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雀雀/為MIT戲劇指路抑或擋路?試論金鐘57得獎名單「台劇價值密碼」

2022/10/23 雀雀

《斯卡羅》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獎。記者沈昱嘉/攝影
《斯卡羅》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獎。記者沈昱嘉/攝影

第57屆金鐘獎戲劇類節目開獎,最大贏家為獲得包括最大獎最佳戲劇節目獎共四獎的《斯卡羅》,與獲得五獎的迷你劇集《良辰吉時》。至於成就了2022年全民追台劇熱潮的現象級《華燈初上》則是顆粒未收。本文與觀眾一起探詢本屆得獎名單3重點:《華燈初上》沒得獎?有爭議嗎?以及金鐘57得獎名單所崇尚的年度台劇價值為何?

《華燈初上》鐵打的熱播數字擺在眼前,其實早已獲得觀眾收看追劇的「實際行動證明獎」,老實說這個獎雖沒獎盃但對拍戲的人而言最至關重要,但誰都知道今年好看的台劇太多,一如評審團主席陳慧玲所說:「(得獎)名額太少,努力的人這麼多。」相信受過全台灣觀眾肯定的連奕琦導演一定也會大器欣然接受這樣的結果,觀眾若要發洩不平之氣,再打開《華燈》多刷個幾次就是正確的最佳應援方式。而金鐘57確實是要跟該劇與《俗女2》說一聲謝謝,因為觀眾都來看頒獎典禮了。

「華燈初上」演員為金鐘增添許多星光。 圖/百聿數碼提供
「華燈初上」演員為金鐘增添許多星光。 圖/百聿數碼提供

金鐘57評審團所拉扯糾纏出的這份得獎名單,冥冥中也洩露出崇尚勇敢、傳統與創意兼容並蓄的台劇價值。最佳戲劇節目入圍名單太精彩,根本頒給誰都對,頒給一個台劇沒看過的歷史劇《斯卡羅》,因為它的格局最大也最難拍、拍以前的故事,對現在的台劇而言竟是創新,還滿滿的台灣精神,雖不完美卻是史上首部台灣大河劇,就跟當初金馬獎頒給《賽德克·巴萊》一樣合理。評審不怕被罵也要這樣頒,反而顯得這份精神的重要性。

《斯卡羅》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獎。記者葉信菉/攝影
《斯卡羅》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獎。記者葉信菉/攝影

獲得五獎的迷你劇集《良辰吉時》也是另一齣沒看過的台劇。當全世界影劇潮流在往類型與工業化猛衝的時候,此劇的手工業質感特別與眾不同。《斯卡羅》與《良辰吉時》都是很衝擊追劇世代人們感官經驗的異類存在,它們也確實好到需要我們「用力」去感受與理解,絕對都是值得願意進步的觀眾去品味思索的「啟蒙悟道型台劇」。以此看來,這份得獎名單,頒得前衛。

綜觀金鐘57,最有可能站上國際新聞版面的便是陳亞蘭獲得男主角獎這點。頒獎當然能以演技論演技,但當演技不分秋色,考量「得獎歷史意義及代表性」有何不可?而謝盈萱以《四樓的天堂》而非《俗女養成記2》得獎,更證明了陳嘉玲是謝盈萱得金鐘獎的墊腳石,她就是自己巨人的肩膀,戲外活得比陳嘉玲更像陳嘉玲。

金鐘獎視帝與視后陳亞蘭(左)、謝盈萱。記者葉信菉/攝影
金鐘獎視帝與視后陳亞蘭(左)、謝盈萱。記者葉信菉/攝影

台灣戲劇要如何向前?任何品牌經營都需要經營,MIT戲劇亦若是。台劇已經創造過文藝復興,如今台劇價值如何定義?

事實上,台灣戲劇文化不論是歌仔戲、偶像劇乃至於新創劇種,工作者人人都在拋頭顱、灑熱血,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卻又戰戰兢兢亟需被肯定。原生劇種的延續也好、類型極限探測也罷,台灣的歷史經歷過族群融合、從威權到民主、從紛亂到添亂到亂中有序,台灣人不斷地在尋找自我認同的那份不安定感,都是我們現階段所在伸張的、也是值得被看見的地方。

雀雀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韓劇必勝硬骨公式的當代《馴悍記》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韓劇必勝硬骨公式的當代《馴悍記》

2020/09/12
【城市魅力】影評人雀雀/這些動人的電影,在那些迷人的城市誕生

【城市魅力】影評人雀雀/這些動人的電影,在那些迷人的城市誕生

2020/06/26
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2021/02/24

最新文章

《長安的荔枝》劇照。圖/擷自微博/長安的荔枝官微

潘光中/《長安的荔枝》:以小見大、映照現實,呈現歷史題材的精神厚度與人文關懷

2025/07/26
《魷魚遊戲3》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熔爐》導演 在《魷魚遊戲3》結局釋放作者精神

2025/07/21
告五人新專輯「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圖/摘自臉書

樂評人袁永興/告五人 「我們就像那些要命的傻瓜」

2025/07/14
「未知的首爾」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韓劇《未知的首爾》:「交換」體驗人生 與自己和解的療癒過程

2025/07/12
如果米其林餐廳可以分期付款,你會願意嘗試、還是覺得該餐廳瞬間沒那麼令人憧憬了?圖...

陳穎Ying C. /吃的是面子還是裡子?你贊成分期付款吃米其林餐廳嗎?

2025/07/08
養心茶樓將酸菜魚轉換為素食,獨特創新。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蔬食仁心:養心茶樓

2025/07/06
《狂醫魔徒》劇照。圖/Disney+ 提供

雀雀/《狂醫魔徒》進入主角的沈浸式情緒 共踏天才怪醫狂暴旅程

2025/07/05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