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00:00 Ying C. 陳穎

當手機螢幕成為絕大多數食物相關影像的載體時,「專業」該如何定義?圖/Ying C...
當手機螢幕成為絕大多數食物相關影像的載體時,「專業」該如何定義?圖/Ying C. 陳穎提供

熟悉社群媒體的讀者們都知道,自從Instagram崛起,「食物攝影」便產生了全新意涵,而Instagram上的食物攝影,更定義了新的美學風格。濾鏡與修圖功能愈加普及,人人都能拍出時尚大片,專業與業餘間的界線逐漸消解。而比起專業媒體與出版,Instagram還能立即傳播,標註、轉發、討論,甚至消費都在須臾之間。在消費者自發拍攝與發佈照片、主廚或餐廳轉發毫不費力,也不需付權利金的情況下,比起聘請專業攝影師,餐飲業者、主廚甚至可能更加偏好Instagram與其他社群平台帶來的宣傳效果。然而,這樣的演變是正面的嗎?

法國餐飲專業媒體Bouillantes前陣子發文討論了這個現象,認為其中恐怕沒有任何贏家。主廚們不再與攝影師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可能因此喪失其作品藝術性表達與彰顯個性的機會,而輸得最多的,便是食物攝影師與食物攝影的未來。文中提到許多攝影師初出茅廬時,會藉著提供免費或低廉的服務換取累積經歷與作品,夢想在與多位知名主廚合作後,能逐步提高收費標準。但此模式在現下宛如創造自噬循環,因為如今食物攝影師們面對的,是源源不絕的免費競爭,而餐飲業早已習慣免費獲取服務。更糟糕的是,由於專業與業餘間有大片灰色地帶,而轉發、分享、再創作是社群媒體常態,不加註來源極為常見,有時也難以定義創作權擁有者,再次稀釋專業價值。

由於親身經歷這個歷程,我對此議題特別有感。過去曾有巴黎知名主廚邀我拍攝其作品,但只以餐點作為回報,事後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時,也從不標註來源。後來我與同為Instagrammers的好友們(包括專業攝影師)討論,才發現大家都有類似經歷。不過,比起Instagram或社群媒體,如今食物攝影師的挑戰可能甚至不是真實拍攝者,而是能夠依設定產出、且能無限編輯與修改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生成影像當然有真實與道德性爭議,但傳統攝影的生存空間繼續限縮或許難以避免。對食物攝影師來說,未來究竟該朝向何方?

回顧攝影發展歷史,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從19世紀攝影技術發明,到曝光技術與相機、鏡頭的發展,一直到相機小型化、再到數位攝影成為主流,類似反思皆曾出現過。如攝影技術興起,的確取代了寫實畫,但「繪畫」作為藝術創作的類別卻從未消失。抽象與藝術性取代了單純紀錄與再現現實,反而使創作更為自由與個人化,也催生了新藝術形式發展。當然,紀錄與展示本就是食物攝影的目的之一,不能完全與之類比,但擁有獨特視角的個人風格與藝術性,卻的確可能是脫穎而出的關鍵。社群媒體餵養了視覺內容的即時滿足感,讓耗時的傳統拍攝與出版顯得老態龍鍾,但它也同時形塑了消費者對美感及故事性的要求。而當當代食譜書同樣也部分脫離了「學做菜」的實用功能,成為可供收藏與展示的藝術品時,能深入挖掘餐點與人物、風土甚至文化的食物攝影,便是能和大眾化影像區別之處。

不過,如同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重塑了閱讀習慣,「書」雖未消失,成本卻逐漸高昂;資訊與知識取得變得碎片化,靜心閱讀與思考也變得奢侈。攝影與欣賞攝影作品亦同,影像不會停止產出,但技術專業門檻降低,卻可能讓產業朝向普及與精品化兩個分野。Bouillantes近期也報導了底片攝影似乎有捲土重來的跡象,開始有食物攝影師結合底片與數位攝影拍攝食譜書,也有人將此視為與(拿著iPhone的)Instagrammers區別的象徵。Bouillantes認為,底片攝影不可能與數位攝影的效率與低成本匹敵,卻能在技術與美感上創造關鍵差異化。

