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詮釋如糖果般透明感食器!日本藝術家池谷三奈美個展11/2新竹春室登場

2024/10/31 文字編輯/陳宜慧

向來以創作出有如糖果般玻璃食器,深受大眾喜愛的日本玻璃藝術家池谷三奈美(Minami Ikeya)將於11月2日至2025年2月16日在新竹春室The POOL,推出回顧十年創作的全新個展。此展以「玻璃製程」為核心,透過「表、裏」為概念導入空間設計,不只能深入探索藝術家的創作本源,一覽過去未曾介紹過的製作過程,亦可發掘作品最原始的脈絡。

池谷三奈美作品〈 ice cream spoon アイススプーン 〉(左),〈 rim oval plate 楕円リム皿 〉(右)。 圖/Minami Ikeya提供
池谷三奈美作品〈 ice cream spoon アイススプーン 〉(左),〈 rim oval plate 楕円リム皿 〉(右)。 圖/Minami Ikeya提供

回顧10年創作!在表、裏之間探索創作根源

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工業工藝學科的池谷三奈美(Minami Ikeya)向來專攻玻璃創作,並以「食器」創作導入日常,因為他始終希望其作品能在日常中被盡情使用。擅長使用窯燒(Kiln work)技法製作的他,有別於一般常見的「吹製玻璃」技法,是是將切割好的玻璃片放入石膏模型中,讓玻璃在約 800℃ 燒製時,使玻璃變形並沿著石膏模具成型,再藉由「烤彎(slumping)」,不只讓作品呈現多變色彩、質地、樣貌,也能形塑出美好的造型。因此,無論是八角盤、圓盤、冰淇淋匙到甜點勺,透過有棱有角的弧線,就像是極具透明感的糖果般,讓人一看到便備感舒心。

製作過程/切割玻璃片(左),製作過程/烤彎(slumping)(右)。 圖/Minami Ikeya提供
製作過程/切割玻璃片(左),製作過程/烤彎(slumping)(右)。 圖/Minami Ikeya提供

製作過程/烤彎(slumping)。 圖/Minami Ikeya提供
製作過程/烤彎(slumping)。 圖/Minami Ikeya提供

此次展覽適逢池谷三奈美成為玻璃藝術家的第十年,為此展覽將以回顧其10年來的創作軌跡為軸線,從「10週年」拆解數字 1 和 0,展現出「0―1―0」的創作過程;因日語詞彙中「表と裏」,意味著兩件事緊密相連,就好像硬幣的兩面一樣密不可分,如果 0 到 1,是從零構思誕生作品的過程,象徵「表面」;那當它再從 1 回到 0 時,呈現作品最原始的脈絡並反思,就是「裏面」。一如無數作品不斷發想製作,而新的事物也會在內化經驗後歸零再出發。

主視覺設計表(左)、裏(右)。 圖/W春池計畫提供
主視覺設計表(左)、裏(右)。 圖/W春池計畫提供

將生活物件轉化為創作、讓舊材料華麗轉身

因日本文化中,「餐具」蘊含深厚的傳統歷史,不僅是盛放食物的器皿,也是講究細節的生活哲學,更體現了日本人對於藝術與工藝的精神。因此,在想像如何將玻璃融入生活時,池谷三奈美最先思考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器」。

藝術家擅於將平時在生活中看到的物件轉化為創作,其作品有著舒服的曲線,具清透柔和的色彩和復古造型,且手感絕佳,像是擁有圓滑設計的湯匙,發想便是來自會造成環境破壞的「塑膠湯匙」,然而當其轉換為玻璃時,卻能成為美感與實用兼備的透明感食器。

另外,因日本舊房屋中所使用刻有圖案的壓花玻璃,現在也正在慢慢消失,但由於池谷三奈美的製程方式不會完全融化玻璃,因此他可以直接利用玻璃本身的花紋進行創作,不只讓舊材料資源可被重覆利用、進而產生循環設計價值,同時也能為廢棄玻璃注入新生命。

藝術家發想創作的材料。 圖/Minami Ikeya提供
藝術家發想創作的材料。 圖/Minami Ikeya提供

池谷三奈美作品〈 server spoon サーバースプーン 〉(左),〈 rim oval plate 楕円リム皿 〉(右)。 圖/Minami Ikeya提供
池谷三奈美作品〈 server spoon サーバースプーン 〉(左),〈 rim oval plate 楕円リム皿 〉(右)。 圖/Minami Ikeya提供

池谷三奈美作品〈 square plate 四角皿 〉(左),〈 stirrer マドラー 〉、〈 ice cream spoon アイススプーン 〉、〈 baby spoon ベビースプーン 〉(右)。 圖/W春池計畫提供
池谷三奈美作品〈 square plate 四角皿 〉(左),〈 stirrer マドラー 〉、〈 ice cream spoon アイススプーン 〉、〈 baby spoon ベビースプーン 〉(右)。 圖/W春池計畫提供

展覽限定餐飲「巧克脆脆冰淇淋 1+1」

不過,來春室看展,當然少不了展覽限定餐飲。當Minami Ikeya 作品以「食器」導入日常,春室則藉由甜點來結合藝術家的器皿。餐點使用 Minami 小巧可愛的八角皿盛裝,看似淺盤的設計,實際上有一點深度,這樣的巧妙角度,呈現食器與美食的交融,再搭配一支繽紛的冰淇淋匙,讓人同時擁有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

此外,餐點特別使用法國法芙娜可可醬與 OREO 餅乾脆脆作為基底,結合蜷尾家海鹽焦糖冰淇淋,再灑上透明晶瑩的跳跳糖,並淋上半份咖啡濃縮,讓口中既有逼逼啵啵的小氣泡聲響,又能感受苦甜浸潤下的全新的味覺享受,而另外半份濃縮則可作為熱美式迷你杯,讓人吃完甜點佐以咖啡,也讓人在觀展之餘也能有味蕾的延伸體驗。

展覽限定餐飲。 圖/W春池計畫提供
展覽限定餐飲。 圖/W春池計畫提供

最新文章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