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集結17組國內外藝術家、法龐畢度中心共製

2024-09-25 06:46 文字編輯/陳宜慧

由策展人林裕軒和黃郁捷策劃,今年甫開館的基隆美術館於9月26至12月1日迎來首個國際大展「第25小時」,邀請來自法國、德國、台灣等 7 個國家共 17 位(組)藝術家參與,以創作者日常的特殊生命經驗為引,探討個人和社會的相互影響。亮點作品包括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基隆美術館與藝術家雙人組 Clédat & Petitpierre 三方共製的大型互動裝置《蔓舞奇境》,以及日本藝術家鈴木悠哉、香港藝術家鄺鎮禧、馬來西亞藝術家楊健生、台灣藝術家黃博志,以及台灣藝術家陳為榛 5 件委託新作,讓大眾透過裝置、影像與互動穿梭於不同時空之中。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集結17組國內藝術家、法龐畢度中心共製。 圖/藝術...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開展!集結17組國內藝術家、法龐畢度中心共製。 圖/藝術家提供

什麼是「第25小時」?

獨立策展人林裕軒和黃郁捷皆擁有豐富的策展經驗,其中林裕軒更甫獲500輯舉辦的「500 Young 2024」策展獎。此次展覽主題「第25小時」的發想,最初源自兩人與幾位藝術家談話時,許多人不約而同都談起個人經歷某段特殊的生命經驗後,彷彿在日復一日之外,延伸出另外一個時空,能夠裝載那些伴隨改變而來,滿盈、尚未歸類,且無法言喻的情感和行為。

兩位策展人則表示,藝術家們從個人產生異於原本時空尺度的感性面出發,無論是經歷過疫症、災害,或是新身份帶來的感情羈絆、遷旅的途徑中,身心的重新調整等。「這些經驗或是事件,足以改變習慣,給予熟悉事物全然不同的意義,而展場就是將各種時空抽象變化具體的場所,讓觀眾可以隨著作品的節奏,思索都市空間的結構分界、身體勞動的記憶,以及現代社會之下,那些藏於表象後的另一種真實。」

因此這次展覽將透過不同藝術家、不同媒材的詮釋方式,去展現生活被迫重新調整的經驗,並透過以小見大的視角去回應這種具大規模關聯性的轉變。

8件亮點作品搶先看!

▧台灣藝術家黃博志作品《一週八天》

此作品是藝術家在不同展覽因緣際會寫下的故事,他發現無論是自己的母親,或是深圳的吳姨、韓國小型成衣加工店舖的金太太、香港投身反迫遷運動的何先生等,這些跨域四個地域的時間和故事,相似又迥異,作品啟發自藝術家母親「我沒有空」的自嘲,似乎在超時工作的狀態下,唯有一週八天才真正擁有空閒和時間。

台灣藝術家黃博志作品《一週八天》。 圖/台灣藝術家黃博志提供
台灣藝術家黃博志作品《一週八天》。 圖/台灣藝術家黃博志提供

▧台灣藝術家高雅婷《以母之名》

以自身成為母親的經驗化為創作的《以母之名》以編織的形式,將受孕的經驗與神話信仰、夢境的研究呈現,從過往作品中追尋「家的所在」到產子後「我的身體成為他人的家」,將全身血管圖,轉化成植物造型,構築出一個綿延的花園意象去回應成為母親的澎派氣息。

台灣藝術家高雅婷作品《以母之名》。 圖/台灣藝術家高雅婷提供
台灣藝術家高雅婷作品《以母之名》。 圖/台灣藝術家高雅婷提供

▧香港藝術家鄺鎮禧《綠燈》、《紅氊》

常以冷靜和犀利的觀察,提取日常對應事務結構的樣態,在此次展覽委託製作裡,他重組日常物件,改變其物質狀態與使用方式,來產生變化對應他對社會的觀察。

《綠燈》以綠光水平珠置於 LED 燈版中,借用其顏色將光線過濾成綠色,雖然水平珠會隨著位置產生不同的校準結果,但個體間的誤差並不影響整體的「校正平衡」;而《紅氊》則是擷取紅白相間的防滑磨砂帶中的紅色部分,篩選了防滑砂帶的警戒象徵,呈現如磚紅色的地毯。藝術家透過改變物件的使用邏輯轉譯空間的調性,引導觀眾產生異於平時的身體感,繼而思考人、物件、空間三者關係。

