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文字編輯/陳宜慧

聲音有種魔力,不只能製造情緒、烘托氛圍,同時也能創造出某種想像力。國立臺灣美術館與法國龐畢度中心攜手,由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部門首席策展人瑪切拉.利斯塔(Marcella Lista)策展,集結30組國際與臺灣藝術家精采作品,於4月12日至7月6日推出大展「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透過8大子題的爬梳,邀大眾一同探索聲音與空間、身體與社會間的對話。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
 圖/Tadzio、Centre Pompidou, MNAM-CCI/Dist. GrandPalaisRmn提供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覽。 圖/Tadzio、Centre Pompidou, MNAM-CCI/Dist. GrandPalaisRmn提供

以聲音藝術大展點燃國際與臺灣創作共鳴

此展覽由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部門首席策展人瑪切拉.利斯塔(Marcella Lista)策展,是國美館相隔二十多年後與龐畢度中心合作的重要大型指標性計畫,展覽以「聲音」為核心主題,以龐畢度新媒體藝術豐富館藏為基礎,亦加入5組臺灣藝術家的創作,其中多組更是特別為此共同委託之嶄新作品,讓聲音藝術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碰撞出精采火花。

此次展覽以8個子題:「回聲與共鳴」、「聽覺機器」、「合奏之外」、「開放樂譜」、「漂流之境」、「場景與手勢」、「聲響探問」、「代理之聲」,集結比爾.豐塔納 (Bill Fontana)、克里斯蒂安.馬克雷 (Christian Marclay)、勞倫斯.阿布.哈姆丹 (Lawrence Abu Hamdan) 、毛利悠子(Yuko Mohri) 等重量級藝術家代表作,以及臺灣藝術家王福瑞、饒加恩、王仲堃、林其蔚、王虹凱及其創作團隊成員莫奴、艾莉亞.莫薩蘭與管啟次郎等人的作品,展現聲音藝術在跨領域創作中的豐富形式。

王福瑞(Naama TSABAR),〈聲點〉,2010年,聲音裝置:喇叭、LED、360聲道、客製電子裝置。 圖/藝術家提供
王福瑞(Naama TSABAR),〈聲點〉,2010年,聲音裝置:喇叭、LED、360聲道、客製電子裝置。 圖/藝術家提供

林其蔚(LIN Chi-Wei),〈蜜蜂們如何決定巢要蓋在哪裡的過程〉,2025年。 圖/藝術家提供
林其蔚(LIN Chi-Wei),〈蜜蜂們如何決定巢要蓋在哪裡的過程〉,2025年。 圖/藝術家提供

艾瑞克.波德萊爾,〈等待故事發生/無敘事性的故事〉,2024年。此聲音裝置含三種人工智慧之間的1002段對話(GPT 4.o, Claude 3.5, Mistral Large),每場對話約6至9分鐘。 圖/Centre Pompidou, MNAM-CCI/Audrey Laurans/Dist. 提供
艾瑞克.波德萊爾,〈等待故事發生/無敘事性的故事〉,2024年。此聲音裝置含三種人工智慧之間的1002段對話(GPT 4.o, Claude 3.5, Mistral Large),每場對話約6至9分鐘。 圖/Centre Pompidou, MNAM-CCI/Audrey Laurans/Dist. 提供

艾德蒙.庫歇和米歇爾.布雷〈蒲公英〉,2006年。 圖/Centre Pompidou, MNAM-CCI/Dist. GrandPalaisRmn提供
艾德蒙.庫歇和米歇爾.布雷〈蒲公英〉,2006年。 圖/Centre Pompidou, MNAM-CCI/Dist. GrandPalaisRmn提供

劉窗(LIU Chuang),〈飽食終日的我〉,2018年。 圖/藝術家、天線空間(Antenna Space)提供
劉窗(LIU Chuang),〈飽食終日的我〉,2018年。 圖/藝術家、天線空間(Antenna Space)提供

馬克西姆.羅西(Maxime ROSSI),〈姊妹船〉,2015-2019年。 圖/ Centre Pompidou, MNAM-CCI/提供
馬克西姆.羅西(Maxime ROSSI),〈姊妹船〉,2015-2019年。 圖/ Centre Pompidou, MNAM-CCI/提供

楊嘉輝〈消音交響樂團(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Brett East
楊嘉輝〈消音交響樂團(消音狀況#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2018年。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Brett East

娜瑪.察巴爾(Naama TSABAR),〈陌生人〉,2017年。
 圖/ Centre Pompidou, MNAM-CCI/Dist. GrandPalaisRmn提供
娜瑪.察巴爾(Naama TSABAR),〈陌生人〉,2017年。 圖/ Centre Pompidou, MNAM-CCI/Dist. GrandPalaisRmn提供

4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 比爾.豐塔納| 〈平行測量:沉默的回音與正在融化的冰河〉

