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隆/激情過後,運動產業需要恆久的熱情
運動,做為一門產業,終究得回歸、仰賴市場機制,也就是一個國家的運動人口、消費環境條件──除非我們要走向中國的極端例子。
說個小故事。18年冬奧,43歲的我在紐約念運動管理研究所,當年收視率在美國突然大掉──因為美國滑冰意外未能奪牌;然後又突然奇蹟式攀升──因為一個連美國人大都從未聽聞的運動「Curling」(冰壺),竟然奪下金牌。美媒也不免與台灣一樣,一窩蜂大肆報導這個運動,這些平常工作是調酒師,利用下班時間自行訓練,最後奪牌的勵志故事。
運動管理理論的教授在台上問同學們:「國家是否應該成立體育推廣相關部門,撥大筆預算去推廣這些冷門運動?均衡發展我們的各項運動。」台下美國同學一面倒,對教授這問題提議完全不領情。
運動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休閒文化,是商業體制,不該用政府力量去干籲。總結同學的意見大抵如是。
回到林昀儒赴中國聯賽一事(請中國教練來台灣當個別指導是另一回事),台灣有符合林選手實力等級的高水準職業聯賽嗎?趁現在「桌球熱」希望很快會有。對比,台灣運動人口相對更多、選手素質更為整齊的羽球,幾次私下與戴爸爸閒聊請益,感嘆台灣是有實力、環境相對成熟的,可惜並無職業聯賽,更別說職業聯賽再更進一層級的──企業競標選手代表該企業出賽的商業機制模式。
但至少,今年起,台灣總算有兩個運動職業聯盟──棒球中華職棒與籃球P.League+。當這次種種奧運爭議事件落幕,希望大家可以繼續保有熱情,多多以行動支持台灣運動產業發展,無論買票入場或電視收看,都是對台灣運動產業健康發展有所貢獻。不只運動產業,若要稱之為產業──出版、影視、流行音樂⋯⋯我始終相信台灣民間的活力,比起仰賴政府的奧援,更是關鍵。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