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18:33 于國華

微有雨風的基隆正濱漁港,彩色屋顯得色調柔潤。港邊上幾家咖啡廳很吸引人,而我走回中正路、找到生魚店,旁邊門旁的「寂人甜食」招牌亮著。這才是我偏愛的小店。順著舊階梯往上,剛有點喘就抵達三樓。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店裡陳設簡單,鬆擺著幾組桌椅,漆面斑剝;疏落的植物裝飾,有綠有枯。一面深棕色木板隔間後方,是老闆林曾偉的甜點廚房。

林曾偉以前是公務員,十多年前夢想和朋友合開咖啡館,開始自學甜點製作。那間夢想咖啡店沒開成,反而甜點做出興趣,他辭去公職,在網路銷售甜點;五年前來到正濱漁港開店。

寂人甜食老闆林曾偉喜歡製作口味多重的創意甜點。圖/于國華提供
寂人甜食老闆林曾偉喜歡製作口味多重的創意甜點。圖/于國華提供

陸續到訪幾次,總會看到老闆推出創新口味。一款令我匪夷所思的「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源頭是林曾偉很喜歡的鹹蛋黃巴斯克乳酪;但他要求自己每款蛋糕至少四種口味,經過多種食材的試驗,最佳組合是加入日本焙茶調和鹹味,最後在表面鋪上肉鬆呼應蛋黃。天南地北的口味,就這樣合成了一道創新風味。

另一款「花生米蘇覆盆子巧克力」蛋糕,細緻的基隆老店花生醬融入慕斯,墊入微酸的覆盆子果凍區隔,下方以巧克力布朗尼做基底。於是,從上到下分布著柔彈溼軟等不同口感,花生香味明顯而淡雅。另一款「青花椒巧克力鐵觀音乳酪」則是一口一風情,不同的味覺觸動,像五彩煙火輪流迸放的色彩。

「花生米蘇覆盆子巧克力」融合不同的口感和口味。圖/于國華提供
「花生米蘇覆盆子巧克力」融合不同的口感和口味。圖/于國華提供

靈感都來自哪裡?季節變幻、獨特風景,都可以是題材,有時單純試著混搭口味。林曾偉笑說,曾經突發奇想,和生成式AI討論食譜,例如問ChatGPT:「奶油可以加辣椒嗎?」這類奇怪問題。有時AI會給出奇特建議,但畢竟AI沒有味覺,口感是人類天賦,還是要自己動手做出來判斷好壞。

「青花椒巧克力鐵觀音乳酪」口味變化繽紛。圖/于國華提供
「青花椒巧克力鐵觀音乳酪」口味變化繽紛。圖/于國華提供

甜食店收入不夠維持生活,近來寂人甜食只有周末和假日營業,林曾偉平常還要打工賺生活費。小店請不起員工,有一回我在寂人甜食遇到老闆父母來幫忙。那天滿座,林媽媽點餐收帳、林爸爸端茶送餐,遞到我面前的蛋糕,有著比乳酪更厚重的人情味。

寂人甜食的「寂」,來自林曾偉對於日本「侘寂」美學的推崇,在不完美和頃刻即逝或歲月滄桑裡追求美感體驗。他也喜歡花藝,各種花材搭配到美感的極致,就是盛繁走向凋零的起點。

坐在店裡望向窗外,漁港以煙雨濛濛的滄桑回應我的注視。碟子裡蛋糕的容顏,是即將入食前的最後華麗。侘寂絕不是消極,而是生命力的積極展現,即使徒勞也要奮力綻放。在寂人甜食的蛋糕裡,也在正濱漁港溼鹹的空氣中,我感受到一股沈靜的力量正在甦醒。

最新文章

「肉鬆焙茶鹹蛋黃巴斯克」巧妙搭配多種食材。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寂人甜食:追求頃刻之美

2025/02/23
李浚赫(右)在「我的完美秘書」展現爹系男友魅力。圖/Hami Video提供

雀雀/李浚赫《我的完美秘書》:將親情與愛情綁定 闡述當代婚戀價值型態

2025/02/22
人類使用食用色素歷史悠久,但「天然」與「人工」的區別不足以回應日趨複雜、挑戰環伺...

Ying C. 陳穎/人為創造的天然或成未來食品業主流?從FDA禁用「赤蘚紅」食用色素談起

2025/02/20
《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劇照。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韓劇《外傷重症中心》:體現「醫療商品化」帶來的崩潰與解離

2025/02/15
孟子義(右)、李昀銳在「九重紫」中先婚後愛。圖/愛爾達電視提供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絕美食器。圖/張聰提供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楊紫(左)、李現主演「國色芳華」。圖/LINE TV提供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與可可相同,奶油近年同樣價格狂飆,烘焙業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思索。
圖/Ying...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後院」裡看到庇里牛斯牛山的草地景色。圖/于國華提供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綜觀新一波台灣中菜風尚,可以明確感受到席捲多年的法菜Fine Dining的強大...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話題韓劇《正年》。 圖/Disney+ 提供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周碧初先生的作品「碧雲寺」。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富邦美術館推出日本藝術家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 展覽。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家族計畫」柳承範(中)、裴斗娜(右)。圖/friDay影音提供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魷魚遊戲」第2季全球熱播。圖/Netflix提供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手機能記錄美食,甚至可直接點餐,節省成本、提升效率。推行餐廳禁用手機,對商家同樣...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周采詩(左起)、 隋棠、曾沛慈演出影集「太太太厲害」。圖/鹿路電影提供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八零年代末的新店,遠山的輪廓、燦爛的晚霞和倒影在水稻田中的光影,如夢船的存在。圖...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