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疫情文宣也能是一封溫暖、有質感的信:來自英國首相的白信封

2020-05-09 21:00 倫敦男子日常

來自唐寧街10 號的一只白信封,裡面是印有強生簽名的信與防疫教戰小冊。 圖/倫敦...
來自唐寧街10 號的一只白信封,裡面是印有強生簽名的信與防疫教戰小冊。 圖/倫敦男子日常

3 月 23 日,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正式宣佈嚴格的封城政策,一夜之間,倫敦成為空城。牛津街(Oxford Circus)、皮卡迪利圓環(Piccadilly Circus)、倫敦橋地鐵站(London Bridge)等繁雜喧鬧的觀光景點頓時空寂,以往月台上擠得水洩不通的地鐵線全都只留給了擔任重要崗位的人(key workers)搭乘,以乞討為生的街友被倫敦市長安置在飯店內。唯一被遺落的,要屬街上的鴿子,牠們就從不見蹤影且面臨飢餓危機。

在自家郵筒收到一封來自唐寧街 10 號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在自家郵筒收到一封來自唐寧街 10 號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大部分的人聽從政府指示居家防疫,就在強生宣佈確診 COVID-19 後的幾天,全英國約 3000 萬家戶陸續收到來自唐寧街 10 號的一只白信封,裡面是印有強生簽名的信,以及四折頁的防疫教戰小冊。信中強調,為了不讓 NHS(英國健保)超出負荷,我們必須延緩病毒的散播,因此大家「必須」待在家裡,如果違反規定,警察有權開罰並解散任何群聚團體。全英國上下宣導防疫的標語便成了:待在家裡、守護 NHS、拯救生命(Stay home, protect the NHS and save lives.)。

四折頁的防疫教戰小冊使用統一字體,配上簡單插圖排版,閱讀起來一點都不吃力。 圖/...
四折頁的防疫教戰小冊使用統一字體,配上簡單插圖排版,閱讀起來一點都不吃力。 圖/倫敦男子日常

這封信政府是可以不用費工寄出的,因為從印刷到寄送總共花了國庫 5600 萬英鎊,許多人會說,現在有電視、有推特,誰還寫信呢?但政府還是做了。全英國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不使用網路,其中 65 歲以上更佔了八成,而這些銀髮族又是 COVID-19 的高風險族群,因此也不難理解,這封信,這份傳統紙張的溫度,對於收到的人來說有多麼重要。幾天前出門買菜,看見了不少家戶的門窗上貼了大大的彩虹標語,那是英國對醫療人員打氣的象徵。在數位時代下,除了在推特打上幾個 hashtag 之外,傳統信封、宣傳單和蠟筆塗上的彩虹圖畫,這些是待在家裡的我們,所能感受到最直接的溫暖。

白信封裡面裝有印著英國首相強生簽名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白信封裡面裝有印著英國首相強生簽名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推薦閱讀

謝忠道/疫情時代 法國人的餐飲習慣變化

最新文章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優雅的相遇」有著疫情的反思與感慨。圖/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提供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