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Ying C. 陳穎/法國知名老店為何接連陷入困境?談體驗行銷與創造情感連結的重要

2024-10-10 14:03 Ying C. 陳穎

今年八月,法國知名品牌Dalloyau向巴黎商業法庭申請破產保護。Dalloyau不僅創造了經典法式甜點歌劇院蛋糕,也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美食品牌。1682年,由於美味的麵包捲受到法王路易十四青睞,原為孔代親王服務的Charles Dalloyau被挖角至宮廷任職。他本人與家族從此平步青雲,不僅跨足各食品領域,還受封貴族。法國大革命後,其後裔創立Dalloyau品牌,提供奢華美味的熟食給新興資產階級,位於巴黎Faubourg Saint-Honoré路的門市至今仍是該品牌旗艦店。

Dalloyau主業為熟食、宴席外燴與接待,但也同時經營麵包、糕點等多項領域。它是第一個在日本販售馬卡龍的法國品牌,法國政府更在2007年授予「活文化遺產」標章,是不折不扣的法國奢華美食代表。2000年後,Dalloyau營業額逐漸下降,新冠疫情更造成嚴重打擊。曾經擁有顯赫歷史,如今景況確實淒涼,但這並不是唯一案例。今年五月,創立於1886年的另一世界知名美食老店Fauchon被布列塔尼食品集團Galapagos收購;而曾和Fauchon同在巴黎瑪德蓮廣場閃耀的食品零售品牌Hédiard(1854年創立),在2013年破產被奧地利餐飲服務集團Do & Co收購後,不僅瑪德蓮廣場的旗艦店再也沒重新開幕,更在2020年徹底停業,從此消逝。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美食品牌Dalloyau破產即將被收購,百年老店如今光環盡褪。圖...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美食品牌Dalloyau破產即將被收購,百年老店如今光環盡褪。圖/Ying C. 陳穎提供

究竟是什麼緣故,使得這些仍被寫在法國旅遊局網頁的「法國美食象徵」如今光環盡皆褪色?《費加洛日報》採訪市調分析公司Food Service Vision,後者指出,奢華外燴宴席的需求集中在巴黎,市場有限且競爭激烈。而「法國美食」雖有外銷潛力,但法國烹飪傳統難以切合國際市場不同口味,因而和一般人想像不同,這些品牌雖在海外皆有分店,但實際沒有一家達到跨國企業的規模。《費加洛日報》進一步解析,認為老店未能切合現代需求,疫情之後法國人更常在家烹飪,且外送平台興起,各樣高級美食隨手可點,精緻熟食品牌不再具備獨特優勢。


就我過去十年間和這些品牌的互動及市場觀察,可深入探討的因素並不僅止於此。這些品牌的核心價值,一來自「精緻」、「高級」,二是「法國美食象徵」。但目前糕點、起司、酒、茶等各領域專家達人輩出,後起之秀更在與消費者建立連結的策略和實踐上都大大勝出。

《費加洛日報》提到外送平台的便利,其實關鍵是將品牌鑲嵌在當下消費習慣中。能從外送平台輕鬆購得,自然比在特殊場合才會購買、或需要特地前往消費,更能與日常生活產生連結。而若論精緻形象,當前奢華酒店提供的「高級感」可能更勝一籌。以甜點領域為例,一有代表人物如明星主廚作為焦點中心,二則更擅長利用社群媒體與線下活動和顧客建立實際情感交流。如巴黎高級酒店Crillon近來推出名為「Rencontres Sucrées」(甜蜜邂逅)的品嚐研討會,不僅甜點主廚Matthieu Carlin會與12名參加者分享獨家食譜、技巧,每次還會邀請業界人才與生產者來介紹一特定食材。如11月的「甜點與柑橘類水果」研討會,將邀請科西嘉柑橘園 E Rondeline 經營者。除了品嚐美味、深入了解食材,參與者還能在研討會中與主廚和專家深度互動,會後更可攜伴手禮回家延續體驗。奢華感絕對不僅來自食物本身,如何藉由來自各種細節的「體驗」說好故事、建立連結才是重點。

而作為「法國美食象徵」,江山代有才人出,現今法國新的代表品牌與人物比比皆是。以甜點為例,別說Pierre Hermé大師,Cédric Grolet、Yann Couvreur與François Perret主廚皆不斷有精彩作品,更與消費者積極互動,老店一無代表人物、二缺乏最新代表作品,已不再是觀光客的第一選擇。

《費加洛日報》在報導最後,採訪了同樣是精緻熟食代表品牌的Lenôtre。Lenôtre在2011年被酒店管理集團Accor轉售給餐飲服務集團Sodexo,今年在巴黎奧運中負責烹調餐點,營業額大幅攀升。Sodexo Live!執行長提到,精緻餐飲供應商雖和時代聯動、有上下起伏,但追根究底是一門工藝,必須保留工藝精神。但空有工藝精神,若不能切實傳達給消費者也是枉然。對這些老店和亟欲重振光環的接手企業來說,在反思傳統核心精神外,或許也該思考如何藉由更靈活的溝通方式,持續與現代消費者建立難以取代的連結。

巴黎法國

最新文章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法國名廚杜伊塞特使用本地食材。蛙腿和白鰻,構成一幅秋日池塘逸趣。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朱智勳在「照明商店」中飾演燈具行老闆。圖/Disney+提供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