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東「無崖之境」攝影展:何經泰攜手多位創作者,捕捉部落文化與南迴日常

2024/09/19 林亞璇

提到南迴,你會想到什麼?是台東最南端的秘境山海與原民部落?多良車站的海景、太麻里的日出?

在南迴美麗的自然風景與深厚的部落人文之下,醫療資源貧乏的議題多年來無解。為讓更多人認識南迴的生活文化與醫療處境,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辦「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特展,由攝影家何經泰發起,張溥騰、李旭彬策展,邀集影像創作者高政全、黃新明、黃子明、劉國泰、林庭宇,聲音藝術家吳蒙惠展出近70件聲像作品。透過一張張深入地方、橫跨12年的影像,看見南迴部落中,現代醫療與傳統巫醫信仰的共存。

「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於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圖/林庭宇攝影
「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於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圖/林庭宇攝影
南迴基金會創辦人徐超斌,出身排灣族土坂部落的他返鄉看診逾20年,長年為健全南迴醫療環境奔走。此照攝於2013年。圖/何經泰攝影
南迴基金會創辦人徐超斌,出身排灣族土坂部落的他返鄉看診逾20年,長年為健全南迴醫療環境奔走。此照攝於2013年。圖/何經泰攝影

觀展指南:從兩條軸線看見南迴日常

展覽規劃為兩條觀看軸線;牆面展出「超日常的日常」系列,展場中央則以古典感的大幅畫布立架呈現「巫與醫」系列。前者為創作者們跟著醫療車奔馳在南迴四鄉之間,紀錄下徐超斌醫師巡診、居民就診、部落喜慶、學童的校園生活、南迴風光等。共同策展人張溥騰解釋,「超日常的日常」意指南迴因地理偏遠而自成秩序,這些日日重複的生活其實不凡。攝影師們在過程中以身體經驗體會南迴醫療日常的長途拔涉與艱難,而透過影像,觀者得以仔細凝視、思考未曾留意的日常事物。

「巫與醫」則以雙面的影像,一面跟隨徐超斌巡診,一面呈現部落的巫醫儀式、巫師肖像,帶出現代醫術與傳統部落信仰既相對又共存的狀態,巫醫安定了部落人們的焦慮不安,帶來心靈上的治癒,也促成現代醫學與部落的溝通。展場同時呈現聲音藝術家吳蒙惠於南迴採集的聲音地景(sound scape),他走訪南田海濱、阿朗壹古道、枋山車站、金崙大橋等處,讓觀者在欣賞平面影像時,彷彿與也置身於立體環境中。

展覽規劃「超日常的日常」、「巫與醫」兩條觀看軸線。/林庭宇攝影
展覽規劃「超日常的日常」、「巫與醫」兩條觀看軸線。/林庭宇攝影
雙面呈現的「巫與醫」影像,帶出現代醫術與傳統部落信仰既相對又共存的狀態。圖/林庭宇攝影
雙面呈現的「巫與醫」影像,帶出現代醫術與傳統部落信仰既相對又共存的狀態。圖/林庭宇攝影
超日常的日常:2023年,導演楊力州來台東拍攝基金會公益短片時的側拍,徐醫師巡診時與個案有如兄弟般坐在一起。圖/林庭宇拍攝
超日常的日常:2023年,導演楊力州來台東拍攝基金會公益短片時的側拍,徐醫師巡診時與個案有如兄弟般坐在一起。圖/林庭宇拍攝
超日常的日常:南迴智慧醫療接駁車服務鄉民,實景與車身彩繪形成趣味呼應。圖/黃新明攝影
超日常的日常:南迴智慧醫療接駁車服務鄉民,實景與車身彩繪形成趣味呼應。圖/黃新明攝影
巫與醫:土坂部落的少女巫師,此圖攝於2018年。圖/何經泰攝影
巫與醫:土坂部落的少女巫師,此圖攝於2018年。圖/何經泰攝影
排灣族巫師用來放置儀式工具的巫術箱,做工精緻,已有百年歷史。圖/林亞璇攝影
排灣族巫師用來放置儀式工具的巫術箱,做工精緻,已有百年歷史。圖/林亞璇攝影

