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由沿岸制作發起的品牌「p.n.g.」帶來首檔企劃展覽《招牌:》(SIGN: Promotional Narrative Guidance),於3月22日至30日於台北PPP時尚藝文空間展出。展覽規劃四大子題,與寶藝廣告合作搜羅不同時代與樣式的招牌,以多件裝置轉譯招牌乘載的訊息,展場規劃更讓人有走入招牌「內裏」探索之感。
兩位策展人陳彥安與張柏韋,分別來自工業設計、社會設計與人文社會學院背景,有感於許多文化現象和議題被過於簡化地討論,他們期待「p.n.g.」以社會學研究為本,做到不失真的內容濃縮,以趣味方式傳達議題。首檔展覽以「招牌」為題展開,歷時一年研究籌備,不只談台灣街景的美醜,更從中看見招牌工藝與美學的迭代,招牌與時代背景、經濟活動、社會價值觀的相互影響。
四個子題,重新認識招牌
#展區1|傳達我是誰(Promotional)
從古至今,招牌不斷對外展示並陳述「我是誰」,在商業活動形塑下成為一種「店家名片」,從被動轉為複雜且主動的樣態。本區試圖回溯著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招牌」,透過勾勒出招牌的「前世今生」,描繪招牌在社會中的文化表現,其符號如何建立出共通語言,與大眾產生連結。藉由三部影片:〈台灣招牌的現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招牌?〉、〈我們怎麼認知現在的招牌?〉」詮釋大眾、招牌廣告店家、以及普遍現況的想法,提供觀眾不同觀點論述的可能,試圖回應「臺灣招牌從何而來?」。
#展區2|招牌進行式(Narrative)
展覽從田調過程得出一概念:「我們如今累積的街景樣貌,其中構成的招牌,各自代表著當時代的審美價值觀。」本區的「臺灣招牌年表」透過相互對照的臺灣/國際歷史與招牌時代演變,提供了宏觀的探索途徑。而以手繪、霓虹燈、發光、動態等各式招牌組成的「招牌聚落」藝術裝置,揭示了招牌與人類社會活動的關係和演進。街道構成了城市,招牌構成了街景,乘載了數百年來人類活動、思考的痕跡。
#展區3|這是招牌嗎?(Guidance)
本區以招牌的「指引」意義切入,呈現在時代與技術變革後,招牌的呈現形式、使用語彙、被認知的意涵,都超越了傳統的指引功能,而成為城市空間或個人經驗的一部分。例如以「叭噗」吸引客人的賣冰小販、便利商店的進門歡迎聲等「聲音招牌」,都建構了我們對於這些商家的想像與認知。
#展區4|時代縮影(Aesthetic Iteration)
當我們今天對一處街景或一款招牌產生「美醜」的評斷或其他想法時,這樣的審美與認知是從何而來的?裝置「街道地層」以不同時代製作招牌的主要材料與工法,鑄造成地層、堆疊成柱;剖析地層柱的過程,如同揭示著臺灣招牌歷史的演進,以及社會價值觀、審美觀的累積。
在資本主義與商業模式橫行的社會下,人們其實在無形之中透過選擇購買的商品,形塑自己的形象與認同。p.n.g.邀請藝術家陳青琳創作畫作〈我們都穿上別人以成為自己〉,將街道上的招牌融入「自己」,呈現招牌符號融匯社會之中的意象,以及招牌反映的自我。
嚴肅的議題,要有趣地說
觀展下來,有感於形貌紛雜的招牌與街景,除了顯露不同時代產物的交錯並置,也是台灣民主與公眾意志的展現(例如花招百出的諧音梗店招)由此發現了觀看招牌、思考生活文化的新視角。
創立於2023年的p.n.g.,最初從對水污染的研究出發,期待將來能觸及政治、環境、農業等多元議題,藉由議題的趣味轉譯、線上線下的串連,吸引大眾參與議題討論與重新思考。共同策展人陳彥安表示,籌備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從上百項可鑽研的子題中篩選要在展覽呈現的部分。在p.n.g.的官方網頁與社群中,可以看到更豐富的資料與討論。
《招牌:》SIGN:Promotional Narrative Guidance展期|2025/3/21(六)~3/30(日),每日10:00-19:00
地點|PPP時尚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1樓)
*免費參觀
專家導覽
時間|2025/03/29(六)15:00-16:00
地點|PPP時尚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1樓)
講者|康旻杰(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招牌,不只是「一個招牌/一群招牌」,更是連結社會、反映社會的重要符號語彙。透過康旻杰老師長年對城市美學與空間研究的觀察,從建築、設計與社會學的角度,深入理解招牌背後的文化脈絡與視覺意義。
最新文章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