不過除此之外,我認為不能忽視的,或許是「溝通能力」。攝影本身就是一種溝通,但如今不再只是單向。社群媒體讓眾聲喧嘩,也讓創作者能即時獲得反饋。如何善用當代溝通工具,建立並強化個人品牌,在自認提供差異化服務的同時,也能說服主廚、品牌與消費者、讀者,讓他們認同自己的產出與主廚端出的餐點相同,皆是「作品」而非僅是「商品」,進而獲得合理報酬,也同樣該被食物攝影師們視為生存技能。

陳穎

最新文章

孔劉(右)和徐玄振合作的Netflix新劇「一箱情緣」。圖/Netflix提供

雀雀/「一箱情緣」敘事展暖力 受傷靈魂得以安棲

2024/12/07
當手機螢幕成為絕大多數食物相關影像的載體時,「專業」該如何定義?圖/Ying C...

Ying C. 陳穎/當社群成主流 「專業食物攝影」還有未來?

2024/12/04
涂善存(左)、張豐豪主演「彈一場完美戀愛」迎來暖心結局。圖/GagaOOLala...

雀雀/音樂愛情劇「彈一場完美戀愛」跨國合作台劇新體質

2024/11/30
洪瑞麟的作品透過朦朧的色調與近景的淡水禮拜堂屋頂去對望遠方的觀音山。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凝視觀音山:變幻之間,書寫屬於自己的心靈故事

2024/11/28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描述劇組遇到武漢封城的故事。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天母萬聖節大遊行,出現一家子扮演電影「腦筋急轉彎」裡的角色,唯妙唯肖。圖/李清志...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影后」。圖/Netflix提供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在熙的男,朋友」劇照。圖/車庫娛樂提供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X!又是星期一」業務部三大巨頭由曾莞婷(左起)、温昇豪、馬力歐飾演。圖/台灣大...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是榮譽、緊箍咒還是詛咒?餐飲評鑑該為結果負責嗎?又該如何負責呢?圖/Ying C...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金士傑(左起)、宋芸樺、蔡嘉茵、鳳小岳主演「人生清理員」。圖/果陀娛樂提供

雀雀/台劇「人生清理員」:描繪百態,每個人都該是自己的人生清理員

2024/11/02
實踐大學建築系推出新學程「建築職人學士學位學程」,一開始招生就大受歡迎。圖/李清...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新世代建築職人」:建築職人風潮的復興

2024/10/27
《長樂曲》官方劇照。圖/摘自微博「長樂曲官微」

潘光中/《長樂曲》:剖析「小而美」古偶劇 高熱度絕非天外一筆

2024/10/26
紀錄片《一個人收藏》、《Ah Art》時所用的那張封面畫作。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件收藏品的旅行

2024/10/23
Annan Affotey的繪畫風格讓我感到一絲鬆弛,因為他描繪的總是生活中的朋...

藝術收藏家姚謙/人色:人物描繪,反應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演變

2024/10/17
鵝舖子的翡麗鵝胸,肉質厚實、柔嫩多汁。圖/蔡英地提供

于國華/「靠鵝養大」返鄉創「鵝舖子」:餐桌上的向天歌

2024/10/14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多位世界級名廚參賽引爆話題。圖/Netflix提供

雀雀/「黑白大廚」:動人廚師故事與華麗對決 讓韓食文化推向國際

2024/10/12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美食品牌Dalloyau破產即將被收購,百年老店如今光環盡褪。圖...

Ying C. 陳穎/法國知名老店為何接連陷入困境?談體驗行銷與創造情感連結的重要

2024/10/1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