香港藝術家鄺鎮禧《綠燈》。 圖/香港藝術家鄺鎮禧
香港藝術家鄺鎮禧《綠燈》。 圖/香港藝術家鄺鎮禧

香港藝術家鄺鎮禧《紅氊》。 圖/香港藝術家鄺鎮禧
香港藝術家鄺鎮禧《紅氊》。 圖/香港藝術家鄺鎮禧

▧德國藝術家 Olaf Nicolai 《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

同樣這種異於日常體驗的關係,也可以曾於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出的德國藝術家 Olaf Nicolai 的作品《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感受到。他擅長在空間裝置內,藉由變化媒材的特性,對日常瑣事和既定認知提出圍觀的論點,利用觀者的直覺為支點,放大和提醒特定的感知。在這件沈浸式的互動裝置裡,當觀眾步入暗間時,用光探索的痕跡將留在另一面由紫外線燈照射的牆裡,彷彿捕捉光和時間。

歐拉夫・尼可萊 《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 圖/文心藝術與艾根畫廊提供、攝影:...
歐拉夫・尼可萊 《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 圖/文心藝術與艾根畫廊提供、攝影:烏維・瓦特爾(柏林)

▧日本藝術家毛利悠子《Piano Solo - Ohara》

代表今年威尼斯日本館的日本藝術家毛利悠子,則是擅長收集日常生活的各種零件,建造成自己自足的生態系統,看似不協調的機械裝置,其實是精心的安排,展出中的《Piano Solo - Ohara》,是她在疫情期間獨自住在琵琶湖山中小屋的創作,展場中麥克風收入預錄的自然聲響和現場環境音,透過自動演奏轉成即興鋼琴演奏曲,然而麥克風無法精準的截取,於是產生了失準和延遲,點出自然和人工之間的不協調,與窗戶外的基隆港景色,產生有趣的對比。

毛利悠子《Piano Solo-Ohara》。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毛利悠子《Piano Solo-Ohara》。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毛利悠子《Piano Solo-Ohara》。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毛利悠子《Piano Solo-Ohara》。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馬來西亞藝術家楊建生《玻璃百葉窗002》

藝術家在來台駐村期間,發現所住的地方,前身為警察宿舍與兒時成長的「華人新村」建築外牆都使用雨淋板。無論在台灣或是馬來西亞,這項技術皆由殖民者引進。因此他將雨淋板以百葉窗的造型呈現,大面積覆蓋美術館入口處的落地窗。以馬達帶動的窗簾拉繩,因玻璃百葉窗傾斜角度的差異和馬達轉速的快慢,和百葉窗之間產生不同音高的聲響,此起彼落迴盪於展場。藝術家將木建築中帶有節奏感的視覺構造,轉化成聲音 ,同時藉由聲音來製造過去與現在交疊的記憶。

楊健生《玻璃百葉窗002》。 圖/藝術家楊健生提供
楊健生《玻璃百葉窗002》。 圖/藝術家楊健生提供

楊健生《玻璃百葉窗002》。 圖/藝術家楊健生提供
楊健生《玻璃百葉窗002》。 圖/藝術家楊健生提供

▧日本藝術家鈴木悠哉《內庭/外庭》

展場中的另外一件作品《內庭/外庭》則是另外一件委託作品,為日本藝術家鈴木悠哉的「路上觀察學式」的系列作品,並以基隆作為田野調查的基礎。他以家戶前的小花園作為主要的觀察對象,這些暫時的花園對藝術家來說,既個人又公共,隨意放置的無用之物和自然元素,自成循環系統,他將這些物件以繪畫的方式抽象化,映照出「私人/公眾」之間的灰色地點,從個人的內心世界和記憶與外頭的物質和社會之間的連結,試圖呈現這個想像中的花園,人類如何與周遭環境連結和抵抗。

