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被海沒收之後——日本陸前高田海岸/廖昀靖

2025/05/30 文/廖昀靖

東北土地漫長的記憶裡,地震、海嘯不時給人類留下創傷,但人們總有能力,再一次面向大海。

我知道是祂了。此刻在眼前波光粼粼、溫吞搖曳的祂,當年卻毫不猶豫,一口氣帶走數以萬計生靈。

抵達仙台生活後,我一開始是看不見海的。但看見之後,祂卻成為心中的一抹無處不在,不時與我呢喃一些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距離仙台市區行車約半小時的松島,因詩人松尾芭蕉將此海岸景觀列為日本三大景而聞名。街上滿是遊客手持小電風扇,穿梭在烤海鮮、烤仙貝和仙台名產魚板之間。近海錯落許多小島,島上是姿態優雅的松。但人們大多只是以海為背景,盲目地尋找海鮮和冰淇淋。

觀光勝地松島,島上是姿態優雅的松。
觀光勝地松島,島上是姿態優雅的松。

驅車至更北邊的石卷,觀光客的身影淡去,社區與道路過於整齊,一種不自然的潔淨才悄然浮現,右手邊,一堵無盡的灰牆防波堤猛然矗立眼前,彷彿關著什麼野獸。那刻我才想起來——石卷是311大地震時全日本死亡人數最高的受災城市。

再往北途經氣仙沼,穿越宮城縣邊境,進入岩手縣最南的城市陸前高田。這裡整潔新穎地像初造好的片場,眼前所見的建築物都是在海嘯之後建立的。生活感需要時間累積,人的氣息也是,當初被大海收回的一切,在這裡非常明顯地坦露了傷口,但那傷口,竟然也是乾淨。

往海邊去,先看見東日本大震災津波傳承館,建築體本身低矮,與周圍環境融入,以近乎謙卑的姿態蟄伏海邊,進館前先經過追悼廣場,我瞥見放置鮮花的檯面,那裡有花。從花的面向看去,有一條長長的道路,銜接著能翻過防波堤的樓梯——海在那裡。我想。於是直往海那裡步行而去。

花是誰放的?什麼時候?當地人還來嗎?為什麼我此刻,竟有些害怕看見海?登完最後一階梯,吸氣、俯瞰,海面乖巧粉藍輕柔如絲,祂安詳地像在午睡,陽光灑在祂身上,一如灑在陸前高田居民身上,嗅不出一絲殘酷。但當年陸前高田百分之八十的建築物都被沖毀,市中心幾乎全滅。現在大海卻是那樣,一臉平淡。而我卻不知道該擺什麼表情。

「春天摘採海帶芽,夏天捕捉海膽,秋天是鮭魚,然後是鮑魚⋯⋯」傳承館裡曾被海嘯吞沒而倖存的人寫下了大海給予的日常,「直到地震來臨。」

那如末日般的記憶,竟也不是盡頭。傳承館建起來,店家開回來了。東北土地漫長的記憶裡,地震、海嘯不時給人類留下創傷,但人們總有能力,再一次面向大海。

陸前高田海岸在海嘯後重新種下松樹防風林,追悼廣場上設置了獻花檯。
陸前高田海岸在海嘯後重新種下松樹防風林,追悼廣場上設置了獻花檯。

今年3月11日那天剛好和朋友重遊松島。松島還是那樣,遊客如織,店家勤奮地做生意,觀光船劃過海面。但一切日常卻在下午2點46分全面暫停。那刻,車全停下來了,拿著公事包的男人流暢地將包包放置地上,伸手摘下帽子,轉身面對遠方的大海,他鞠躬。同時,耳邊響起海嘯襲來時的警報。我趕緊跟著低下頭,友人問我默禱該說些什麼?慌張中我說:「說謝謝。」

