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倫敦男子的生活日常】疫情文宣也能是一封溫暖、有質感的信:來自英國首相的白信封

2020/05/09 倫敦男子日常

來自唐寧街10 號的一只白信封,裡面是印有強生簽名的信與防疫教戰小冊。 圖/倫敦男子日常
來自唐寧街10 號的一只白信封,裡面是印有強生簽名的信與防疫教戰小冊。 圖/倫敦男子日常

3 月 23 日,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正式宣佈嚴格的封城政策,一夜之間,倫敦成為空城。牛津街(Oxford Circus)、皮卡迪利圓環(Piccadilly Circus)、倫敦橋地鐵站(London Bridge)等繁雜喧鬧的觀光景點頓時空寂,以往月台上擠得水洩不通的地鐵線全都只留給了擔任重要崗位的人(key workers)搭乘,以乞討為生的街友被倫敦市長安置在飯店內。唯一被遺落的,要屬街上的鴿子,牠們就從不見蹤影且面臨飢餓危機。

在自家郵筒收到一封來自唐寧街 10 號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在自家郵筒收到一封來自唐寧街 10 號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大部分的人聽從政府指示居家防疫,就在強生宣佈確診 COVID-19 後的幾天,全英國約 3000 萬家戶陸續收到來自唐寧街 10 號的一只白信封,裡面是印有強生簽名的信,以及四折頁的防疫教戰小冊。信中強調,為了不讓 NHS(英國健保)超出負荷,我們必須延緩病毒的散播,因此大家「必須」待在家裡,如果違反規定,警察有權開罰並解散任何群聚團體。全英國上下宣導防疫的標語便成了:待在家裡、守護 NHS、拯救生命(Stay home, protect the NHS and save lives.)。

四折頁的防疫教戰小冊使用統一字體,配上簡單插圖排版,閱讀起來一點都不吃力。 圖/倫敦男子日常
四折頁的防疫教戰小冊使用統一字體,配上簡單插圖排版,閱讀起來一點都不吃力。 圖/倫敦男子日常

這封信政府是可以不用費工寄出的,因為從印刷到寄送總共花了國庫 5600 萬英鎊,許多人會說,現在有電視、有推特,誰還寫信呢?但政府還是做了。全英國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不使用網路,其中 65 歲以上更佔了八成,而這些銀髮族又是 COVID-19 的高風險族群,因此也不難理解,這封信,這份傳統紙張的溫度,對於收到的人來說有多麼重要。幾天前出門買菜,看見了不少家戶的門窗上貼了大大的彩虹標語,那是英國對醫療人員打氣的象徵。在數位時代下,除了在推特打上幾個 hashtag 之外,傳統信封、宣傳單和蠟筆塗上的彩虹圖畫,這些是待在家裡的我們,所能感受到最直接的溫暖。

白信封裡面裝有印著英國首相強生簽名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白信封裡面裝有印著英國首相強生簽名的信。 圖/倫敦男子日常

推薦閱讀

謝忠道/疫情時代 法國人的餐飲習慣變化

新冠肺炎

【藝術生活】參與本地藝術博覽會,展出藝術收藏並不難

【藝術生活】參與本地藝術博覽會,展出藝術收藏並不難

2020/04/15
台荷確診數差16倍!僅比台灣大一點的荷蘭 防疫出了什麼問題

台荷確診數差16倍!僅比台灣大一點的荷蘭 防疫出了什麼問題

2020/03/16
「慘」業大串聯!七組樂團聯手五「慘」業,打造獨立音樂紓困周

「慘」業大串聯!七組樂團聯手五「慘」業,打造獨立音樂紓困周

2020/05/26

最新文章

《狂醫魔徒》劇照。圖/Disney+ 提供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劇照。圖/CATCHPLAY+ 提供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排隊問題是參觀世博會的一大試煉。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真人版「馴龍高手」劇照。圖/UIP提供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無赦之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你會在避難包中放入自己喜歡的零食點心嗎?又是哪些呢?圖/Ying C. 陳穎提供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鄭宜農。圖/邊走邊聽有限公司提供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