本次應邀來臺參與開幕式及國際論壇的比爾.豐塔納 (Bill Fontana),是著名的美國作曲家與媒體藝術家,以其對聲音的開創性實驗享譽國際。豐塔納自 1970 年代起便致力於探索聲音與空間的互動,擅長透過聲音捕捉空間中看不見的細微變化,讓觀眾重新感知環境。

本次展出的作品,結合了豐塔納近年對全球環境變遷的關注。作品捕捉了巴黎聖母院大火後鐘體所反映的城市振動,以及奧地利冰川因融化產生的自然聲響,巧妙地將人為與自然變化交織成一場聽覺體驗,引發觀眾對環境議題的深刻思考。

比爾.豐塔納(Bill FONTANA),〈平行測量:沉默的回音與正在融化的冰河〉,2024年,聲音裝置:28聲道、即時生成聲音創作。 圖/Bill Fontana提供
比爾.豐塔納(Bill FONTANA),〈平行測量:沉默的回音與正在融化的冰河〉,2024年,聲音裝置:28聲道、即時生成聲音創作。 圖/Bill Fontana提供

▧毛利悠子|〈遊行〉

此外,在臺灣擁有高人氣的日本藝術家毛利悠子(Yuko Mohri)也將展出作品〈遊行〉,展現日常物品與樂器交織出的奇幻樂章。〈遊行〉透過電動機械裝置精準操控各種物件,彷彿一支意想不到的管弦樂團,在動作與聲音的錯綜中產生對話。毛利悠子捕捉生活中隱藏的意外與危機,並邀請觀眾在不和諧中尋找和諧,發現聲音與物件之間微妙而生動的共鳴。

毛利悠子(Yuko MOHRI),〈遊行〉,2011-2017年,複合媒材裝置:人造豹皮、馬達、光電元件、氣球、木琴、風扇、手風琴、揚聲器、音訊擴大機、鼓、燈泡、電線、廚房及家庭器具等。
 圖/藝術家、Tadzio提供
毛利悠子(Yuko MOHRI),〈遊行〉,2011-2017年,複合媒材裝置:人造豹皮、馬達、光電元件、氣球、木琴、風扇、手風琴、揚聲器、音訊擴大機、鼓、燈泡、電線、廚房及家庭器具等。 圖/藝術家、Tadzio提供

▧饒加恩|〈世界花園〉

臺灣藝術家饒加恩的〈世界花園〉為2025年全新創作,以歐洲殖民經濟下產生的樂譜為素材,從樂譜封面圖像、歌詞文字與音樂出發,創作出聲音雕塑裝置。作品的展示架構靈感來自歐洲宮廷花園,以類似植物分類的方式將不同區域的樂譜劃分,這種分類不僅是對政治與領土權力的象徵性宣示,也反映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深層思維。

饒加恩(JAO Chia-En),〈世界花園〉,2025年,1850至1950年代間於法國出版或發行之樂譜、造型底座。 圖/藝術家提供
饒加恩(JAO Chia-En),〈世界花園〉,2025年,1850至1950年代間於法國出版或發行之樂譜、造型底座。 圖/藝術家提供

▧王虹凱x莫奴、艾利亞‧莫薩蘭x管啟次郎|〈幽靈、水泥、迴音〉

另一位來自臺灣藝術家的新作,由王虹凱以跨國創作合作攜手莫奴(Monu)、艾利亞‧莫薩蘭(Alia Mossallam)與管啟次郎(Keijiro Suga)共同構思〈幽靈、水泥、迴音〉,這是一項源自她對臺灣美濃反水庫運動史長期關注的多模態研究計畫。作品連結臺灣、埃及與日本社群,探索不同地區在發展主義與水文條件下的政治回應,進一步檢視這些回應如何在自然與社會之間,形塑出深層的社會、政治與美學關係。

「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展場遍及國美館戶外及室內空間,觀眾將在行走間逐步進入聲音場域,感受聲音如何超越視覺,體驗一場全新的感官之旅。

王虹凱、莫奴、艾利亞.莫薩蘭與管啟次郎(Hong-Kai WANG、Lou MO、Alia MOSSALLAM& Keijiro SUGA),〈幽靈、水泥、迴音〉,2025年,錄像、聲音、平面攝影與刺繡、小冊子與檔案資料。 圖/藝術家提供
王虹凱、莫奴、艾利亞.莫薩蘭與管啟次郎(Hong-Kai WANG、Lou MO、Alia MOSSALLAM& Keijiro SUGA),〈幽靈、水泥、迴音〉,2025年,錄像、聲音、平面攝影與刺繡、小冊子與檔案資料。 圖/藝術家提供

「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

日期:2025年4月12日—7月6日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空間(空橋、下凹庭園)、大廳、水牛廳、102、201-202展覽室

官網:https://www.ntmofa.gov.tw/

最新文章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