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當疫情持續升溫,心理師劉仲彬:調整心態、喚醒經驗、升級危機感

2021-05-20 13:35 劉仲彬

劉仲彬認為,警戒升級之後,動盪的不是街景,反而是人心。 圖/沈佩臻提供
劉仲彬認為,警戒升級之後,動盪的不是街景,反而是人心。 圖/沈佩臻提供

三級警戒的星空,與過往並無二致,凌晨一點,我望著窗外。警戒升級之後,動盪的不是街景,反而是人心。人心的暗湧,可能比疫情的惡水還難把控,三級警戒當前,如何穩心度日,或許我們可以嘗試以下五件事:

1、基礎防禦工事:安穩呼吸,接收官方訊息

從現在起,任何與疫情相關的消息,都會來輪流測試我們大腦的警鈴,因此焦慮會成為一種必然反應。當專注在情緒時,我們很難有餘裕去區辨訊息的真偽,畢竟面對已知或未知的威脅,一向是焦慮的根源。扭曲已知的訊息,放大未知的預期,則是想像力襲擊大腦的方式。

因此,面對想像力的襲擊,「保持呼吸安穩,只接收官方訊息」,是最基礎的防禦工事,簡單地說,就是「專注現實,信任專業」。

緊張的時候,倘若方便,請先暫停手邊的作業,好好調整呼吸,五分鐘就好。深吸三秒,慢吐四秒。這麼做或許無法讓恐懼全然消失,但你的認知會慢慢回到現實。我們可以為現況感到焦慮,可以持續關注疫情發展,可以對自己採取更嚴厲的保護措施,但在展開任何判斷之前,我們都需要一顆穩定的心,清醒的腦。

焦慮是求生的動力,沉著是求生的續航力,兩者有先後順序,但不一定相互牴觸。用呼吸穩定情緒,沉著接收官方訊息,才不會讓想像力脫離現實,讓焦慮失去作用。

疫情發展或許不如人意,但只要能讓腦袋保持清醒,進行合理的判斷,做出妥善的應對,我們就有辦法成為停損疫情的幫手。

2、調整心態:升級危機意識

就現況而言,口罩代表的不只是一種保護措施,而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危機意識」的宣示。

對於李秉穎醫師的「人為群體免疫」說法,我十分認同。台灣先前之所以能挺過幾波社區傳染風險,正是口罩主義與洗手習慣,形成了人為群體免疫。而這背後的抗體,便是我們的「危機意識」。

保持危機意識並不容易,因為需要持續性的刺激。就心理學而言,若想維持或增強某項行為,就必須出現刺激物,也就是所謂的「增強物」,而且以「變動」(variable)的形式出現,增強效果最好。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購買彩券。人之所以持續購買彩券,目的是拿到彩金,而彩金就是增強物。倘若彩金是以固定時段(一個月中一次),或固定比率(每開奬三次中一次)開獎,那麼購買行為便會鬆懈,因為結果太好預測。但博弈不是這麼回事,正因為彩金是以「變動」的方式出現,不確定何時會中獎,才會一直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維持購買行為。

換句話說,若要維持或增強我們的危機意識,那麼危機(譬如社區感染案例)這個刺激物,就必須以「變動」的形式呈現,也就是要製造出「不確定何時候會出現下一個確診案例」的狀況。當然,不會有人平白無故製造這種局面,這樣不僅有違倫常,而且直接破壞心理健康。

但仔細想想,現在不正是這種時刻嗎,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局面,不就跟去年年初一樣,「不確定何時候會出現下一個確診案例」。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調整心態,現階段並非絕望的低谷,反而是增強危機意識的時刻。倘若要遏止疫情擴散,除了傾盡全力動員外部資源,最根本的做法,還是得靠每個人找回危機意識。