鈴木悠哉《內庭/外庭》。 圖/鈴木悠哉提供
鈴木悠哉《內庭/外庭》。 圖/鈴木悠哉提供

▧日本藝術家下道基行《橋》

做為2019 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參展藝術家,下道基行同樣以田野調查為基礎,藉由照片、活動和採訪等手法,編輯埋沒在日常生活中即將忘卻的故事和事物,將其可視化。

此次的作品《橋》背景則是來自於 2011 年的 311 大地震,海嘯摧毀許多漁港,以及沿岸城市的生活,通往東京的交通被阻斷,藝術家的展覽亦同。身為以攝影為媒材的藝術家的他,也曾糾結是否要拍攝災難的影像。同年的 3月16日,他買了一輛小型摩托車,開始拍攝「類似橋」的景象,但其實只是放在路邊排水溝的板子,但這 1200 英里的拍攝旅程,不禁讓人思索這些連結道路和生活的「小橋」是工具還是結構?也許是一種獨特的景觀,連結自然與人類的生活。

在展覽期間,他也將帶領工作坊,跟觀眾一同在基隆以「看不見的風景」跟個大家走入基隆街區,找尋那延伸自日常生活的感知不同時空。

下道基行作品《橋》。 圖/藝術家下道基行提供
下道基行作品《橋》。 圖/藝術家下道基行提供

下道基行《橋》。 圖/藝術家下道基行提供
下道基行《橋》。 圖/藝術家下道基行提供

法國龐畢度中心特別共製 《蔓舞奇境》首登台

17 組藝術家中,有超過一半的藝術家來自於台灣以外,其中備受注目,同時也是整個展覽量體最大的作品,來自法國雙人組的 Clédat & Petitpierre 的《蔓舞奇境》。此作曾在法國龐畢度當代藝術中心、上海西岸龐畢度中心、澳門等地展出,這是此作首次登台展示。

Clédat & Petitpierre 多以合作的形式創作,擅於空間和身體的探索,《蔓舞奇境》即是以一株奇異與巨型的藤蔓植物,蔓生在基隆美術館最為標誌性的結合古典宮燈的空間的一座巨型景觀,邀請觀眾用自己的方式互動,找尋自己的特殊經驗,打破實體空間的限制,邀大人小孩一同共創。

伊凡・克萊達特&可可・佩蒂皮耶 《蔓舞奇境》。 圖/藝術家與法國龐畢度中心提供、...
伊凡・克萊達特&可可・佩蒂皮耶 《蔓舞奇境》。 圖/藝術家與法國龐畢度中心提供、攝影:赫夫・威羅內塞

伊凡・克萊達特&可可・佩蒂皮耶 《蔓舞奇境》。 圖/藝術家與法國龐畢度中心提供、...
伊凡・克萊達特&可可・佩蒂皮耶 《蔓舞奇境》。 圖/藝術家與法國龐畢度中心提供、攝影:赫夫・威羅內塞

《第25小時》

展覽日期:2024年9月26日至12月1日

地點:基隆美術館1樓、M樓與3樓(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週一固定休館,國定假日除外。

參展藝術家名單:車在民、陳為榛、丘智偉、鄭栖英、伊凡‧克萊達特&可可‧佩迪皮耶、黃博志、高雅婷、鄺鎮禧、賴科維、林冠名、毛利悠子、歐拉夫‧尼可萊、下道基行、鈴木悠哉、曾家偉、亞魯、楊健生(依英文姓氏字母順序)​​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klvisualart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eelung.art

最新文章

由香奈兒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共同主辦的「Dance Talk & Exper...

