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找一步 山海圳跨界創作展》讓百年町屋化身步道、邀10組創作者跨界共創

2024/11/08 文字編輯/陳宜慧

想透過一個展覽看見一條國家級步道?全新《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於11月9日至2025年5月11日在台北「保育小站」展出,此展由林業保育署主辦、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孩在Hi!Kidult 共同策劃,邀請臺灣10組跨領域創作團隊,以山海圳國家綠道為主題,共同打造情境式體驗空間。讓大眾透過展覽都有機會踏上山海圳國家綠道的旅途,並在177公里的旅程中,帶走一片屬於自己的風景。

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由林業保育署攜手10組臺灣藝術團隊,開啟從海到山的國家級綠道大縱走。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找一步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由林業保育署攜手10組臺灣藝術團隊,開啟從海到山的國家級綠道大縱走。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從展覽思維一睹山海圳國家綠道生態之美

你是山派還是海派呢?山海圳國家綠道是一條山海通行的雙向道,從海望向山.是一段海拔垂直攀升3,952公尺的旅途;從山走向海,沿途交錯豐富的水路景觀,穿越溪流大圳與濕地,一路抵達出海口。

山海圳國家綠道是由民間倡議、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交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整合14個機關共同串連完成的長距離步道,全長177公里,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內海爬升至3,952公尺的玉山山巔,山海圳國家綠道一如其名,串聯內海、大圳、原鄉、聖山四大路線,承載著臺灣近代400年的歷史與自然環境,見證了臺灣的島嶼身世,更展現了族群文化的豐富多樣性,堪稱是「溯源臺灣風土的朝聖之路」。沿著山海圳前行,可以發現它不僅是一條國家級綠道,更是認識臺灣自然生態與文化意象的生動寫照。

《找一步 Hike and Seek 山海圳跨界創作展》11月9日正式開展。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找一步 Hike and Seek 山海圳跨界創作展》11月9日正式開展。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植物的魔法,以植物與神話連結想像。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植物的魔法,以植物與神話連結想像。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以七大展區、10 組創作者跨界共創一探山海圳

「保育小站」鄰近勤美0km山物所,此建物原為日治時期總督府山林課的宿舍群,展場空間巧妙運用日式宿舍的民居結構,將每個房間轉換成主題式展間,以山海圳四大路線為主軸,展出10組創作者,囊括魏少君、臍加厝手路金工、趙麗萍、感官花子、馮志銘、高啟舜、肯園、Fafa、PÊIHU、 phytooo,橫跨纖維編織、剪紙、金工、刺繡、景觀植栽、攝影、插畫、香氛、聲音等領域,並結合七大展區:博物學展區、內海大圳之路 [0-83km]展區、原鄉之路 [93-138km]展區、:特富野古道 [147-153km]展區、聖山之路 [161-177km]展區、山海圳之路 [0-177km]展區、山林系藝術創作與裝備陳列間展區。

特別是此次參展的每位創作者,皆經由實地走訪山海圳,親身感受沿途的人文風光,再轉化成不同形式的創作,將自身感受的內在經驗化為創作風景。

以博物學精神探究山海圳國家綠道,展出藝術家PÊIHU《奇幻博物誌》插畫作品。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以博物學精神探究山海圳國家綠道,展出藝術家PÊIHU《奇幻博物誌》插畫作品。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博物學展區引導觀者一步步邁向山海圳,探索自然生態及動植物有趣的切面,疊加閱讀層次。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博物學展區引導觀者一步步邁向山海圳,探索自然生態及動植物有趣的切面,疊加閱讀層次。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博物學展區 臺大植物標本館精選山海圳代表性植物、肯園以氣味找路,5種森林香氣喚醒感官。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博物學展區 臺大植物標本館精選山海圳代表性植物、肯園以氣味找路,5種森林香氣喚醒感官。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因此,來到展間,從台江內海0km出發,途經嘉南大圳,這是山海圳的起始路段:內海之路和大圳之路。纖維藝術家趙麗萍以在地回收蚵殼製成的紗線、魚鱗構成作品《粼粼之徑》,流線型的漩渦意象,以沿途著名景點「西口小瑞士」為造型,透過紗線上魚鱗的律動,再現沿途水路的波光粼粼。

