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

Ying C. 陳穎

高端甜點師轉身,華文世界首位以系列深度專文拆解法式甜點奧祕的作者。歷經巴黎米其林星級廚房 Le Meurice、Saint James Paris 及知名甜點店 Carl Marletti 等嚴格淬煉,擁有法國專業甜點師資格認證。著有《法式甜點裡的台灣》、《法式甜點學》、《巴黎甜點師Ying的私房尋味》,並有多本翻譯與審訂作品。長期為國內外媒體撰寫甜點專欄,同為巴黎社群媒體界知名意見領袖(Instagram @applespoon)。持續第一手引介與開拓法式甜點的專業知識與趨勢,攝影作品亦散見國際媒體。

共發表34篇文章

Ying C. 陳穎/無麩質飲食會是翻轉傳統米食沒落命運的救命稻草嗎?

最近這陣子因緣際會開始研究米穀粉取代麵粉製作甜點與麵包,經歷了幾次非常慘烈的大失敗之後,遍翻台灣與日本相關研究資料,目前暫時還未測試到成功的配方。實驗仍在進行中,卻不禁讓我想向自己及所有正在嘗試米烘焙...

2023-05-23 17:19

Ying C. 陳穎/明星光環無敵?反思主廚作為品牌的經營挑戰

過去十年中,全球甜點界在媒體溝通、品牌塑造方面歷經了一波非常重要的變化,那便是「明星主廚」現象:甜點主廚不再隱身於廚房中、也不再被餐廳主廚的光芒所掩蓋,自己便能成為舞台聚光燈的主角。甜點主廚本身自成品...

2023-04-25 17:25

Ying C. 陳穎/當餐飲評鑑也面臨競爭,我們該如何看待評鑑結果?

近期國際餐飲圈討論度最高的話題,莫過於甫公布的2023年法國米其林指南評鑑結果。法國米其林指南近年來話題性與爭議度都頗高,2020年摘除Paul Bocuse餐廳連續55年的三星桂冠、2021年則因為新冠肺炎的打擊,許多餐廳歇業或改易營運概念,全法有45家餐廳被降星;今年米其林再度「大開殺戒」,除去13家因結束營業、星等自然消滅的餐廳外,另外有包括兩家三星餐廳在內的28家餐廳慘遭降星,其中包括連續20年獲得三星評等、蟬連6年法國La Liste評鑑全球第一的Guy Savoy餐廳。...

2023-03-27 17:42

Ying C. 陳穎/去吃Fine dining就是助長剝削?資本與文化資本,續談未來精緻餐飲發展

Fine dining餐廳一定有剝削勞工的情形、只要去吃Fine dining餐廳就是助長剝削?若主廚精進技藝或有更高追求,就一定會助長餐飲業中的勞動剝削嗎?上月討論現代Fine dining營運模式...

2023-02-27 16:16

Ying C. 陳穎 /「永續」的餐飲文化該是什麼樣的文化?在Noma宣布停業之後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多次被評選為「全球最佳餐廳」的Noma,宣布營業至2024年底,其後將轉型為大型餐飲實驗室,專注電子商務及其他計畫、快閃店等,不再繼續一般餐廳營業。Noma主廚René Redzepi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坦承,他認為「現代fine-dining的營運模式無法持續」。Redzepi口中所謂「現代fine-dining模式」,指的正是行之有年、但直到近年才逐漸引起大眾關注及討論的無薪實習生制度。...

2023-02-07 17:57

Ying C. 陳穎 /千年菓子的啟示:文化的形成來自付出心力守護傳統的良善立意

自西元8世紀建立平安京開始,京都從794年直到1869年天皇與維新政府遷都東京,超過千年皆為日本政治與文化中心。這樣的背景加上日本注重傳承的文化傳統,此地有許多百年老店並不奇怪。不過,擁有一家超過千年歷史的糕點與喫茶店,還名列金氏世界紀錄,大概真的也只有京都才辦得到。巴黎最古老的甜點店Stohrer創立於1730年,但位於京都北區今宮神社前、販賣名為「あぶり餅」串烤麻糬的「一文字屋和輔」卻比它年長700多歲,早在西元1000年左右的平安時代中期便已存在。...