香奈兒╳衛武營「DANCE TALK & EXPERIENCE給下一個舞蹈世代的靈感啟發」

2024/12/20
圓點幻境經典重現: 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
 圖/北師美術館提...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北師美術館開展!林曼麗帶路重返經典圓點

2024/12/20
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屏東12/20屏東美術館登場。圖|文化總會、屏東縣政府

奈良美智屏東美術館12/20登場!門票、排隊規則總整理

2024/12/19
去年首屆「用閱讀跨年」十分成功,線上線下累積破250萬人次參與。圖/葉美瑤提供

第二屆用閱讀跨年 十位主講人紅白對抗陪愛書人以書迎新

2024/12/18
藝術家以常見的物品保麗龍為主角,透過物件劇場的形式,重新審視人類與物件的關係。 ...

讓物件變身主角!義大利藝術家薩魯斯特里《保麗龍》北藝中心登場

2024/12/18
2025田中達也1/10中正紀念堂登場160組新作、近50件立體模型的微縮世界。...

2025田中達也特展1/10中正紀念堂登場!160組新作、近50件立體模型的微縮世界

2024/12/18
AMOW IS COMING12/9降落四四南村!馮建彰打造AMOW與建築光影的...

Amow is Coming12/9降落四四南村!馮建彰打造光影、音樂與建築的新互動

2024/12/18

王榆鈞音樂劇場《明 Dawn to Dawn》年底登台:演員與劇情的「缺席」,探索認同與存在

2024/12/17
等向聯手詹記西門大世界打造Y2K風格巨型聖誕裝置「大大大型錄」,不只是座可實際翻...

Y2K風格再現!等向x詹記西門大世界推「大大大型錄DMXXXL」裝置展

2024/12/16
gdm 爍樂畫廊台北新空間首展於12月19日至2025年3月29日呈現吳季璁個展...

爍樂畫廊台北新空間開幕!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亮相6米月亮雕塑

2024/12/16
東興圳光藝節12/20開展以11件新詩轉化的光影裝置點亮竹北水圳。圖|都市藝術工...

東興圳光藝節12/20開展!11件光影裝置點亮竹北水圳

2024/12/16
基隆百年特展「仰百年」展區。圖/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提供

「百尺竿頭 迎繽萬千」設市百年特展 六大主題展區見證基隆的世紀風華

2024/12/15
日本人氣攝影師小浪次郎台北首次開展!結合日本潮牌 YEN TOWN MARKET...

Supreme御用攝影師小浪次郎台北首展聚焦西表島!攜手日本潮牌推快閃店

2024/12/13
2021臺北獎首獎林彥君個展,邀大眾循聲趨近夢迴之境。
 圖/北美館提供

來北美館白日做夢!林彥君個展「洄鳴」邀大眾穿越聲音隧道探索記憶夢境

2024/12/13
吳依宣於作品〈過渡空間(走廊)〉中埋藏了「木化石」,邀請觀者走進其中探索觀察。圖...

嘉美館《移動觀察者》展出中:四組新銳藝術家創作,提供再發現嘉義的線索

2024/12/13
2025吉卜力展1/8華山登場!海外移展第一站、必看7大亮點。圖|聯合數位文創提...

2025吉卜力展1/8華山登場!海外移展第一站、必看7大亮點

2024/12/12
唱作才子 Everydaze擔綱製作!金獎搖滾樂團「當代電影大師」長篇新專輯《你...

封面取自藝術家畫作!當代電影大師新專輯《你在注視那遙遠的地方》上架

2024/12/12
蔡康永以睽違五年的新作《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震撼書市。記者沈昱嘉/攝影

史無前例 四書在榜 蔡康永出書挑戰自我 也證明書還活著

2024/12/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