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製作人詹仁雄/韓綜「黑白大廚」拆解:把事情「搞大」,就對了!

2024/10/07 文/詹仁雄

《黑白大廚》由80位具獨特烹飪見解的「黑湯匙」無名廚師對決20位「白湯匙」菁英主廚進行刺激緊張的料理對決。 圖/Netflix提供
《黑白大廚》由80位具獨特烹飪見解的「黑湯匙」無名廚師對決20位「白湯匙」菁英主廚進行刺激緊張的料理對決。 圖/Netflix提供

「歐美日本做得出『黑白大廚』嗎?」不惑之年的姪女在群組問,他們都酷愛旅行美食的上班族,快遺忘電視的一代。

「當然,只不過他們沒有要把事情搞大,尤其日本綜藝,個人認為世界第一。」我回。

泡沫經濟前,看著北野武把上百位藝人分兩批答題,錯誤一方被放在駛進海裡的公車,特技翻轉的飛機,爆破的房子,還有高空彈跳掉到泳池大的火鍋(可以煮熟肉的湯),那是三十年前的魷魚遊戲真實版,我在映像管的螢幕前目瞪口呆。

一億二人口的大和民族,在節目上所展現的規模,有粗暴,究極,精美和如同行動藝術般的黑色幽默,瞬縮在經濟強勢失去的某年,即便他們的創意還是發展出「拯救貧窮大作戰」、「料理東西軍」、「電視冠軍」、「雙層公寓」之類的經典,但那種買下帝國大廈的手筆,已經被一期一會的浪漫給磨潰了。

既然提到偶像劇,當木材拓哉盛世美顏搭上熱血純風靡全亞的當初,對照黑暗榮耀宋慧喬每3分鐘一句的「Si ba」台詞,心機夠狠方可獲勝的主軸,流量密碼被應證,這是一個報復比較受歡迎的年代。

歐美棚內節目,燈光攝影與剪輯是一切電視發展源頭,幾年下來他們用標準作業程序主導著觀眾的情緒,無論何種內容都是建構在分工細膩的算計裡,選秀競賽都有其規格,所以他們IP值錢處在於防笨措施,只要按照拍攝聖經,配上大牌,幾乎都成功,一個達人秀和「The Voice」能做十幾年而不衰,轉個椅子就賣翻全球,背後的是洋人花了大把人力鈔票累積出的經驗。

韓國很早就把日本那套惡搞與表現摸熟,後來歐美Sop也學會了,隨著他們善於商業操作與造星工業化,加上最擅長灑狗血配方,在串流興起與財團的後援,「黑白大廚」如此商機龐大的好配方出現,是個必然,歐美賣別人沒的,日本賣最好的,韓國則是賣最好賣的

「黑白大廚」陣仗確實嚇人,但拆解後,你會看到「廚神當道」和「料理東西軍」,甚至「舌尖上的中國」,還有「Produce 101」的進場方式,他們的標準化裡埋著許多玄機,從第一顆鏡頭到首位選手出現,兩分多鐘口白沒見到一個人開口,每秒都是精準的畫面剪輯處理,觀眾看不到的是人設與腳本,華麗目不暇給場面裡用最短時間內記得重點選手,很多人誤會了實境秀,放任著能有火花,以為故事能這麼多起承轉合,真人秀還是秀,那個最後戴著雞頭面具出現的廚師你以為是隨機嗎?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掀起熱潮,評審白種元(右)和安成宰人氣正旺。圖/Netflix提供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掀起熱潮,評審白種元(右)和安成宰人氣正旺。圖/Netflix提供

簡單腦補一下何謂節目聖經?

高級的秀像是實驗室裡設定好的培養皿,製作單位像科學家,隨時加濕或增熱,讓節目自然長成要的模板,然後把所有的條件紀錄成一本Bible,不管誰來做結果都會勝利,而這良率越高,IP成立機會越大

韓國好強且長幼尊卑強烈的民族性,超越階級便成了他們娛樂文化最愛用的主軸,所以從戲劇到節目,他們正常演出便可,如同日本偶像劇對白或戀愛實境,句句金句,請問真實的人生裡,各位女士有聽過「愛你我就不會死!」這種台詞嗎?如果有,那必定是渣男。

美食影像本就是剛需,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吃播巨紅,看別人吃很多或津津有味就療癒了

而料理之美,美在食材的取得,美在對廚藝執著的精神,對於我一個影視同業,真心佩服韓國製作征服全世界的決心,但回到開頭的問題,其它地方能做嗎?或者台灣做的到嗎?

答案是肯定的,都可以。

日本三百多顆米其林星星,韓國57顆,台灣登愣60顆,但老韓有五千萬人,故鄉料理完全夠格

但歐美的觀眾多喜簡單自然或粗暴的調性(所以他們的脫口秀永遠存在),你要老外大廚聚在一起迂廻比賽,對金髮碧眼的人是個輕忽,可能性最小。

日本為了宣傳戲讓岐阜縣塞進一萬五千人(96萬人報名)只為了看一眼木村拓哉騎馬遊街幾分鐘,對,還是木村拓哉…而且日本一向不愛搞Sop ,所以有點難,偶像發源地沒有選秀節目便可窺一二。

咱們寶島,有著近二十億的華語人口,還有著做了幾十年帶狀節目的幾萬幕後人員,超過上幾十萬家的餐館路邊攤,黑白切或黑白大廚,照理信手拈來,毫無懸念,可惜,只有一個小小的障礙,沒錢

我們窮的只剩套住的股票和重複又淺碟的新聞。

當然雞蛋裡挑骨頭,若說「黑白大廚」有啥疑問,那就是為何黑隊廚師的採訪背景不是白的,白的不是黑的,全是黑的是內定嗎?

唉,我真的好想贏韓國啊!對了,他們自始至終沒有一句歡迎收看,因為沒空給你廢話,最後謝謝收看這篇好長的感受。希望500盤趕快把盛會變IP

最新文章

歐文庫柏在「混沌少年時」展現精湛演技。圖/Netflix提供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蜘蛛創作,基本上都與...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IU化身六零年代人物。圖/Netflix提供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服務生穿梭於桌間、同桌者熱烈交談,是巴黎街頭的日常風景。圖/Ying C.陳穎提...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難哄》劇照。圖/擷自微博/影視劇難哄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要觀察社會文明程度,廁所是最好的指標。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Adrien Brody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Mikey Mad...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喵的奇幻漂流」被看好能拿下奧斯卡。圖/光年映畫提供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柯佳嬿(右)、劉以豪演出「童話故事下集」,在雨中初識便一見鍾情。圖/Netfli...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黃銘哲在1987年創作的《翩翩起舞》。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李浚赫(右)在「我的完美秘書」展現爹系男友魅力。圖/Hami Video提供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