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隆/運動賽事凝聚認同,台灣將蛻變重生
精彩的運動賽事,為何總有股魔力,令人深深著迷;本屆東奧,又為何如此令全台灣同胞為之瘋狂?
在紐約研讀運動管理研究所時,某堂運動行銷心理學課,教授在台上向全班開了個玩笑:「為何在我們生活中,每當聊到比賽時,我們總是習慣稱──我們洋基隊?我的天啊,我們?難道我們全在洋基隊的40人選手名單裡嗎?」台下同學們聽了,全露出會心微笑──不管球員名單有誰,我在紐約,洋基隊就是我們隊。運動切割、團結了敵我──你們與我們。
消費者願意不計代價搶票進場,或付費收看,在運動行銷心理學上,逃離現實(escape)與自我認同(identity)是兩大主要動機。台灣全島瘋迷本屆奧運賽事的現象足以應證。
隨著奧運開幕,台灣疫情也跟著逐步解封,經歷過兩個多月,全島一起撐過意外失誤的抗疫下半場,此時,奧運賽事正好提供我們一個解放、逃離的機會,透過觀賽,大家暫時逃離、忘記這段期間心裡的鬱悶;而當台灣在國際疫苗取得上,處處因現實情勢受阻,運動賽事給了我們一個宣洩的出口,更別提現實國際情勢上,長年受各種國際組識排除在外的累積委曲⋯⋯這些種種現實,在運動賽事上,特別是標榜平等的奧運賽會,讓我們得以從現實中獲得平反的機會,進而將長年鬱積心中的委曲,轉化為掦眉吐氣的驕傲──運動,讓我們暫時逃離現實人生。
相信這幾天下來,很多人第一次覺得台灣國旗歌好好聽;訝異當「中華台北奧會」會旗升起時,竟然眼眶泛紅;當NHK主播在開幕典禮台灣隊入場時稱「台湾です」一瞬間,「台湾です」在臉書上瘋狂洗版;昨晚男雙羽球冠運點挑戰重播,結果in的畫面,瞬間讓台灣網友發揮無限的創意,將其製作成國旗等各種週邊⋯⋯種種種種,均解釋了我們透過運動賽事,追求自我認同,不管升的是什麼旗,唱的是什麼歌,又以什麼隊伍名稱參賽(這些我們曾經多麼討厭或無奈之事),全台灣之所以如此奮力著迷其中,甚至接連瘋狂地出現楊太太們、國民女友、台灣金孫等等角色,再再證明了一件事──我們土生土長、認同的地方叫台灣──運動團結了我們所認同的「我們」,共同反抗「他們」。
歷經這段全島一起團結抗疫的艱困,奧運全島瘋狂榮耀與共的洗禮,相信台灣將從中徹底蛻變重生,對這塊土地有更加堅定團結的認同。
責任編輯:胡士恩
東京奧運
最新文章
-
藝術收藏家姚謙/因為常玉:支撐我們創作與思考的,終究是與原生文化的連結
2025/11/19 -
雀雀/看看你有多愛我:人人網紅時代來臨 社群生活考驗家庭關係
2025/11/15 -
雀雀/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史蒂芬金式惡夢的溯源美學精品
2025/11/08 -
馬欣/「乖狗狗」:散發伊藤潤二漫畫魅力的恐怖電影
2025/11/03 -
雀雀/《妳和其餘的一切》:愛恨昇華閨蜜情 以兩性視角看女性美麗與哀愁
2025/11/01 -
陳穎Ying C. /致敬或褻瀆?可頌之戰:「創新」的門票為何?
2025/10/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泥土的芬芳、天人的和諧:犬香薷
2025/10/27 -
雀雀/舒淇、李心潔「回魂計」:誰是真正的詐騙受害者?
2025/10/25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悠食鎌倉:Fine Dining新風範
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