我不知道,那些被沒收重要東西的人們,能不能、該不該感謝。但我謝謝祂——讓我明白,我那麼渺小,生命那麼微弱,卻也那麼大。因為東北的海還在,而人也在。

陸前高田——造訪情報

✸ 佐佐木朗希的故鄉/陸前高田是棒球投手佐佐木朗希的故鄉,當年海嘯帶走他的祖父母和爸爸,才9歲的他跟著家人搬到更北邊的大船渡市生活。高中入學前,棒球名校紛紛上前邀請,但佐佐木卻婉拒了,他說他想和國中時陪伴他渡過難關的隊友,一起打進甲子園。

✸ 松樹與牡蠣/陸前高田有一顆有名的松樹,被稱為「奇蹟的一本松」——當年海嘯將高田松原的七萬棵松樹全數沒收,只剩下一棵。那一棵松樹被當地人視為希望的象徵。

最後,請答應我,來陸前高田或石卷,一定要吃牡蠣。

廖昀靖|文字工作者,暫居日本仙台。劇場愛好者,現在也是體育賽事和祭典的迷妹。
廖昀靖|文字工作者,暫居日本仙台。劇場愛好者,現在也是體育賽事和祭典的迷妹。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33「充滿力量的那片水域

研究指出,自然裡的水流聲能刺激副交感神經,帶來放鬆效果。通常水體越巨大,或流水動能越強時,療癒力更顯著。本期邀請創作者們分享在日常或記憶中,帶給他們力量的一片水域;從大海、溪流到湖泊,展開水中乘載的生機與故事,在與人互動中產生何種療癒和提醒。

◎圖片提供:廖昀靖

◎責任編輯:胡士恩

Issue133

再訪數百年的聲音——苗栗雪山翠池/江致潔

再訪數百年的聲音——苗栗雪山翠池/江致潔

2025/05/30
在沈默中修復——日本奧入瀨溪流/左耀元

在沈默中修復——日本奧入瀨溪流/左耀元

2025/05/31
枯木與泥沙間,發現自然——花蓮美崙溪/李修慧

枯木與泥沙間,發現自然——花蓮美崙溪/李修慧

2025/05/31

最新文章

一嶼ISland 呈獻臺灣攝影家「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以老相...

「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一嶼登場!以老相機觀景窗捕捉光影記憶

2025/09/18
國際重量級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到屏東,10月4日11點在恆春文化中心舉辦講座。圖/...

2025南國漫讀節來到恆春 重量級作家金英夏、吳若權歡慶建城150周年

2025/09/18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展出!以點的宇宙為核心,一睹藝術家從臺北到坎布里亞四大時期的極...

「李元佳個展」文心藝所登場!以點為宇宙, 一展四大時期極簡抽象旅程

2025/09/17
第三屆《森林夜遊》於9/22至10/6 登場!以「光的藏身處」為題,邀大眾一起尋...

2025《森林夜遊》9/22嘉義登場!9組創作者╳9個場域╳開箱5棟建築

2025/09/17
巴勒斯坦雙人組Basel Abbas與Runa Aburaham,作品由三個多屏...

藝術評論家曾文泉/2025愛知三年展:在灰燼與玫瑰之間的時刻

2025/09/16
「石晉華」展呈現了藝術家在不同時期、多種類型的創作探索。

安卓藝術雙展:呈現行為藝術家石晉華畢生創作,新銳嚴友亨獨特繪畫視角

2025/09/12
《Dust and Gold 塵與金》藤村真、道川省三雙個展於9 / 28 起推...

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塵與金》藤村真 × 道川省三台灣首展登場

2025/09/12
第27屆臺北藝術節於9月11日起登場!首週五檔必看節目《演算混亂ㄐㄧㄑㄧˋㄖㄣˊ...

2025臺北藝術節9/11-9/28登場!首週5檔必看跨域大作開啟「超限動」之旅

2025/09/11
襲園美術館展出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 以裂口為起點,展開感知、記憶與未竟的重構。...

林良材個展《斷與未竟》襲園美術館展出!以殘形凝鍊當代、描繪時代印記

2025/09/1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