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人的回憶暨《國宴與家宴》20周年紀念餐會,曹銘宗:胃和心雙重滿溢的幸福
很多人不知道詹宏志也是基隆人,他小時候住在七堵,他的父親是八斗子漁民子弟。
今天中午,出版社邀請詹宏志在基隆舉行「三個女人的回憶暨《國宴與家宴》20周年紀念午餐」,我很榮幸以台灣飲食作家、基隆年輕耆老身分應邀參加,所以不能打混只說腰瘦好吃。
詹宏志《舊日廚房》描述母親、岳母、妻子做菜的記憶,他在三個女人都離她而去時,試圖復刻其菜色味道,重溫家常懷舊之情。
所謂「國宴家宴」,其實都是家常菜,詹宏志夫人王宣一《國宴與家宴》書中說,母親的宴客分為兩種,一種是父親往來的朋友,比較正式,戲稱國宴;另一種是親朋友好友的聚餐,稱之家宴。
詹宏志已辦過多場紀念宴,這次來基隆特別做了小時候他媽媽的「貧窮料理」。鳳梨皮煮的鳳梨茶,將之調成鳳梨香檳。白、紅蘿蔔皮醃漬的小菜,更有野味。炸成長條的卜肉,居然勝過我在宜蘭吃的。
還有一道「薑絲赤肉」,只能在清水中煮十幾秒。詹宏志回憶,這道其實不是菜,更像是藥,因為只有在感冒或生病時,媽媽才會煮給孩子吃。
我聽了很感動,這是濕冷冬天的基隆菜啊!
今天的午宴還有礁溪老爺酒店的協辦支援,出版社向基隆市政府申請太平國小廢棄教室,搭建了臨時廚房、並借了書店場地、搬走書櫃租用辦桌的全套設備,舉行這場午宴,不過詹宏志不是坐下來與兩桌客人用餐,他是真的總舖師,不但事前要採購食材,開宴後大都待在廚房、偶爾出來打個招呼。
看他做菜時臉上帶著笑容,我深感同道中人。我想起我在美國念新聞碩士期間,常在家做菜宴請台灣同學。在畢業前夕,我說要舉行「最後的辦桌」,但這次我要出大菜,所以不與大家同吃,請讓我在廚房專心準備,然後一道一道熱菜上桌。
印象深刻的菜有「桔香蛤蜊」,這道改良自台灣傳統的「鹹蜊仔」(kiâm-lâ-á),但王宣一把蜆換成較大的蛤蜊,詹宏志在台北市場找到又大又美的蛤蜊,加了柑橘的調味。然後是「煙燻拼盤」,食材有竹筍、透抽、豬頸肉,原來竹筍也可以煙燻,好吃啊!原來豬頸肉可以兼具嫩脆,這樣做才對啊!我問用什麼煙燻?說是糖和紅茶。我再問什麼紅茶?說是台茶十八號。哇!原來是紅玉啊!
然後是「韭黃花枝」,我吃到爽脆的頭足,想起基隆廟口的「花枝焿」,老闆都會在每碗的花枝塊中分配頭足部位,這是老顧客的最愛。
今天當然有王宣一的家傳名菜「紅燒牛肉」,有牛腱、牛筋部位,作法竟然是煮滾就關火燜,共煮四天,讓牛筋膠質滋潤牛腱,調味只有醬油和糖。我問什麼醬油?說是「萬和醬油」(豆瓣伏油)。另煮了「掌生榖粒」的米飯和滑蛋來配牛肉,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飯,口感極佳而黏唇,我吃完只能說:「以後吃不到怎麼辦?」
飲食是全身、場域、人情、見識等的記憶,所以刻骨銘心。所以出國不到十天的朋友,一出機場還沒回家就要先去吃滷肉飯、牛肉麵。
所以住在魚罐頭王國日本的朋友,還要託人買台灣的蕃茄汁鯖魚罐頭,因為小時候她媽媽會用來煮麵給孩子吃。
詹宏志的《舊日廚房》,是出於對母親、岳母、妻子三個女人做菜的記憶,他試圖復刻其味道,菜色中的家常感與懷舊之情,帶來許多複雜而豐富的感受。今天吃詹宏志「三個女人的回憶」家宴,看他努力實踐自己所說的「所有的味道都要靠人的不斷實踐去維持」,真的胃和心雙重滿溢的幸福。
4個視角看美食
三個女人的回憶暨《國宴與家宴》20周年紀念餐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