2022-12-21 18:28

Ying C. 陳穎/來自和菓子的啟發:提升文化意識,為傳統找到現代價值

因為過去長時間待在歐洲,和對日本一景一物如數家珍的台灣讀者們不同,我在過去十年中僅僅去過一回。話雖如此,在移居法國前我也曾相當憧憬日本文化,收看日劇的資歷超過20年,對日本並非一無所知。此次其實也非因為日本國境開放、迫不及待前往觀光,而是由於過去兩年中學習日文稍稍有點進步,希望能趁此時身在亞洲,探訪這個充滿獨特內蘊、在甜點文化上更幾乎可與法國直接匹敵的國家。...

2022-11-23 18:59

Ying C. 陳穎/深入理解、破除刻板印象 讓「甜點文化」成為日常

這些對法式甜點的看法包含了兩個誤區,一是「法式甜點都是精緻無瑕的」、二是「手作甜點一定就是質樸的」。第一個誤區來自於如今風靡全球的法式甜點,其實是「巴黎風的法式甜點」。法國大革命後皇室倒台、貴族失勢,許多權貴人家的廚師與糕點師自行開業維生,這便是現代餐飲業的起源;過去只有上層階級才吃得到的糕點,開始向資產階級與大眾擴散。巴黎風的甜點向外傳播,最終成為代表法國形象的當代風格。...

2022-10-26 17:01

Ying C. 陳穎 /確實完成作品、提升專業素養:那些不該被違反的甜點基礎法則

健康、減糖、純素…這些都是近幾年來甜點界最紅火的趨勢,即使一向在刻板印象中糖、油份量都很慷慨的法國也不例外。如果曾在這幾年中於當地品嘗過甜點,便會知道刻板印象是錯的,「對亞洲人來說太甜膩」的說法也只存在於想像中。即使是正統派的法國主廚,作品同樣力求均衡,當地更有許多將「輕盈」、「健康」作為主要訴求的甜點品牌,無論是純素還是針對糖尿病患者所設計的甜點都一樣未曾落下。...

2022-09-21 16:45

Ying C. 陳穎/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甜點師:「經驗」非唯一解,不設限持續學習才能獨一無二

前陣子有位甜點師好友和我分享,因為自己是半途入行,所以一直在科班出身、年紀輕輕便投入這個產業的主廚面前懷有自卑感。我非常能夠共感這樣的心態,因為我自己也一樣是轉換跑道,最後才進入甜點業。尤其在剛剛開始實習的時候,廚房裡的主廚、小組長、同事全部都比自己年紀小,但每一位都經驗豐富,大部分更已入行超過十年,無論是製作甜點的技術,還是對產業、工作本身的了解與熟練度,都不可能是自己短期間內能追上的。但最近幾年,我的想法有了一些變化,倒不是因為自己也默默地在這個領域待了十年,而是在這些年中做了各種嘗試後,發現過去那些別的領域的經驗,都給了我各種不同的幫助與資源,讓我擁有獨特的優勢。...

2022-08-30 19:06

Ying C. 陳穎 /高溫下的商機:結合不同甜點技法 看見台灣冰品的世界潛力

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值大暑,台灣氣溫高理所當然,但一向較台灣涼爽許多的歐洲也受到熱浪侵襲之苦。不僅西南部各地發生森林大火,各地氣溫都屢創新高,許多年長者更因此在嚴酷天候下喪命。歐洲過去即使在夏季平均氣溫也很少超過30ºC,但隨著全球暖化,熱浪越來越頻繁、時間也拖得越來越長。然而,對普遍沒有冷氣的歐洲民眾來說,幾乎沒有什麼真正有效的消暑良方,只能靠著補充水分、少出門、關上窗戶隔板、使用扇子、搶買電扇等等在台灣人眼中看來十分原始的對策度過。沒有冷氣的情形可不限於住家,以法國為例,大部分辦公室和餐廳也沒有冷氣;而在英國,甚至有網友拍下超市貨架上大批巧克力融化的情景在網路上瘋傳。...

2022-07-25 16:57

Ying C. 陳穎 /有了3D印表機之後,我們還需要甜點師嗎?

甜點生產製作的形式再創新,仍然不可能忽略其本質:製作出受人喜愛、帶來愉悅的作品。手工或機械生產也無關嚴肅與否,甜點發展至今早已不是宮廷貴族才能享用的珍品,而是針對不同族群有著不同訴求的產物。...

