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模仿犯」: 重口味破格台劇 樹立台灣影集新標竿
要影視化日本作家宮部美幸小說「模仿犯」的難度極高,該書從女子連續被殺害的故事開始說起,一路講到相關人士命案突發的失控現象,複雜敘事線交錯成為一幅難以一眼覽盡的現代大和浮世繪。台劇若是照本拍,定與日本辦案文化有所違和、崩壞機率大;若悖離原著則將招惹書迷排山倒海的亂改罵名,實則台灣影視創作者誰敢觸碰這個知名IP,都是踩在鋼索上玩火。
值得驕傲的是,它最終還是被拍成了一部優秀的台灣影集。以台灣九〇年代為背景的「模仿犯」,整體形貌看來已將原作完全解構重組,文本被徹底反芻後「台灣化」,卻神奇地仍保留了大小事件的相關性與連結力,就連角色個性或是身世方面尚且都能從原著中找到對位之處,甚至在有限的人物介紹篇幅中將要角群形塑地越發立體、扎實與類型化,讓觀眾更好嚼入口。精彩的還有攝影、美術、造型、音樂、剪輯與議題聚焦力等各環節皆達到卓絕執行,令人驚豔之處簡直族繁不及備載。
誰會料想到,11年前曾以電影「逆光飛翔」代表台灣競逐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並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張榮吉導演如此傑出?他在2019年拍出極具水準的台灣HBL電影主題「下半場」自證其駕馭類型電影的能耐與美學水準在線,而今「模仿犯」更是破格打印出懸疑查案片的強烈台式風格,尤其是形式雖濃重卻仍搶不了角色情緒戲、不至顯得失衡這一點令人激賞,整體的高分和完整度即便是放在全亞洲刑偵劇種群中依然名列前茅。原來會說故事的台灣影視人才不是沒有,而是以前沒有「模仿犯」這麼棒的機會可供施展身手。
尤其是角色之間在隔空對峙與情感拉扯的對戲安靜瞬間都特別有張力,與此同時,原著中人物群各自細膩的心境與思路脈絡悉數都被還魂回到他們的表裡血肉,是張亨如導演在這齣台劇所施展的神奇魔法:陳博正與李亦捷的生死對戲祖孫情、以及來自原著的阿公馬義男與男主角之間的情誼處理得溫暖動人不說,吳慷仁與柯佳嬿、柯佳嬿與夏騰宏的姊弟情都是看點與淚點。必須一提的還有林心如這個殺出來的主播角色,氣焰與狠勁要比華燈媽媽桑更上一層樓,由她豁出去扛起原著可能不存在的角色與情節線,與吳慷仁所飾演的郭曉其所踏上的未知旅程,則為觀眾與讀者拓出全新追劇懸念的過癮空間,不受讀過原著知道結局的全知視角所干擾。
金鐘影帝姚淳耀近年已成詮釋極端角色的專業戶,他所飾演的野心勃勃主播,一邊顛覆了自己「鏡子森林」的記者角色、一邊也延伸了「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新聞人與殺人犯之間愛恨糾葛畸形共生關係。回望九〇年代末的「模仿犯」,才驚覺當代社會網路亂象與媒體生態的巨變起點或恐都能回溯到二十世紀末,一切的扭曲都是有跡可循。這齣重口味破格台劇就這樣輕巧地將議題扣回到原著,彼此頭尾相接、聲氣相通,達成了一次美好的台日跨海文化共融。說到底,最後的勝利都是屬於觀眾的。
最新文章
-
雀雀/「比天堂還美麗」:韓國療癒奇幻物語 投進觀眾共鳴好球帶
2025/05/24 -
塗翔文/「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肉身神話的最後實踐
2025/05/19 -
雀雀/《黑鏡》第七季:以科幻批判人性 開啟未來世界觀
2025/05/17 -
陳穎Ying C. /在不安時代中擁抱「小確幸」,甜點與零食的即時療癒經濟
2025/05/15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三小市集「小即是大」:小土地、小農民、小滿足
2025/05/12 -
潘光中/「蠻好的人生」:當人生猝不及防賞了你一耳光 演繹職場女性真實困境
2025/05/10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
馬欣/雷霆特攻隊*以命運的鬼牌,重拾英雄片的希望
2025/05/05 -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