因為即便局面失控,你起碼還能控制自己。

3、喚醒經驗:重拾基本功夫

如同前述,在情緒緊繃了一整年之後,由於缺乏危機衝擊,又或者危機感不夠強烈的情況下,導致大家的危機意識鬆懈,防疫行為疲憊。對此,我們當然可以扼腕,但把矛頭對準誰都沒意義,畢竟一旦缺乏刺激,行為強度會被削弱,習慣會慢慢消失,這就是所謂的「反制約」作用。此一結果不僅符合心理學原理,亦是人之常情。

但即便疫情升溫,和去年不一樣的是,我們多了一項武器,不是疫苗,而是「經驗」。那是住在身體裡的流程,是斷電時就會立刻啟動的光源,不用花時間重新建構迴路,只要切換模式,讓電流溫習一遍路線就好。

病毒的所採取的姿勢,並非主動攻擊,而是附著人體傳染。它不會沒事敲你家的門,攻城掠地,怕的反倒是我們無意間亮出空隙,讓人類成為自己的對手。

因此守住破口的方式,便是「把基本功練回來」。什麼是基本功,就是那些我們去年做了一整年的事,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人際距離、密閉空間不交談、儘量減少群聚,謹守各項防疫規定。

別忘了,整個國家尚未崩解,醫療體系正在待命,而我們擁有寶貴的經驗。螺絲或許一時半刻鬆懈,但還掛在原處,並沒有滑脫,不需要重新摸索或鑽孔,我們只要再次將它牢牢旋緊就好。

4、破除連結:三級並非封城

三級警戒之所以讓人聞之色變,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直接把它和「封城」兩字連結起來。而這兩個字帶來的畫面又太過震撼,於是在失去自由之前,民眾開始囤積物資,甚至準備搬離居住城市,繼而忽略了這兩者之間,尚有一段距離。

事實上,我們的行動尚未受到管制,依舊能在防疫規定下照常採買與工作。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爭相囤貨,帶來的不一定是生存機率,反而是焦慮感受。

封城有其外在條件與觀察周期,官方之所以拋出封城概念,目的不在於連結恐慌,而是升級危機感,畢竟染疫人數確實暴增。自發封城也好,信心喊話也罷,若不願讓四級警戒走進現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全力停損,讓警戒層級留在目前的數字。

三級警戒的城市,社交會停頓,經濟會擺盪,但遠不到世界末日,因為人還在,策略會不斷翻新。即便病毒不會一夜之間絕滅,但我們可以用一個月的時間,重拾過去一年的基本功,努力守住底限。

三級警戒「並非封城的前置作業,而是截斷傳播鏈的手段」,試著讓警戒級數下修,讓生活步回常軌,才是當前唯一的目標。

5、施打疫苗:為自己買保險

由於身份關係,我已在前段時日施打過AZ公費疫苗,頭兩天確實出現痠痛倦怠,身體也冒出了局部紅疹,但絕對沒有哪個部位長出角這種事,生活作息也未受牽連。因此我強烈建議,

無論公費自費,預約就對了,等不到也要等,在嚴峻的時期,值得為身體買張保單。

此外,我也建議讀者下載「臺灣社交距離 App」,雖然它無法直接抗疫,但至少能讓民眾保持警覺,減緩疫情傳播,為心理健康買張保單。

「臺灣社交距離 App」的影響力,取決於使用者的參與程度,下載人數越多,資料庫擴充得越快。相對地,若「確診民眾」不願意上傳去識別化接觸資料,進行自主回報,又或者民眾收到警告訊息後卻未進行通報,軟體的影響力便會大幅限縮。對此,政府目前雖已針對願意上傳資料的確診者,給予協助疫調獎勵金五千元禮卷,然而真正決定這套軟體效能的,還是每個人的危機意識。

一如村上春樹所言,所謂考驗,正是「人生重新擺好架式的好機會」。

危機不曾間斷,勝負尚未分曉,對手很狡猾,但即便挨了一記悶拳也別灰心。至少這一拳,能讓我們重新調整對戰姿勢,然後朝對方說一句——「不讓了,現在要認真了。」

推薦閱讀

陳若齡/疫情既然已讓生活「非常」,試著別焦急回到「正常」

旅法作家陳穎Ying C./嚴峻疫情之下,法國餐飲業可以給台灣什麼啟示?

