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和平歸來」與「疫起」:同為SARS封院故事 是互文還是平行宇宙?
台劇「和平歸來」與台片「疫起」不約而同地在和平醫院封院 20 週年的此時問世,前者篇幅長、聚焦柯宇綸所飾演的醫師羅士凱在追求晉升的路上被捲入 SARS 所觸發的政治鬥爭中;後者則描述了王柏傑所飾演的夏正醫師在封院後想離開醫院而不可得的處境中,目睹了院內各單位包括病患與家屬都在苦撐的情狀。兩戲的故事劇本都是啟發自台灣醫療史上的知名封院事件,卻拍出了完全不同的風景,令人玩味。
兩作品乍看像是兩個平行宇宙,兩個創作團隊用同一歷史過往各言爾志,一齣罵得兇到像個潑婦、一部敘事溫柔到像是聖女。偏偏兩戲卻又都碰觸到封院共同事件,頗有互文意味。
「和平歸來」鋪陳出了不少明顯戲劇高潮在封院橋段與衛生局長穿太空衣入院探視、護理長(王彩樺飾)與鍾瑤所飾演的醫師在克盡職守後的悲催下場,甚至源於真實事件的上吊情節也被處理得極為驚悚嚇人,打點式的直白批判力催到底原本就是「國際橋牌社」一貫的敘事方式,雖形影過程常出現紊流且演員群海納各種沒統整過的表演流派,但以此系列作的發展脈絡來看,作為外傳的「和平歸來」可說是正常發揮了。
反之,「疫起」與「和平歸來」雖有重疊之處,但不論是醫護人員染煞過世或者病患自縊事件,「疫起」的敘事起手式都是「油切」:切掉了議題乃至批判、而僅留下院內各段血淚生命故事,供人咀嚼低迴。「疫起」把觀眾推向像是「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計程車的視角,他闖進了一個原本可以矇眼不去看的歷史風暴中,被壓著頭見證了一場場的悲劇,於是計程車司機從一個自掃門前雪的人,被啟蒙出明辨是非之力、啟動他以正義為名的熱血作為。而林君陽導演只是把啟動開關的選擇權,交付給觀眾自己去決定而已,因為你的良心會自己教你。
臨場感十足到像是紀錄片的醫護視角魔幻寫實心境捕捉與呈現,可能會讓受眾在看完「疫起」後感到鬱悶難過、想更去深入了解歷史的真相,又或者深受封院後這 20 年來台灣防疫醫療進步紅利的我們,會因此自問該如何去定義定論過去那段台灣風波?其實院外人士也不用太糾結於真相和正義是什麼,因為對於院內千餘條曾經被放棄的人命人權而言,他們的正義都只是想自由不受封控,但這份正義,20 年前你我沒有幫他們伸張過。
當然「和平歸來」的結局處置也是漂亮的,畢竟罹難者被送進忠烈祠,沒死的院內醫護大難不死、倖存後卻要被起訴,主角當然也能以過激反應來演繹這段原本就很戲劇性的過往,那是有敏感度的熱血台灣影視工作者本來就會撿到的槍,是吃瓜群眾自然而然就會受吸引的題材。
回顧一段重要的歷史,不論是理性與感性、嗆辣或冷靜,讓戲中人物詮釋復仇者或聖人,只要戲劇目標清楚有達成,就作者已死。也只有台灣,對於這段歷史傷痕的清創看法,能同時包容進如此大異其趣的兩個作品。創作者皆全然表達了他們所認為的事件痛點是什麼,至於誰的正義才是正義?剩下的就是能夠自由去定奪的觀眾的事。
最新文章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海風號甜點列車:一面看海,一面吃甜點的幸福旅程
2025/05/05 -
潘光中/《愛你》:細膩情感和治癒內涵 喚醒你沉睡已久的戀愛細胞
2025/05/03 -
雀雀/歡迎光臨 二代咖啡:咖啡版深夜食堂 韓漫化身台灣輕喜劇
2025/04/26 -
雀雀/「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歸來仍是少女的初戀結局
2025/04/19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愛物惜福豐收最大的福氣:心滿意足的萬豐醬油
2025/04/14 -
雀雀/《夜魔俠:重生》:全球追劇浪潮 不容小覷的影集影響力
2025/04/12 -
藝術收藏家姚謙/浴室與鄉愁:平凡深意的詩
2025/04/10 -
潘光中/《善意的競爭》:「升學」不亞於一場戰爭 怎樣的環境造就瘋狂的人們?
2025/04/05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