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鄭愁予91歲辭世 「達達的馬蹄」成絕響
2025/06/16
文/李芯
詩人鄭愁予於美國時間六月十三日凌晨四時辭世,享耆壽九十一歲。鄭愁予筆名出自楚辭,十六歲就自費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詩集,曾在「錯誤」一詩中寫下「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廣為流傳。
鄭愁予生於民國廿二年,本名鄭文韜,出生於中國山東濟南,籍貫為河北寧河。他在一九四九年舉家隨國民政府來台,大學畢業赴美參與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並取得藝術碩士學位,曾任教愛荷華大學、耶魯大學、香港大學等校,二○○五年返台後先後擔任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駐校詩人,並獲聘為幾所學校講座教授。
鄭愁予的筆名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他在十六歲時就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他的「錯誤」一詩寫道「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數十年來台灣學子皆讀過他的詩。
台大中文系系主任劉正忠指出,鄭愁予在五、六十年代樹立現代抒情詩的基本模式,將抒情主題結合五、六十年代貧乏且流離失所的時代背景,藉抒情來讓讀者得到紓解、緩和,也產生了不少經典。七十年代以後很多年輕詩人、剛學習現代詩寫作的學子,多多少少都受到他的影響。
劉正忠認為,鄭愁予最流通的詩集就是「鄭愁予詩集I」,由早期的作品「夢土上」逐漸擴大而成。若要找一則代表的篇章,他認為是「賦別」,開頭寫道:「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劉正忠說,這首詩濃縮了鄭愁予多種特質,有告別和流浪的情境、豐富的意象,以及詠嘆的迷人句法。
最新文章
-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
國際編舞鬼才雅絲敏.瓦迪蒙首登台!《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8月衛武營登場
2025/07/08 -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