2022-06-21 17:36

Ying C. 陳穎/出國念廚藝學校就能一舉圓夢嗎?釐清「真實目標」再決定

隨著法式甜點風潮席捲全球,「甜點師」也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憧憬。近兩三年台灣針對不同群體的各種「夢想職業」調查中,從小學生一直到39歲以下的青年勞工,甜點師(或烘焙師、烘焙甜點麵包師)都名列前茅,特別是在女性族群中。至於究竟要如何成為甜點師,從過去的師徒制或直接進入業界,到專業廚藝學校,看書、影片自學,再到最新流行的線上課程,養成途徑也隨著時代日新月異。但即使如此,廚藝學校仍是許多人的首選,而究竟要不要去念廚藝學校,也始終在我收到的讀者問題中名列前茅。即使曾經為此製作過一次動態活動,並邀請許多知名主廚一起參與回覆,仍然每隔一陣子就會收到重複詢問的訊息。...

2022-05-31 22:04

Ying C. 陳穎/你和追蹤者們「互動」了嗎:思考「社群經營」目的,在眾聲喧嘩中走出自己的路

最近這幾年社群媒體經營與行銷成為顯學,無論是什麼樣的品牌,都無法忽視社群媒體還能取得成功。然而,由於主流社群媒體平台以利益導向為主的經營方式,加上演算法定義了「受歡迎」的標準,流量與人氣成為最重要的指標。經營社群挑戰嚴峻,「搶奪人們有限注意力」的競爭也更為激烈。如果只是一如既往地單向輸出,發布自己的商品或作品卻缺乏社群互動元素,不僅不可能有自然觸及率,甚至會被社群媒體平台「懲罰」降低流量,結果就是沒有人看到自己的內容,無異於被屏蔽。...

2022-04-27 17:56

Ying C. 陳穎/讓社群行銷回歸尊重專業,養成健康業界生態

前幾日美國媒體Insider報導,澳洲有兩位網紅聯繫當地餐廳,詢問對方是否有興趣「合作」——希望藉由在Instagram上分享影音動態方式,交換餐廳招待試吃。結果餐廳老闆不買單,回覆表示兩人在完全不了...

2022-03-28 20:40

Ying C. 陳穎/重新定位「喝的甜點」,台式飲品潛力無窮

在亞洲,以「湯水」型態呈現的甜點,是相當重要的類別,這也是與西式甜點差異最大的幾個特徵之一。在歐美,「甜湯」極為罕見,而飲料就算加了糖,也不會成為下午茶或點心時間的主角。...

2022-02-23 18:04

Ying C. 陳穎/與其糾結低消,不如重新思考飲品的角色與價值

前陣子一位作家發文分享自己到餐廳,原本欲消費超過千元的餐點,但因為未符合店家「低消一杯飲料」的要求,最後氣急敗壞選擇離開的經驗。該文引起一般民眾與餐飲業界的廣泛討論,主要的爭執點包括「低消一杯飲料」的解釋空間,究竟是一杯飲料的價錢還是品項,以及「為什麼許多餐飲業者會要求所有內用顧客必得消費一杯飲料」。...

2022-01-25 17:29

Ying C. 陳穎/疫情不減魅力:甜點線上課程新趨勢

2021年即將結束,今年全球仍然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之下,餐飲業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大的產業之一,但甜點業受到的衝擊卻相對較小。在法國,封城時期甚至有逆勢成長的跡象,不僅新店持續開張、甜點食譜書市熱度方興未艾,甜點主廚們受到的關注也有增無減。...

2021-12-28 16:56

Ying C. 陳穎/「500盤」原創餐飲指南結果揭曉,期待未來再進化

聯合報500輯熱鬧盛大地發布了「500盤」原創餐飲指南評選結果,幾乎集結了整個台灣餐飲界。「500盤」對自己的定位是「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無論是在評審組成、評選方式還是結果上,確實都有特色值得討論。...

2021-11-23 17:44

Ying C. 陳穎/當法律難以斷言,我們該如何看待餐飲界的抄襲事件?

近來英國餐飲界與食譜出版界出了一件驚人的醜聞,倫敦知名主廚Elizabeth Haigh在今年出版的食譜書《Makan》被指控抄襲,不僅多個食譜與內容段落和新加坡作者Sharon Wee的《Growing up in a Nyonya Kitchen》極為雷同,還有食譜被發現修改自其他食譜部落格與食譜書,最後出版社宣布回收下架。...

2021-10-27 17:4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