最新文章

「邪厄恩典」電影劇照。圖/摘自IMDB

邪厄恩典/馬欣影評:層層解構權力與階級 如重回哥德的黑暗世界

2024/04/29
吳書瑀(右)解說趴利趴利的永續台灣冰淇淋理念。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趴利趴利:會計師的永續冰淇淋

2024/04/28
許瑋甯(前)、林依晨(後左)、賀軍翔在「不夠善良的我們」中上演三角關係。圖/公視...

不夠善良的我們/雀雀劇評:台劇水準之作 解剖亞洲婚戀觀困境

2024/04/27
由侍酒師精心選配的一套多杯、甚至每道菜配一杯的wine pairing佐搭酒單,...

飲食作家葉怡蘭/紛呈多端,餐酒佐搭新風向

2024/04/20
林子閎(左)、郭書瑤合作「完全省錢戀愛手冊」。圖/TVBS提供

雀雀劇評/「戀愛手冊」、「富貴發」台式人情味輸出 喜劇演出人間煙火氣

2024/04/20
吳慷仁在「但願人長久」演出暴躁、不負責任的老父親。圖/甲上提供

但願人長久/塗翔文影評:關於離散的電影,含蓄深情一如散文般的影像韻味

2024/04/15
傅孟柏在「商魂」中飾演林燈。圖/欣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商魂」/雀雀劇評:千萬俱樂部級台劇 描繪大時代庶民處境

2024/04/13
日本藝術家舟越桂的雕塑作品。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詩的雕塑:日本藝術家 舟越桂

2024/04/08
基隆塔上的橋樑成為眺望基隆港的最佳瞭望台。圖|基隆市文化局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基隆一日雙塔 古典與前衛的強烈對比

2024/04/06
金秀賢在「淚之女王」中入贅到豪門。圖/Netflix提供

淚之女王/雀雀劇評:整合劇本、演員、影視工業 韓劇不斷精進愛情童話配方

2024/04/06
《邪惡根本不存在》劇照。圖片提供/東昊

《邪惡根本不存在》濱口竜介的鏡頭下,誰在觀看、誰的凝視?

2024/04/02
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以風格化的黑白影像呈現。圖/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坂本龍一:OPUS/馬欣影評:在低谷中仍歌詠生命的感人絕唱

2024/04/01
郭書瑤(左起)、孫可芳、鍾瑶演出「何百芮的地獄毒白」。圖/HBO GO提供

何百芮的地獄毒白/雀雀劇評:另闢蹊徑沈浸式演出 台式喜劇節奏詮釋網紅人生

2024/03/30
若有一天Facebook或Instagram被禁,你的品牌與社群經營策略為何?圖...

Ying C. 陳穎/你的主力社群平台在哪?從TikTok禁令反思媒體平台經營策略

2024/03/28
「logy」侍酒師盧楷文(右)拿下「亞洲最佳侍酒師獎」榮耀。圖/陳慶華提供  ※...

陳慶華/2024亞洲50最佳餐廳揭曉 台北logy成最大贏家

2024/03/27
林宥嘉新專輯「王」。圖/華研國際提供

左光平樂評/《王Love, Lord》:林宥嘉以愛為「王」的自我實踐

2024/03/25
王意馨用色鉛筆描繪特色食物,填滿整個台灣。圖/王意馨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小吃的色彩:王意馨《巷仔口的美食家》

2024/03/23
「低谷醫生」劇照。圖/Netflix提供

低谷醫生/雀雀劇評:韓劇探討治癒自身課題 互相接住、打磨出承受悲傷與不幸的力量

2024/03/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