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無崖之境」攝影展:何經泰攜手多位創作者,捕捉部落文化與南迴日常
提到南迴,你會想到什麼?是台東最南端的秘境山海與原民部落?多良車站的海景、太麻里的日出?
在南迴美麗的自然風景與深厚的部落人文之下,醫療資源貧乏的議題多年來無解。為讓更多人認識南迴的生活文化與醫療處境,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辦「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特展,由攝影家何經泰發起,張溥騰、李旭彬策展,邀集影像創作者高政全、黃新明、黃子明、劉國泰、林庭宇,聲音藝術家吳蒙惠展出近70件聲像作品。透過一張張深入地方、橫跨12年的影像,看見南迴部落中,現代醫療與傳統巫醫信仰的共存。
觀展指南:從兩條軸線看見南迴日常
展覽規劃為兩條觀看軸線;牆面展出「超日常的日常」系列,展場中央則以古典感的大幅畫布立架呈現「巫與醫」系列。前者為創作者們跟著醫療車奔馳在南迴四鄉之間,紀錄下徐超斌醫師巡診、居民就診、部落喜慶、學童的校園生活、南迴風光等。共同策展人張溥騰解釋,「超日常的日常」意指南迴因地理偏遠而自成秩序,這些日日重複的生活其實不凡。攝影師們在過程中以身體經驗體會南迴醫療日常的長途拔涉與艱難,而透過影像,觀者得以仔細凝視、思考未曾留意的日常事物。
「巫與醫」則以雙面的影像,一面跟隨徐超斌巡診,一面呈現部落的巫醫儀式、巫師肖像,帶出現代醫術與傳統部落信仰既相對又共存的狀態,巫醫安定了部落人們的焦慮不安,帶來心靈上的治癒,也促成現代醫學與部落的溝通。展場同時呈現聲音藝術家吳蒙惠於南迴採集的聲音地景(sound scape),他走訪南田海濱、阿朗壹古道、枋山車站、金崙大橋等處,讓觀者在欣賞平面影像時,彷彿與也置身於立體環境中。
創作幕後:古老攝影技術與百年祭儀的對話
展場入口兩側,展示著攝影家何經泰以濕版火棉膠攝影技術拍攝的原版作品。何經泰在2013年時擔任《明報週刊》攝影記者,到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取材,深受徐超斌對南迴醫療環境的付出所感動。2018年他再返土坂,除了紀錄下五年祭(Maljeveq)活動現場,也為建構起祭儀的重要人士如頭目、家臣與巫師等拍攝人像。何經泰選擇使用極為麻煩、失敗率極高的濕版攝影技術,自製八乘十底片,拍攝後需立刻顯影、定影、沖洗,於是他一邊借用民家浴室作暗房,一邊用貨車打造行動暗房,拍攝成果的不確定性對攝影者與被攝者都是極大挑戰。「拍攝對象很多是長輩,濕版曝光時間長達十幾秒,要他們長時間維持不動其實很辛苦,接著還要等我衝去暗房確認這張有沒有拍成功,往往一張人像照動輒花上至少半小時。」何經泰說。
選擇看似自討苦吃的濕版攝影不是沒有道理,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就是用濕版攝影留下了台灣原住民最早一批的生活影像。何經泰以同樣擁有深厚時間歷史的攝影技藝,與土坂部落百年未間斷的五年祭對話,也是這般不講求速度與精準的投注,讓部落堅實的社群與文化信仰,願意向他展開真實的面貌。2018年那趟拍攝,何經泰一待就是兩個月,一開始居民對這個外來的攝影師並不全然信任,他花了大把時間跟居民一起喝酒聊天、搏感情,「那兩個月常處在壓力很大的狀態,每天要跟很多人溝通,好在陳頭目(Radan)、獵人藍保等人比較開放,他們被拍過後,其他人就比較能明白我想做什麼。」與部落的對話急不得,也讓這組照片更顯珍貴。
展覽源起:超人醫生徐超斌的出身與心願
南迴地區青壯年人口長年流失,醫療人才尤其嚴重不足。出身台達仁鄉土坂部落的徐超斌,在2002年結束奇美醫院急診主治醫師的工作,返鄉就職於達仁鄉衛生所。他長年為了醫病比例失衡的鄉民超時工作看診,自己卻因過勞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近年更拖著罹癌的身體持續為鄉民看病。
台東縣地形狹長,海岸線長達176公里,但醫療機構集中於北台東,南迴居民若需就醫,往往需花一小時以上的車程。2011年徐超斌倡議興建南迴醫院,設立南迴基金會與醫院籌備處;然十年來遲遲盼不到南迴醫院落成,徐超斌與基金會決定成立「南迴居家護理所」與「南迴診所」,同時提供病患不必出門的「居家醫療」與「定點門診」,服務行動不便的患者。
「我的巫醫vuvu治病的方式不靠手術刀、聽診器,而是吟唱令人泫然欲泣、如歌般的古老經文,把自己當成病人,和病人一起向醫神請求治癒。」徐超斌的外婆曾為土坂部落的首席巫師,他從小看巫醫外婆為族人治病,雖然自身學的是現代醫學,部落巫醫的信仰文化卻深深影響其對醫病關係和倫理的觀念。「我一直相信醫療的真諦在於感同身受,因此南迴基金會想做到的不只醫療服務,還有對於心靈、社會的關照,是一種全人的照護,這也是『無崖之境』此展誕生的原因。」徐超斌說。
「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一個由醫療照護啟始的共生地展覽
展期:至9/22(日),9: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樓第二特展室
*需購票入館
最新文章
-
2024城西生活節串連三大場館、11組藝術家新作!用「飲」閱讀在地
2024/11/07 -
金鼎獎「數位出版類」多元並茂!捐卵女孩報導、AI情書、兒童伴讀APP皆獲獎
2024/11/07 -
FOCA福爾摩沙馬戲《虛缺號》11/9首演!15座巨型鷹架、當代舞蹈顛覆想像
2024/11/06 -
以陰影製造對話!《感官世界:森田恭通》10年攝影精華金馬賓館11/7登場
2024/11/05 -
忠實還原《龍貓》經典場景!「模型屋 草壁家」11/9全台限量上市
2024/11/04 -
日本插畫家野島佑隆台北個展:大幅原畫藏豐富彩蛋,分享愛與和平的搖滾精神
2024/11/01 -
2024台北藝術自由日11/1-11/3登場!平子雄一4米「山、湖」木雕裝置亮相
2024/11/01 -
影視聽中心「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11/5登場!以15部作品重現時代縮影
2024/11/01 -
詮釋如糖果般透明感食器!日本藝術家池谷三奈美個展11/2新竹春室登場
2024/10/31 -
2024北流好日子11/2、11/3登場!10組台日泰跨國音樂團隊療癒演出
2024/10/30 -
邦瀚斯拍賣11/7登場!以川瀨巴水稀有初版版畫重現日本舊時美景
2024/10/28 -
既被目為一條河——《瘂弦詩集》與我/馬世芳
2024/10/26 -
瘂弦的停筆之謎——訪洪範書店負責人葉步榮
2024/10/26 -
唯詩留下來——詩人林婉瑜談瘂弦
2024/10/25 -
受難的抒情者——詩人曹馭博談瘂弦
2024/10/25 -
魔術與預言——作家楊佳嫻談瘂弦
2024/10/25 -
一個足夠真誠的人——《如歌的行板》導演陳懷恩談瘂弦
2024/10/25 -
風土與工藝的禮物:「花蓮人拾花蓮材」取材龍蝦、金龜子、豬血,打造限定首飾服裝
2024/10/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