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李擴/有紙本靈魂的折疊裝置:當手機螢幕不僅止於平面
史帝夫.賈伯斯高舉手中黑色觸控螢幕,驕傲宣告iPhone誕生的那場發表會,很快竟要邁向15個年頭了。
觸控螢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一切。從小孩到長者,誰都會以手指為輸入工具,點按、滑動、長壓、縮放,將腦中所想化為社群網站貼文,在視訊通話裡更換立體濾鏡面具,無限向下滑出商品目錄或者末日新聞(所謂doomscrolling)。雖然觸控技術早已存在,但直到軟體手勢與電容式螢幕能完美結合,加上賈伯斯慧眼獨具,採用康寧試驗性的Gorilla玻璃為螢幕材質,智慧型手機時代的序幕,才正式掀開。
沒過幾年時光,大尺寸且廉價的觸控螢幕普及至全球各個角落與人群,智慧型手機遂被形容已「發展到頂」。增加更多的鏡頭或更快的傳輸速度,未必能引人動心換機。手機與平板的設計發展,歷經不叫座的少數古怪嘗試後,終究回歸到最純粹的型態:一面扁平無奇的螢幕,極似《2001:太空漫遊》裡描述的神祕黑色長方體。
早在2009年,就有一可折疊螢幕的裝置概念教我著迷難忘。Microsoft Courier,是個人工作助理並強調手寫記事的平板電腦。與當時人們所習慣攜帶的日誌本尺寸相仿,客製化的使用者介面,也像是鼓勵用雙手頻繁互動的紙本剪貼簿。設計團隊在網路影片裡展示了豐富的創意使用場景,部分想法較現今的作業系統甚至更具人性。
直到前些陣子,自美國運來的Surface Duo抵達工作桌上,我才初嚐折疊裝置的新奇滋味。這台手機(平板?)的尺寸與Moleskine筆記本幾近相同,4.8mm厚度有些令人吃驚,可360度無段翻折的轉軸,讓觸控螢幕如同紙本一樣對向展開,拿起手寫筆在上頭塗鴉作畫再自然不過。
由於兩面螢幕中央是條邊縫,一分為二的設計並不適合觀看影片,卻造就了文庫版書籍般的手持感。我發現自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閱讀電子書籍,也得以欣賞線上訂閱雜誌及漫畫的原汁原味排版。因為使用心態亦刻意向紙本書或筆記本進行「類比」,這台裝置讓我從手機上的無盡資訊與訊息通知中脫身,專心「離線」閱讀與創作。
現已問世的折疊螢幕手機,則以三星最具話題性。如同粉餅盒精巧的Galaxy Z Flip3,呼喚曾經的貝殼機風潮,折疊型態讓收納更輕鬆、拍照更方便;Fold3則可以翻開成平板電腦,折起則有外螢幕可當手機使用。可以預見,各大品牌都將推出折疊創意,個性化、趣味化的智慧型手機時代,或許正要到來。
本周Surface Duo 2發表,果然加入了三鏡頭、5G與更快速的處理晶片,試圖找到更多願意接受其特異設計的手機消費者。我則開始習慣關掉網路,卸除多餘的社群應用,決心和這台有紙本靈魂的折疊裝置好好過上十年,就如同我仍在使用的初代iPad一樣。
最新文章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