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為MIT戲劇指路抑或擋路?試論金鐘57得獎名單「台劇價值密碼」
第57屆金鐘獎戲劇類節目開獎,最大贏家為獲得包括最大獎最佳戲劇節目獎共四獎的《斯卡羅》,與獲得五獎的迷你劇集《良辰吉時》。至於成就了2022年全民追台劇熱潮的現象級《華燈初上》則是顆粒未收。本文與觀眾一起探詢本屆得獎名單3重點:《華燈初上》沒得獎?有爭議嗎?以及金鐘57得獎名單所崇尚的年度台劇價值為何?
《華燈初上》鐵打的熱播數字擺在眼前,其實早已獲得觀眾收看追劇的「實際行動證明獎」,老實說這個獎雖沒獎盃但對拍戲的人而言最至關重要,但誰都知道今年好看的台劇太多,一如評審團主席陳慧玲所說:「(得獎)名額太少,努力的人這麼多。」相信受過全台灣觀眾肯定的連奕琦導演一定也會大器欣然接受這樣的結果,觀眾若要發洩不平之氣,再打開《華燈》多刷個幾次就是正確的最佳應援方式。而金鐘57確實是要跟該劇與《俗女2》說一聲謝謝,因為觀眾都來看頒獎典禮了。
金鐘57評審團所拉扯糾纏出的這份得獎名單,冥冥中也洩露出崇尚勇敢、傳統與創意兼容並蓄的台劇價值。最佳戲劇節目入圍名單太精彩,根本頒給誰都對,頒給一個台劇沒看過的歷史劇《斯卡羅》,因為它的格局最大也最難拍、拍以前的故事,對現在的台劇而言竟是創新,還滿滿的台灣精神,雖不完美卻是史上首部台灣大河劇,就跟當初金馬獎頒給《賽德克·巴萊》一樣合理。評審不怕被罵也要這樣頒,反而顯得這份精神的重要性。
獲得五獎的迷你劇集《良辰吉時》也是另一齣沒看過的台劇。當全世界影劇潮流在往類型與工業化猛衝的時候,此劇的手工業質感特別與眾不同。《斯卡羅》與《良辰吉時》都是很衝擊追劇世代人們感官經驗的異類存在,它們也確實好到需要我們「用力」去感受與理解,絕對都是值得願意進步的觀眾去品味思索的「啟蒙悟道型台劇」。以此看來,這份得獎名單,頒得前衛。
綜觀金鐘57,最有可能站上國際新聞版面的便是陳亞蘭獲得男主角獎這點。頒獎當然能以演技論演技,但當演技不分秋色,考量「得獎歷史意義及代表性」有何不可?而謝盈萱以《四樓的天堂》而非《俗女養成記2》得獎,更證明了陳嘉玲是謝盈萱得金鐘獎的墊腳石,她就是自己巨人的肩膀,戲外活得比陳嘉玲更像陳嘉玲。
台灣戲劇要如何向前?任何品牌經營都需要經營,MIT戲劇亦若是。台劇已經創造過文藝復興,如今台劇價值如何定義?
事實上,台灣戲劇文化不論是歌仔戲、偶像劇乃至於新創劇種,工作者人人都在拋頭顱、灑熱血,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卻又戰戰兢兢亟需被肯定。原生劇種的延續也好、類型極限探測也罷,台灣的歷史經歷過族群融合、從威權到民主、從紛亂到添亂到亂中有序,台灣人不斷地在尋找自我認同的那份不安定感,都是我們現階段所在伸張的、也是值得被看見的地方。
最新文章
-
雀雀/「假面女郎」:外貌至上主義扭曲當代人心 驚悚韓劇反應容貌焦慮與生存焦慮
2023/09/23 -
樂評人王祖壽/ 樂團「理想混蛋」:他們的交心與共享 照見了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2023/09/18 -
2023威尼斯影展得獎名單分析:尤格藍西莫以及濱口竜介,台灣作品《愛是一把槍》、《五月雪》的影像語言
2023/09/12 -
影評人塗翔文/「快一秒的他」:消失的情人節變身日版 山下敦弘成功的翻拍
2023/09/10 -
資深媒體人麥若愚/風靡27年「京戲啟示錄」2023創拓版 帶傳統文化面向年輕世代
2023/09/09 -
雀雀/Moving 異能:史上最貴韓劇 映照人生道路的寂寞、喧囂的孤獨
2023/09/02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威士忌桶陳新氣象
2023/09/01 -
早安美芝城林柏均╳寶島製造牛寶賢:玩跨界創意,形塑新世代早餐文化
2023/08/31 -
Ying C. 陳穎/滿足「甜味」感官體驗:糖與代糖之爭,你的選擇是什麼?
2023/08/29 -
影評人馬欣/《粽邪3:鬼門開》:融合異國邪術與宗教民俗賣點,考驗元素與創意
2023/08/28 -
張聰/我的西湖醋魚:一道傳統料理的學習綱領和其中秘訣
2023/08/28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跟著周杰倫遊巴黎
2023/08/25 -
雀雀/「女兒大人加個賴」:傳統也前衛、台劇陪伴力價值顯現
2023/08/19 -
地下電影/《之前的我們》:那些很長、很長、很長的談話,隨著攝影機運動所描繪的「因緣」
2023/08/16 -
影評人塗翔文/「之前的我們」:不慍不火,打動人心 散發後勁十足的底蘊
2023/08/15 -
雀雀/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自帶關懷力 引領觀眾無痛認識台灣公共議題
2023/08/12 -
雀雀/「惡鬼」:讓「寄生上流」故事奇幻妖魔化 營造韓國百鬼夜行物語現代劇
2023/08/06 -
飲食作家葉怡蘭/法式 Fine Dining 的減法
2023/08/0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