即將邁入2025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第一季將於1月3日至1月5日舉辦...

C-LAB全新「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焱山之城」展覽2025年1月登場

2024/12/30
《落地前六釐米》將哲學思維融入馬戲,表演者穿梭於其中,打造了一個充滿張力的舞台空...

洪唯堯《落地前六釐米》北藝中心登場!在失衡中尋找平衡的馬戲詩篇

2024/12/27
奧拉弗.埃利亞松 ,《美》,1993。

 圖/藝術家、neugerriem...

2025北美館必看八大展覽!賴純純回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巡迴展

2024/12/27
導演翁子光不忍片中劉青雲孤單一人,刻意將三花寫進劇本裡。|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劉青雲新片《爸爸》改編自震驚社會真實事件 演活市井小民獲譽「從影以來最佳演出」

2024/12/27
許久沒有舉行個人演出的宋柏緯(左),將首度與來自香港,頗受台灣樂迷喜愛的創作音樂...

夕陽音樂農曆年前SUB豪華陣容連二開唱!Room307 × 宋柏緯與李英宏 × Sax Machine登台獻暖

2024/12/26
台北當代藝術館2025年五大亮點展覽搶先看!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豪華朗機工臉書...

2025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搶先看!豪華朗機工、建築大師Peter Cook個展

2024/12/26
英媒點評「死前必看的樂團」The Flaming Lips相隔12年再次來台,2...

2025大港開唱這天搶票!美國迷幻搖滾樂團The Flaming Lips首度高雄登台

2024/12/26
席德進,〈巷道〉,1967年,水彩、紙本,38.5 x 56 cm。 圖/國立臺...

國美館「席德進眼中的歷史場域」線上展!以寫生重現臺灣古建築之美

2024/12/25
2024橫山書法館燈光藝術展12/23亮燈書寫桃園星夜風景。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4橫山書法館燈光藝術展12/23亮燈!以光書寫桃園星夜風景

2024/12/24
2024落山風藝術季12/20登場!5大展區、26組作品演繹海口港年度最美的風景...

2024落山風藝術季12/20登場!5大展區、26組作品演繹海口港年度最美的風景

2024/12/23
「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2025年1月23日至4月20日移師至嘉義故宮展出。圖/...

「大美不言」特展 2025年1月起將移師嘉義故宮南院

2024/12/23
由香奈兒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主辦的「Dance Talk & Exper...

香奈兒╳衛武營「DANCE TALK & EXPERIENCE給下一個舞蹈世代的靈感啟發」

2024/12/20
圓點幻境經典重現: 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
 圖/北師美術館提...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北師美術館開展!林曼麗帶路重返經典圓點

2024/12/20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屏東12/20屏東美術館登場。圖|文化總會、屏東縣政府

奈良美智屏東美術館12/20登場!門票、排隊規則總整理

2024/12/19
去年首屆「用閱讀跨年」十分成功,線上線下累積破250萬人次參與。圖/葉美瑤提供

第二屆用閱讀跨年 十位主講人紅白對抗陪愛書人以書迎新

2024/12/18
藝術家以常見的物品保麗龍為主角,透過物件劇場的形式,重新審視人類與物件的關係。 ...

讓物件變身主角!義大利藝術家薩魯斯特里《保麗龍》北藝中心登場

2024/12/18
2025田中達也1/10中正紀念堂登場160組新作、近50件立體模型的微縮世界。...

2025田中達也特展1/10中正紀念堂登場!160組新作、近50件立體模型的微縮世界

2024/12/18
AMOW IS COMING12/9降落四四南村!馮建彰打造AMOW與建築光影的...

Amow is Coming12/9降落四四南村!馮建彰打造光影、音樂與建築的新互動

2024/12/1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