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

2025/07/08 編輯|詹筱苹

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特展於7月2日至9月28日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陽光走道北側,以兩大主題、共創互動集章活動,邀請大家到台中科博館,感受阿里山小火車不僅是穿梭山林的交通工具,更是一條流動在雲霧間的百年詩路,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與豐富的歷史故事,也是台灣首座國家級重要文化景觀。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這是什麼事?

台中科博館攜手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推出7月2日至9月28日第一場「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特展,10月24日至11月16日將移展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11月21日至12月14日第三站,將回到阿里山車站大廳,展開為期半年的林鐵行動學校的北、中、南巡迴展出。

「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特展展開為期半年的林鐵行動學校的北、中、南巡迴展出。。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特展展開為期半年的林鐵行動學校的北、中、南巡迴展出。。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這場特展重點是什麼?

阿⾥⼭林業鐵路是臺灣珍貴的⽂化資產,與世界鐵道⼯程的瑰寶,在精密的技術與設計中,充分展現了⼈類與⾃然共存及突破地形限制的挑戰性。 ⽕⾞在連綿⼭巒與陡峭⼭壁間運⾏,旅客在隧道明暗間感受⼭的百種姿態與⼭勢變換的⾵景,乘坐⼩⽕⾞彷彿是閱覽⼀場精彩的阿⾥⼭故事。

為了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阿里山小火車,推出「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特展,讓大家除了乘坐小火車,身歷其境感受阿里山的魅力,也將阿里山的小火車故事拉到其他生活場景中,透過文字與立體展品,讓大家能認識不一樣的阿里山小火車。

現場將擺放許多不同時代、型號的小火車模型:檜木車廂、福森號Formosensis、蒸汽火車。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現場將擺放許多不同時代、型號的小火車模型:檜木車廂、福森號Formosensis、蒸汽火車。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主題1|林鐵探索展坊

這裡可以認識阿里山林鐵的沿線站點、登山軌跡及鐵道知識。除了靜態展示,展區也會全天播放阿里山小火車的紀錄片,讓大家更認識阿里山林業鐵道。

除了靜態展示,展區也會全天撥放精彩的紀錄。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除了靜態展示,展區也會全天撥放精彩的紀錄。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主題2|翻山越嶺

透過隧道裝置展示林鐵車輛演變、生態樣貌,展區中將有許多阿里山當地的動植物介紹,像是阿里山櫻花、眠月小檗(ㄅㄛˋ) 、阿里山釉麗燈蛾等,走進隧道時,不妨也抬起頭看看四周的動植物。邀請大家在「⾏駛中的⽂化資產」與林業路徑的探索中,感受阿⾥⼭林鐵⾃然與⼈⽂的多重魅⼒。

小隧道中有許多阿里山當地的動植物介紹。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小隧道中有許多阿里山當地的動植物介紹。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亮點3|「集章」共創互動區

每日提供限量隧道印章明信片,可以在展區裡集章,將套印的阿里山小火車帶回家。

觀展後別忘了帶走每日限量的阿里山小火車紀念品。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觀展後別忘了帶走每日限量的阿里山小火車紀念品。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限量隧道印章明信片與蓋章。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限量隧道印章明信片與蓋章。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特展

地點|科博館 陽光走道北側,台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日期|2025年7月2日至9月28日

2025展覽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最新文章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重新理解家,是成為自己的依據——《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演員曾敬驊

2025/09/19
圖/索卡藝術提供

《尚未命名的抵達》梁凱棋×溫晉豪雙個展台南索卡藝術9/20登場

2025/09/19
羅大佑以EP致敬鄧雨賢,兩代音樂巨匠跨時空對話。記者王聰賢/攝影

音樂傳承的使命 羅大佑致敬鄧雨賢 兩代音樂教父跨時空對話

2025/09/19
「聲子蟲」主創吉他手柯明,擅以空間感營造氣場,傳達悠遠長流的演奏風格。

以音樂衡量家的基準,超越言語的表達——聲子蟲柯明

2025/09/19
從小就被鼓勵透過各種創作方式玩耍,畫畫是鄭敬儒隨性私密的個人筆記。

拿著畫筆互看,帶著家的安心感創作——deca joins 鄭敬儒

2025/09/19
一嶼ISland 呈獻臺灣攝影家「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以老相...

「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一嶼登場!以老相機觀景窗捕捉光影記憶

2025/09/18
國際重量級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到屏東,10月4日11點在恆春文化中心舉辦講座。圖/...

2025南國漫讀節來到恆春 重量級作家金英夏、吳若權歡慶建城150周年

2025/09/1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