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初聲怡/從《國宴與家宴》到《舊日廚房》
時跨20年,卻仿佛倏忽即至;不同的兩本書,卻若合符節相融相應。2022年12月底詹先生為《國宴與家宴》20週年紀念版辦桌,在場出版界朋友都問:「這兩本書出版時間是不是太近了?」旁聽的我默默在心裡回答:「怎麼會呢?對我們普通讀者來說,來得正是時候呀!」
打瞌睡就有人遞枕頭便是這個意思,讀完《舊日廚房》便翻出了《國宴與家宴》,然後便看到了紀念版的書封,接著便安心等待網路書店上架,以及這場在基隆舉辦的午宴。
那個住在基隆省道正邊兒上的孩子,門外便是呼嘯而過的車輛,媽媽為了安全,6歲以前把他關在家裡不讓出門。直到不惑且知天命後,細細回想,發現媽媽在廚房的一舉一動都刻劃在腦中從未消失⋯這是《舊日廚房》中相當令人動容的片段。伴隨著這個片段的薑絲赤肉湯也讓人印象深刻。大量細切的豬瘦肉,更大量更細切的新鮮嫩薑絲,鮮甜中帶著微微辛辣。絕妙的是,這道菜接在冷盤之後熱菜之前,精準執行了轉場任務,帶出接下來的韭黃花枝與海參蹄筋,而且獨立出彩,毫不遜色。
我好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般仔細回想,上次在詹家喝這碗湯,出現的時點較晚,是在前面的主題菜色吃得極為飽足後,我聽到廚房幫傭的大姐說:「薑絲要先下啦!」然後詹先生冷靜回答:「沒有,我媽媽是一起下。」接著很快一兩分鐘後,我們就喝到這碗湯,然後竟然又精神百倍開始吃主菜燒烤牛肉。
你除了在詹宏志手上,還有什麼機會體驗一道薑絲赤肉湯演繹出合縱連橫之妙?!從這道湯看整份菜單,看每場宴客,前兩個月看書時的體悟,正美滋滋香噴噴的衝擊著味蕾。身側的Liz與我都多夾了幾次韭黃花枝,因為口感風味都是我們家的味道;同桌的《吃的台灣史》作家曹銘宗詳細問著詹媽卜肉的作法,因為跟宜蘭卜肉很是不同。於是你再度確認,這才是當代台灣家常菜的面貌,在大菜與小吃之間,這正正是缺少了的那一片拼圖。形塑我們的,與我們形塑的,都是它。
難怪總覺得做菜時的詹宏志特別不同。幽默但冷靜自持的詹先生吃到美味的食物後,會更為放鬆軟和。但下廚時的詹宏志光彩四射活力十足,而且笑容特別多。即便他的廚房是在基隆太平國小廢棄的四面漏風的校舍中,水電在前一天才險險牽好。
《國宴與家宴》20週年紀念版與《舊日廚房》的封面都是詹朴設計。20周年紀念版的《國宴與家宴》還限量隨書附贈詹朴設計的紅包袋。你信我,明年春節不可能找到比這個紅包袋更出色的選擇了!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4個視角看美食
三個女人的回憶暨《國宴與家宴》20周年紀念餐會
詹宏志
最新文章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
2025/10/31 -
萬中選一Pluribus美劇11/7 Apple TV首播!絕命毒師、絕命律師主創打造2025新劇
2025/10/31 -
台南U.I.J × 泰國刺青藝術家To smile《Sound Blooms》沉浸式聲音花園登場
2025/10/31 -
2025白晝之夜11/1限時12小時開跑!規劃6小時交通、路線懶人包攻略
2025/10/31 -
基隆美術館《WE ARE ME》登場!集多國藝術家一揭當代社群觀看現象
2025/10/30 -
愛馬仕匠心工坊11/15華山免費開展!集結愛馬仕頂尖工藝師的現場展演
2025/10/30 -
在藝術裡觸草!展覽《Touch Grass》一次呈現8位國際藝術家取材自然之作
2025/10/29 -
臺灣首場國家級教育會展多元主題展現教育新風景 共創AI世代學習新願景
2025/10/29 -
兩無罣礙的柔軟自在 蔣勳新書《池上 萬安 龍仔尾 貓》正式發表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