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當代冒險】感官創造記憶,旅行帶來新知

2020/05/27 克雷格.史托迪

旅行的不同之處在新經驗的量和多樣性,實際上是其他人類活動難以比擬的。 圖/David Marcu on Unsplash
旅行的不同之處在新經驗的量和多樣性,實際上是其他人類活動難以比擬的。 圖/David Marcu on Unsplash

嚴格來說,每個經驗都是一次新經驗,因為人不可能有兩次相同的經驗。我們可能會一次又一次經歷同樣的外在物,同樣的刺激,例如每日漫步途中的同一批建築物,可是和這些實物的每次相遇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

熟悉經驗的衝擊很讓人平靜、安心,它們能強化、更堅定我們已經知道的。不熟悉的經驗則會令人興奮不安,它們能擴展我們的知識,且常會改變我們自以為知道的。我們在國內發生的大部分事情能確認我們的假設,證實我們對世界的直覺。我們在國外發生的許多事情會挑戰我們的假設,削弱我們的直覺。出國不適合那些膽小或固執己見的人。

如果感官經驗確實能創造記憶,而記憶創造感知,感知又帶來知識,那麼在適當時候,新經驗——旅行的精髓所在,將可以帶來新知識。 圖/Alexander Kunze on Unsplash
如果感官經驗確實能創造記憶,而記憶創造感知,感知又帶來知識,那麼在適當時候,新經驗——旅行的精髓所在,將可以帶來新知識。 圖/Alexander Kunze on Unsplash

最後,我們應該要了解,新經驗並不侷限於旅行,置身於新環境。按照定義,我們隨時隨地都有新經驗,無論是在全然熟悉的環境或者不熟悉的環境中。旅行的不同之處在新經驗的量和多樣性,實際上是其他人類活動難以比擬的。「這正是旅行的精髓,」艾列克.華在《熱帶國度》一書中提到:「與其說我們透過旅行來看這個世界,不如說我們可以藉此獲得別無『他法』可贏得的一連串新的感動。」

如果感官經驗確實能創造記憶,而記憶創造感知,感知又帶來知識,那麼在適當時候,新經驗——旅行的精髓所在,將可以帶來新知識。而新知識無可避免地將會帶來更深的同情與理解,所有人類探索活動中最高貴的一種。

本文摘自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作者:克雷格.史托迪、譯者:王瑞徽,時報出版

《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 圖/時報出版提供
《旅行的意義: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 圖/時報出版提供

當代冒險

【當代冒險】珠峰攻頂熱潮,「登山經濟」已成尼泊爾GDP的重要命脈

【當代冒險】珠峰攻頂熱潮,「登山經濟」已成尼泊爾GDP的重要命脈

2020/05/26
【當代冒險】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沒有後顧之憂的冒險,是最理想的人生

【當代冒險】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沒有後顧之憂的冒險,是最理想的人生

2020/05/19
【當代冒險】我們花了160天,每天至少徒步30公里,走過太平洋屋脊步道

【當代冒險】我們花了160天,每天至少徒步30公里,走過太平洋屋脊步道

2020/05/20

最新文章

豆奏會主人阿寶介紹羅山有機村,以及豐富的生態環保特產。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和土地立約:豆奏會

2025/08/10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圖/Netflix

雀雀/《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摸索愛情的各種酸甜與翻車 貼近戀愛真相成長劇

2025/08/09
法國美食的全球王者地位雖面臨挑戰,但每年到訪的旅客中,仍有近半是為此而來。圖/Y...

Ying C. 陳穎/王座的焦慮:法國美食帝國的黃昏或黎明?

2025/08/06
修杰楷在「小娘惹之翡翠山」飾演開明的父親。圖/TVBS提供

雀雀/新加坡劇《小娘惹之翡翠山》通俗影像故事將娘惹文化帶出國際

2025/08/02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未知的首爾」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如果米其林餐廳可以分期付款,你會願意嘗試、還是覺得該餐廳瞬間沒那麼令人憧憬了?圖...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