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范少勳、林奕嵐主演的台劇「X!又是星期一」以菜鳥進到知名媒體業上班的視角,帶觀眾歷經一場台灣辦公室文化的震撼教育旅程。刻畫角色群在求職、適應生態、同事情誼、業績競爭與辦公室戀情等情境面面觀,分享職場甘苦談,既是職人成長劇,也用喜劇調性為劇集增添歡快體感。此劇為不想接受劇荒也不願面對劇海狂潮攻擊的追劇浪人們,提供了一處輕盈的心靈安棲之所。
早期美劇如「六人行」與「辛普森家庭」,都曾是開發台灣人幽默感的喜劇文化種子,早已深植在台灣觀眾心中、滿地開花;「南方四賤客」與塞斯羅根式的搞笑則是用黑話與黃色笑話游移在社會批判與冒犯的邊界,考驗的是台灣人笑看敏感議題的思路彈性。近年韓國浪漫愛情喜劇也加入戰局,顯示喜劇如今已成全球影視戰場的兵家必爭之地。
喜劇不容易,難拍又不受待見,在華語影視圈裡,可說是直到周星馳 2005 年以電影「功夫」奪得金馬獎最佳影片與導演獎之後,才算正式把星爺從「諧星」身份再冠上「大師」稱號。而這竟已是 20 年前的事情。反觀自己:台灣網路上明明也充滿了各式趣味創意、能夠博君一笑的影片,但如今又有誰有能力、系統性地整合起喜劇元素,可以好好地拍出一部台灣喜劇電影或影集?
「又是星期一」導演林暐恆(阿Ken)其實是個不錯的答案。相較於「總鋪師」和「消失的情人節」的陳玉勳導演,或者「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與「正港分局」的程偉豪、殷振豪導演,林暐恆的「X!又是星期一」更接近於「俗女養成記」和「影后」的嚴藝文,是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以群像故事交織出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喜劇文化新基因劇種。
集結優秀喜劇演員趙自強、馬力歐穩定軍心,且讓温昇豪、曾莞婷乃至李李仁貢獻出令人驚喜的喜劇角色形象,可貴還有催化出年輕演員們的喜劇魂,由身經百戰的阿Ken來傳授與開發出范少勳、林奕嵐、謝毅宏、洪群鈞、詹子晴與李雪等人皆自成一格的喜劇節奏,頗有昔日「最大黨」時代,看阿Ken、納豆與安心亞和前輩喜劇泰斗們每日共創、為全民激盪出茶餘飯後笑料的延續與長進感,著實令人懷念。
此等喜劇脈絡可說是承先啟後也是返璞歸真。尤其在筆者實測與家人孩子一起追劇的過程中,反而是年輕靈魂觀影時的笑聲反應又快又大,回頭思考一下,大人才終於被笑點攻擊、噗哧笑出,後勁蕩漾。如今全世界都在拍片,把戲拍好者大有人在。但有學院派出身的阿Ken,一直身體力行著、在為台灣喜劇留下一些優化的什麼,這種心意還是很令人感動。
最新文章
-
瘋狂美術館|你愛吃的鮭魚也成為藝術品了! 240家畫廊齊聚香港,走跳巴塞爾藝術展感受全城瘋藝術
2025/03/31 -
雀雀/Netflix《混沌少年時》:一鏡到底 看見當代父母的教養恐懼
2025/03/29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大蜘蛛進城了-感受藝術家有血有肉的人生
2025/03/23 -
雀雀/苦盡柑來遇見你:敢愛敢恨、活出自己 讓觀眾情感投射的心靈滋養劇
2025/03/22 -
快速取餐、拍照打卡,還是人際互動?淺談餐飲業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2025/03/21 -
雀雀/《難哄》:純愛劇進入「細節時代」 觸動更多觀眾的心
2025/03/1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城市生活:公廁是文明社會的指標
2025/03/10 -
雀雀/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羅」:故事文本不顯過時 更添沈澱思釀的韻味
2025/03/08 -
2025第97屆奧斯卡為什麼是《艾諾拉》大獲全勝?西恩貝克的獲獎帶來的三個啟示
2025/03/04 -
馬欣/「喵的奇幻漂流」:在末日裡訴說希望的美好寓言
2025/03/03 -
雀雀/《童話故事下集》:省視女性成長路 對不同愛情模樣的需求
2025/03/01 -
藝術收藏家姚謙/那個文藝時代:八零、九零年代的台北之感
2025/02/27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