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5/22科博館登場!探索台灣最古老人類化石

2025/05/29 編輯|詹筱苹

《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於5月22日至7月20日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第一微型特展室展出。展覽公開展示科博館珍貴館藏「澎湖原人」真品化石,並首度呈現亞洲第一件以科學為本、結合藝術詮釋打造的「丹尼索瓦人模型」(又名丹丹),《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更以四大主題:來自海底的化石瑰寶、從澎湖1號說起、揭露丹尼索瓦人的證據、古蛋白質的新工具,串起橫跨10年的研究故事。邀請大家見證跨越十餘萬年的人類演化證據。

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5/22科博館登場!探索台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5/22科博館登場!探索台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灣最古老人類化石是什麼?

10年多前,澎湖水道漁民意外撈到「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經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張鈞翔、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海部陽介,延續10年前展開的研究,攜手國際團隊透過「古蛋白質序列分析」,發現館藏澎湖原人化石原來屬於「丹尼索瓦人男性個體」,首度證實丹尼索瓦人曾分布至臺灣,揭示亞洲古人類演化與遷徙歷程的複雜性,於2025年4月11日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正式發表,催生科博館5月22日的《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

10年多前,澎湖水道漁民意外撈到「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0年多前,澎湖水道漁民意外撈到「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簡而言之的研究過程是什麼?

研究團隊在澎湖原人化石牙齒中的51種「內源性蛋白」獲得4241條氨基酸序列,發現其中2個氨基酸殘基是丹尼索瓦人特有的,證實了澎湖原人與丹尼索瓦人屬於同一類群。至於它的生理性別是男是女呢?在牙齒中提取到的「男性特有的Y 型齒釉蛋白」,確定這是來自男性個體的化石。在形態上,澎湖原人所代表的丹尼索瓦人在牙齒與下顎骨比起尼安德塔人和智人更加粗壯,這說明在人類(Homo)這個類群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向。

重要的意義是,這件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年代距今約19-13萬或7-1萬年,也是目前臺灣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最古老的人類化石。這項突破性研究不僅重寫人類演化的地圖,更讓臺灣在國際古生物研究領域發光發熱。

▍「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曾經展出過

2015年它也曾在《澎湖原人大發現》特展短暫現身,當時還展出同樣來自海底的哺乳動物群,古菱齒象、德氏水牛、最後鬣狗都算是他們同梯。發現之初,也曾在2015年登上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然而當時尚未成功提取古DNA等遺傳訊息。

▍所以丹尼索瓦人/丹丹到底是誰?

生活於距今約38萬-5萬年前,是尼安德塔人的近親,兩者約在40萬年前從共同祖先分化;在此之前,丹尼索瓦人化石僅在亞洲北部(西伯利亞&西藏)被發現,基因組研究曾推測,丹尼索瓦人與智人的基因交流可能發生在東南亞。這項研究結果直接證實了丹尼索瓦人曾分布至臺灣,也填補了東亞古人類演化分布圖中的一大空白。這塊手掌不到的化石,不只是博物館的珍藏,更是一把打開人類過去的重要鑰匙。

▍丹尼索瓦人復原模型又是怎麼回事?

由科博館地質學組游書桓一手打造,結合科學考據與藝術創作的融合體,還原丹尼索瓦人黝黑可可膚、寬大粗壯的下顎骨,還有那深邃的眼眸,科博館也稱他作「丹丹」。《丹尼索瓦人到臺灣》是一個小型展覽,重點是希望能將這項跨國科學研究,轉譯成展示內容,除了丹丹與本尊化石現身,還能看到模擬漁船打撈、研究團隊運用古蛋白質體學工具的揭密過程,就在考古番仔園特展出口正對面。

《丹尼索瓦人到臺灣》特展

𝖣𝖾𝗇𝗂𝗌𝗈𝗏𝖺𝗇𝗌 𝖠𝗋𝗋𝗂𝗏𝖾𝖽 𝗂𝗇 𝖳𝖺𝗂𝗐𝖺𝗇

日期|𝟤𝟢𝟤𝟧年𝟧月𝟤𝟤日至𝟤𝟢𝟤𝟧年𝟩月𝟤𝟢日

地點|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一微型特展室

費用|憑展示場門票或恐龍卡即可參觀

《Science》研究發表全文|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s3888

研究團隊|科博館地質學組研究員張鈞翔、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海部陽介、臺灣大學副教授蔡政修、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蔦谷匠&澤藤りかい、丹麥

2025展覽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6/11
北美館年度必看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17件經典之作登場

北美館年度必看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17件經典之作登場

2025/06/20
2025台東光祭6/13開展!3大亮點、12件藝術裝置打造知本溫泉區的夏夜幻境

2025台東光祭6/13開展!3大亮點、12件藝術裝置打造知本溫泉區的夏夜幻境

2025/06/18

最新文章

日本藝術家小瀨真由子首次台灣大型個展《房間裡的大象》,以及西班牙當代藝術家塞吉歐...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Echoes of a Fold 摺色⁣〉(右耳) 賀羽薇陶展,於7月11日至...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