創作幕後:古老攝影技術與百年祭儀的對話

展場入口兩側,展示著攝影家何經泰以濕版火棉膠攝影技術拍攝的原版作品。何經泰在2013年時擔任《明報週刊》攝影記者,到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取材,深受徐超斌對南迴醫療環境的付出所感動。2018年他再返土坂,除了紀錄下五年祭(Maljeveq)活動現場,也為建構起祭儀的重要人士如頭目、家臣與巫師等拍攝人像。何經泰選擇使用極為麻煩、失敗率極高的濕版攝影技術,自製八乘十底片,拍攝後需立刻顯影、定影、沖洗,於是他一邊借用民家浴室作暗房,一邊用貨車打造行動暗房,拍攝成果的不確定性對攝影者與被攝者都是極大挑戰。「拍攝對象很多是長輩,濕版曝光時間長達十幾秒,要他們長時間維持不動其實很辛苦,接著還要等我衝去暗房確認這張有沒有拍成功,往往一張人像照動輒花上至少半小時。」何經泰說。

何經泰以濕版攝影技術紀錄下土坂部落五年祭與部落重要人士的肖像。圖/林庭宇攝影
何經泰以濕版攝影技術紀錄下土坂部落五年祭與部落重要人士的肖像。圖/林庭宇攝影
2018年土坂部落五年祭的現場。圖/林亞璇攝影
2018年土坂部落五年祭的現場。圖/林亞璇攝影

選擇看似自討苦吃的濕版攝影不是沒有道理,150多年前,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就是用濕版攝影留下了台灣原住民最早一批的生活影像。何經泰以同樣擁有深厚時間歷史的攝影技藝,與土坂部落百年未間斷的五年祭對話,也是這般不講求速度與精準的投注,讓部落堅實的社群與文化信仰,願意向他展開真實的面貌。2018年那趟拍攝,何經泰一待就是兩個月,一開始居民對這個外來的攝影師並不全然信任,他花了大把時間跟居民一起喝酒聊天、搏感情,「那兩個月常處在壓力很大的狀態,每天要跟很多人溝通,好在陳頭目(Radan)、獵人藍保等人比較開放,他們被拍過後,其他人就比較能明白我想做什麼。」與部落的對話急不得,也讓這組照片更顯珍貴。

展覽源起:超人醫生徐超斌的出身與心願

南迴地區青壯年人口長年流失,醫療人才尤其嚴重不足。出身台達仁鄉土坂部落的徐超斌,在2002年結束奇美醫院急診主治醫師的工作,返鄉就職於達仁鄉衛生所。他長年為了醫病比例失衡的鄉民超時工作看診,自己卻因過勞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近年更拖著罹癌的身體持續為鄉民看病。

台東縣地形狹長,海岸線長達176公里,但醫療機構集中於北台東,南迴居民若需就醫,往往需花一小時以上的車程。2011年徐超斌倡議興建南迴醫院,設立南迴基金會與醫院籌備處;然十年來遲遲盼不到南迴醫院落成,徐超斌與基金會決定成立「南迴居家護理所」與「南迴診所」,同時提供病患不必出門的「居家醫療」與「定點門診」,服務行動不便的患者。

南迴基金會的行動醫療車穿梭在部落中。圖/劉國泰攝影
南迴基金會的行動醫療車穿梭在部落中。圖/劉國泰攝影
2013年,徐超斌在土坂部落衛生所。圖/高政全攝影
2013年,徐超斌在土坂部落衛生所。圖/高政全攝影

「我的巫醫vuvu治病的方式不靠手術刀、聽診器,而是吟唱令人泫然欲泣、如歌般的古老經文,把自己當成病人,和病人一起向醫神請求治癒。」徐超斌的外婆曾為土坂部落的首席巫師,他從小看巫醫外婆為族人治病,雖然自身學的是現代醫學,部落巫醫的信仰文化卻深深影響其對醫病關係和倫理的觀念。「我一直相信醫療的真諦在於感同身受,因此南迴基金會想做到的不只醫療服務,還有對於心靈、社會的關照,是一種全人的照護,這也是『無崖之境』此展誕生的原因。」徐超斌說。

「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一個由醫療照護啟始的共生地展覽

展期:至9/22(日),9: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樓第二特展室

*需購票入館

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官網Facebook

最新文章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