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佇這等一個人!」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高雄VR體感劇院228重映
195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距今已有約70年,但它不僅是過去的回憶,也是2、3月正值世界社會公正日、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國際婦女節及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等人權議題備受關注的時期,值得被再次聚焦的時刻。高雄駁二「VR體感劇院」於2月28日至3月2日重新推出由陳芯宜執導的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這部影片猶如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邀請觀眾再次重讀這段歷史傷痕,亦正視台灣自70年前以來的轉型正義之路。
揭示台灣昔日「保密防諜」黑暗歷史
二二八不是什麼值得歡慶的日子,而是必須正視傷口的時刻。透過一封封遺書、一個個堅強女性的背影,當時代不斷前行的同時,正視與回頭不僅重新梳理了真實,更是治癒這片土地的唯一途徑;一如「死在歷史上」的盧鈵欽醫師,被「藏畫」的畫家陳澄波。應該被記住的,從來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淡忘。
由陳芯宜執導的《無法離開的人》,最初於2020年受到國家人權博物館委託拍攝,主要針對白色恐怖題材所打造的VR360電影。該片榮獲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最佳體驗獎、2022年高雄電影節VR360敘事獎,以及2023年法國新影像藝術節的攝影特別提及獎和觀眾票選獎。
其以全景視角讓觀眾從海洋意象進入綠島蠟像館和刑場,呈現政治受難者的生活境況。由藝術家林鉅主演的政治犯「坤伯」,攜手許時豪、黃姵嘉、潘麗麗、陳家逵,以及海筆子帳篷劇的演員,透過宛如舞台劇的場面調度,揭示台灣昔日「保密防諜」的黑暗歷史。影片不僅展現藝術與技術的成就,還喚起現代人與過往受難者之間的共鳴與對話。
陳芯宜x音樂家王榆鈞3/1開講
陳芯宜導演表示:「在這樣沉重且龐大的題材面前,我想盡量隱身於背後,不下定論,也不預設觀眾在體驗時的情感與立場。」而談到VR的形式時,導演則認為此媒介帶來的身體感十分強烈,與一般影視作品截然不同。觀眾彷彿真正與眼前的角色同在,沉浸於1950年代的綠島新生訓導處,走在貼滿死刑名單的街道,或者置身於陰森的行刑處,與那些從蠟像變為真人的角色共同體驗極權專政下的監控與酷刑。
此外,3月1日的VR專題講座,將由陳芯宜與音樂家王榆鈞共同現身於高雄開講。陳芯宜指出,王榆鈞創作的音樂非常適合與一般觀眾討論,因為這些歌曲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除了參與陳芯宜的VR作品,王榆鈞也投入其他內容、形式的VR影音,以及於綠島人權藝術季的演出。
一如陳芯宜所言,「如果這部VR你只看一次,是難以盡覽所有細節的。」因VR的沉浸感與現實緊密相連,當事件同時在四周展開時,相較傳統電影仰賴剪接或蒙太奇傳達意義,VR讓觀眾更貼近現實人生,每一刻皆有情景環繞。即便有人錯過結尾的槍刑場景,未察覺地底下受難者的仰望,或未留意主角妻子就在身後,這些選擇並不會影響故事的完整性。而觀眾當下被吸引的元素,形塑了最真實的感受,每個人獨特的觀影體驗彷彿在腦中自行剪輯出屬於自己的《無法離開的人》。
《無法離開的人》日期:2025年2月28日—3月2日
地點:高雄駁二「VR體感劇院」
購票:年代售票系統
最新文章
-
2025香山濕地藝術季10/9登場!台法5組團隊以創作開啟人與土地的對話
2025/10/08 -
皮膚と內臓10/3南美館開展!10位日本女性藝術家開啟從感官到時間的探問
2025/10/07 -
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壓軸「宇宙寫生—豪華朗機工個展」 探索「萬物皆連結」的未來想像
2025/10/07 -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