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李擴/有紙本靈魂的折疊裝置:當手機螢幕不僅止於平面
史帝夫.賈伯斯高舉手中黑色觸控螢幕,驕傲宣告iPhone誕生的那場發表會,很快竟要邁向15個年頭了。
觸控螢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一切。從小孩到長者,誰都會以手指為輸入工具,點按、滑動、長壓、縮放,將腦中所想化為社群網站貼文,在視訊通話裡更換立體濾鏡面具,無限向下滑出商品目錄或者末日新聞(所謂doomscrolling)。雖然觸控技術早已存在,但直到軟體手勢與電容式螢幕能完美結合,加上賈伯斯慧眼獨具,採用康寧試驗性的Gorilla玻璃為螢幕材質,智慧型手機時代的序幕,才正式掀開。
沒過幾年時光,大尺寸且廉價的觸控螢幕普及至全球各個角落與人群,智慧型手機遂被形容已「發展到頂」。增加更多的鏡頭或更快的傳輸速度,未必能引人動心換機。手機與平板的設計發展,歷經不叫座的少數古怪嘗試後,終究回歸到最純粹的型態:一面扁平無奇的螢幕,極似《2001:太空漫遊》裡描述的神祕黑色長方體。
早在2009年,就有一可折疊螢幕的裝置概念教我著迷難忘。Microsoft Courier,是個人工作助理並強調手寫記事的平板電腦。與當時人們所習慣攜帶的日誌本尺寸相仿,客製化的使用者介面,也像是鼓勵用雙手頻繁互動的紙本剪貼簿。設計團隊在網路影片裡展示了豐富的創意使用場景,部分想法較現今的作業系統甚至更具人性。
直到前些陣子,自美國運來的Surface Duo抵達工作桌上,我才初嚐折疊裝置的新奇滋味。這台手機(平板?)的尺寸與Moleskine筆記本幾近相同,4.8mm厚度有些令人吃驚,可360度無段翻折的轉軸,讓觸控螢幕如同紙本一樣對向展開,拿起手寫筆在上頭塗鴉作畫再自然不過。
由於兩面螢幕中央是條邊縫,一分為二的設計並不適合觀看影片,卻造就了文庫版書籍般的手持感。我發現自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閱讀電子書籍,也得以欣賞線上訂閱雜誌及漫畫的原汁原味排版。因為使用心態亦刻意向紙本書或筆記本進行「類比」,這台裝置讓我從手機上的無盡資訊與訊息通知中脫身,專心「離線」閱讀與創作。
現已問世的折疊螢幕手機,則以三星最具話題性。如同粉餅盒精巧的Galaxy Z Flip3,呼喚曾經的貝殼機風潮,折疊型態讓收納更輕鬆、拍照更方便;Fold3則可以翻開成平板電腦,折起則有外螢幕可當手機使用。可以預見,各大品牌都將推出折疊創意,個性化、趣味化的智慧型手機時代,或許正要到來。
本周Surface Duo 2發表,果然加入了三鏡頭、5G與更快速的處理晶片,試圖找到更多願意接受其特異設計的手機消費者。我則開始習慣關掉網路,卸除多餘的社群應用,決心和這台有紙本靈魂的折疊裝置好好過上十年,就如同我仍在使用的初代iPad一樣。
最新文章
-
影評人馬欣/餘韻十足的「烈火焚身」:在棋盤廝殺的國際現實中,如何保有人的完整與尊嚴
2023/05/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叔環島的理由:即便是漫無目的漂泊,也有其意義
2023/05/26 -
Ying C. 陳穎/無麩質飲食會是翻轉傳統米食沒落命運的救命稻草嗎?
2023/05/23 -
自由記者廖芸婕的以巴蹲點日記:笑我們如此需要田野
2023/05/20 -
雀雀/「和平歸來」與「疫起」:同為SARS封院故事 是互文還是平行宇宙?
2023/05/20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走進台灣家常的川味:李雪辣嬌
2023/05/19 -
藝術收藏家姚謙/花季未了:關於男人的浪漫與溫柔
2023/05/15 -
芮塔/「造后者」打造韓國女性平權世界,選戰攻防宛如「行銷公關教課書」
2023/05/13 -
《人選之人—造浪者》共同編劇簡莉穎:承認無知、問對問題,故事才能長出對的細節
2023/05/11 -
雀雀/「不良執念清除師」:讓執念與世界和解的方式 笑淚兼具的青春奇幻台劇
2023/05/06 -
雀雀/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寫實入骨碰觸政治社會議題 更對台灣影迷胃口
2023/04/29 -
文化觀察家李清志/城市文化的歷史櫥窗:老街建築保存與再生
2023/04/28 -
Ying C. 陳穎/明星光環無敵?反思主廚作為品牌的經營挑戰
2023/04/25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認同的媒介:方政倫 鄒築園的索恩納
2023/04/21 -
藝術收藏家姚謙/用藝術回味一趟旅行:澳洲當代年輕藝術家Juan Ford試圖確認人類與土地的關係
2023/04/17 -
把工作交辦給AI?出版工作者李惠貞:我為什麼要放棄體驗,把它外包出去
2023/04/16 -
設計師葉忠宜:把ChatGPT當成就業諮詢中心,輔助你轉型
2023/04/14 -
雀雀/摸著良心的「模範計程車2」:韓劇宇宙永遠的不二王道
2023/04/1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