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近日宣布,將在2027年1月15日前全面禁止食品業者使用「紅色3號」食用色素「赤蘚紅」(Erythrosine)。赤蘚紅是一種由石油提取的人工合成色素,廣泛用於各種飲料與食品中,使產品呈鮮艷的櫻桃紅色。由於實驗證實,暴露於高濃度赤蘚紅環境中的雄性實驗鼠會罹癌,多個民間團體依據「德萊尼條款」(Delaney Clause)提出請願,要求禁止會在人類或動物中誘發癌症的食品添加劑, FDA因而最終撤銷了赤蘚紅的使用許可。
人類使用食品色素的歷史極為悠久,古埃及就曾使用番紅花為食物染色。西班牙人在地理大發現後,將胭脂蟲引進歐洲作為紅色染料,由於只需少量便能帶來鮮亮的紅色與粉色,其後更被視為理想的食用色素來源。但天然色素昂貴且穩定性低,因此隨著19世紀末化學工業發展,食品工業開始採用成本低、穩定性高、顏色鮮豔的人工合成色素,並廣泛應用於糖果、飲料、肉製品及烘焙食品等領域。
除吸引消費者,色素還能將顏色標準化、使產品保持一致,從而重塑消費者對食物「正常」、「真實」的認知,原本因氣候、土壤、製程等產生不同顏色外觀的食物,反而被視為殘次品。以奶油為例,由於冬季與夏季牧草顏色不同,牛乳顏色也隨之變化,夏季的奶油呈現較深的亮黃色,冬季顏色則變淺。但顏色蒼白的奶油較不受消費者歡迎,因此歐洲酪農從14世紀開始,便在奶油中添加黃色色素。19世紀晚期,合成黃色AB與黃色OB色素取代傳統的「胭脂樹紅」(Annatto)天然色素,最終讓被稱為「六月色」的亮黃色成為奶油標配,甚至顏色越深暗示品質越佳,天然淡色奶油反而被視為「不天然」。
不過,自20世紀中葉起,消費者開始質疑這些色彩是否真正代表了食品的天然屬性,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日益增加,這便是前述「德萊尼條款」的成立背景。1960、197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Counterculture Movement)提倡未加工的天然與有機食品,加深了人們對合成食品添加物的疑慮。依賴人工色素的產品面臨挑戰,染料製造與食品加工業者開始開發來自植物的天然色素,以符合消費者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重視外觀與技巧的法式甜點直到21世紀初,都對添加色素與高度加工品接受度極高;21世紀初期分子廚藝發展,也讓高度使用食品科技的料理被視為創新與進步,但此趨勢隨著消費者對「天然、健康」的追求逐漸消逝。法國率先在2020年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二氧化鈦、2022年歐盟跟進,便是一例。
回顧食品色素的發展歷史可發現,食品添加食用色素難以避免,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健康與透明化的要求,會促使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法規與審查機制,同時驅動食品業的科技創新。有趣的是,雖然「天然、無添加」的號召在當今大行其道,但「天然」與「人工」的界線卻逐漸模糊。以「天然色素」為例,除「植物萃取的天然色素」(如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外,還包含「化學合成的天然色素」(如由微生物發酵製成的β-胡蘿蔔素)。「化學合成」與「天然色素」看似矛盾,但由於其分子結構與天然來源相同,因此仍被歸類為「天然」。
另一參照案例,則是擁有龐大市場、標榜健康與永續的純素人造肉、植物奶、純植物奶油等產品,其製程往往涉及高度加工,甚至依賴色素來模仿動物性食品外觀。「天然」與「超加工」的市場同時並存,不僅反映消費者的雙重標準,更顯示此刻人類面臨的世界複雜度遠超過去。低度加工、能與自然產生連結的食物,傳達了返璞歸真的渴望,但因應人口爆炸、氣候與環境變遷等挑戰,超加工食品卻可能更能回應消費者對道德、環保與健康的期待。
自人類文明初始,介入自然以改善生活便不可逆轉,人為創造的天然也可能成為未來主流。食品業者面臨的挑戰,或許是思考如何拿捏「天然感」,在「天然」與「科技」間取得平衡,但消費者的課題則艱深許多:每一次消費,都是在驗證自己重視的價值;每一次選擇,都是在接近自己想要的未來。
最新文章
-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