內海大圳之路 [0-83km] 趙麗萍以纖維編織創作《粼粼之徑》,使用魚鱗與蚵線手工製成。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內海大圳之路 [0-83km] 趙麗萍以纖維編織創作《粼粼之徑》,使用魚鱗與蚵線手工製成。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內海大圳之路 [0-83km] 趙麗萍以纖維編織創作《粼粼之徑》,使用魚鱗與蚵線手工製成。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內海大圳之路 [0-83km] 趙麗萍以纖維編織創作《粼粼之徑》,使用魚鱗與蚵線手工製成。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走進一片原野竹林,彷彿來到鄒族神話的森林秘境。這是曾獲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的剪紙藝術家Fafa作品《巨之影》,她以圖像重新詮釋亙古的鄒族神話,巨幅的布幔自天頂垂掛落地,娓娓道出鄒族神話動物擎天的故事。隨著布幅擴展,觀者猶如打開立體繪本,走進楓樹造人、射日神話以及巨鹿傳說的故事中。展間攜手藝術家感官花子以竹子交錯叢生打造阿里山原生的山林意象,蜿蜒在竹林步道中,更能深刻感受鄒族四百多年定居在阿里山與環境交織的人文、歷史、地理脈絡。

此外,展間內除了藝術作品,10組藝術家也透過語音導覽,分享從田調轉化成創作的歷程,並陸續推出系列講座與工作坊,帶著大家深入山海圳地理人文交織出的地景風貌,開啟對山海圳知識里程的新思維。

原鄉之路 [93-138km]Fafa《巨之影—鄒族神話五畫:擎天·木生·獵陽·大洪水·巨鹿神》細細感受神話與自然交織的文化底蘊。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原鄉之路 [93-138km]Fafa《巨之影—鄒族神話五畫:擎天·木生·獵陽·大洪水·巨鹿神》細細感受神話與自然交織的文化底蘊。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特富野古道 [147-153km] 魏少君《在山的庇蔭中前行》,以紙雕詮釋過往鄒族獵徑的豐富生態。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特富野古道 [147-153km] 魏少君《在山的庇蔭中前行》,以紙雕詮釋過往鄒族獵徑的豐富生態。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特富野古道 [147-153km] 感官花子《領地》植栽作品,隱藏角落,等待被發現的神祕角落,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特富野古道 [147-153km] 感官花子《領地》植栽作品,隱藏角落,等待被發現的神祕角落,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聖山之路  [161-177km]展區,透過刺繡與金工作品,帶觀者踏上玉山。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聖山之路 [161-177km]展區,透過刺繡與金工作品,帶觀者踏上玉山。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聖山之路  [161-177km] phytooo《見漸》壯美的金色繡線描繪玉山群峰、感官花子《存在》透過植物的拼接,打造玉山孤寂遼闊之感。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聖山之路 [161-177km] phytooo《見漸》壯美的金色繡線描繪玉山群峰、感官花子《存在》透過植物的拼接,打造玉山孤寂遼闊之感。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聖山之路  [158-172km] 臍加厝手路金工《森林微觀》毬果、箭竹與蝴蝶的三件式作品。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聖山之路 [158-172km] 臍加厝手路金工《森林微觀》毬果、箭竹與蝴蝶的三件式作品。 圖/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山海圳之路  [0-177km] 高啟舜《青山海屋》以巡山員的角色,延伸記憶的曲線。
山海圳之路 [0-177km] 高啟舜《青山海屋》以巡山員的角色,延伸記憶的曲線。

【找一步 Hike and Seek】山海圳跨界創作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9日-2025年5月11日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11:00~18:00(周一公休)

地址:保育小站-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4號

最新文章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