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屏東長安製麵:職人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
細白麵條硬直下鍋,被沸水軟化,從末端開始擺動;未久,整把麵條乘著水的滾動翻捲,由韌到軟。恰好的時機撈麵離水,順勢盤進瓷碗,伴佐料上桌。煮麵如麵舞,這樣的過程除了休息日,每天在長安製麵的職人町廚房上演。
吳冠翬和太太許庭嘉,原本在新竹科學園區生活。回到終年日照的屏東市,接手爺爺的長安製麵,生活重心從廠辦大樓落到家庭工坊,是意外的人生轉折。2014年,冠翬返家照顧母親,發現民族路曾經聚集的日曬製麵店,幾乎絕跡了;自家麵店除非有人接手,否則也是同樣命運。
長安製麵開業半世紀,由冠翬的爺爺、奶奶和媽媽打理。從小看長輩日夜操勞,冠翬很清楚,一旦接手家業,那就是他的未來生活;自己著迷的資訊科學,以及竹科的安穩工作,從此一刀兩斷。當庭嘉也從新竹搬回屏東,一切就確定了,從此夫妻兩人的生活圍繞著製麵,歸零後重新開始。
手工日曬製麵的好壞,拿捏全憑經驗。「麵的品質在人身上」冠翬說,原料只有麵粉、水和鹽,第一天製麵,必須準確預估隔天曬麵的天氣溼度,調節注水量。以長安製麵的產量,風味的關鍵,差別就在每天不過百來公克的水量增減。
壓製好的麵條有四種規格,掛在架上經過16到21小時日曬晾乾。最佳收麵時間由觸覺判斷,用手滑過垂絲般的掛麵,感受麵體的殘留水分,精準掌握由溼到乾的細微變化。「曾經用機器測量麵條含水量,但不夠精確;手感最準」冠翬說。
長安製麵供應很多營業店家;麵店選用日曬乾麵,主要講究在口感。有經驗的廚人,看麵條下鍋的浮滾狀態、感受伴料時的彈順程度,立刻知道麵條好壞。冠翬說,做麵前半年,經常向買家道歉,因為產品不夠好。夫妻清晨三、四點起床,工作到晚上九點休息,忙了四年,才完全掌握製程的奧秘。
品質穩了,冠翬開始思考傳統製麵的未來,例如包裝、行銷等。隨著品牌逐漸被認識,他引用過去的科技管理經驗,建立產銷流程和人事制度。2019年,產品進入家樂福賣場通路,又是一連串新的學習。冠翬了解,製麵是傳統行業,業績不會一飛沖天,保存文化要穩紮穩打。
「傳統產業的價值提升,不能只看包裝。文化才是最好的設計!」庭嘉說,製麵過程下足工夫,是為了煮麵可以很輕鬆;這是製麵職人的文化。她很有把握,自家的麵,即使不諳廚藝,隨便煮也都好吃。
去年長安製麵有了自營店,在屏東市職人町,只有四張桌子,煮麵待客、也得到消費者的直接回饋。冠翬希望來賓嚐了日曬製麵,肯定這樣的口感和風味,能夠讓台灣尚存的手工日曬製麵,重新回到市場和餐桌。
最新文章
-
塗翔文/金馬61: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反映出的創作勇氣與堅持
2024/11/25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天母萬聖節傳統:有趣而難得的社區文化特色
2024/11/18 -
雀雀/從「俗女」到「影后」看嚴藝文的全面升級
2024/11/16 -
塗翔文/「在熙的男,朋友」:初階同志議題 有哭有笑吸引觀眾
2024/11/11 -
雀雀/「X!又是星期一」:職場甘苦談 看見台灣喜劇的脈絡
2024/11/09 -
Ying C.陳穎/米其林摘星後加速倒閉?再談餐飲評鑑的兩面性
2024/11/07 -
雀雀/台劇「人生清理員」:描繪百態,每個人都該是自己的人生清理員
2024/11/02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新世代建築職人」:建築職人風潮的復興
2024/10/27 -
潘光中/《長樂曲》:剖析「小而美」古偶劇 高熱度絕非天外一筆
2024/10/26 -
藝術收藏家姚謙/一件收藏品的旅行
2024/10/23 -
藝術收藏家姚謙/人色:人物描繪,反應人們對自我認知的演變
2024/10/17 -
于國華/「靠鵝養大」返鄉創「鵝舖子」:餐桌上的向天歌
2024/10/14 -
雀雀/「黑白大廚」:動人廚師故事與華麗對決 讓韓食文化推向國際
2024/10/12 -
Ying C. 陳穎/法國知名老店為何接連陷入困境?談體驗行銷與創造情感連結的重要
2024/10/10 -
馬欣影評/「懼裂」:當黛咪摩兒掉進了「富江」的增殖世界
2024/10/07 -
製作人詹仁雄/韓綜「黑白大廚」拆解:把事情「搞大」,就對了!
2024/10/07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成熟的社會 才懂得欣賞老房子
2024/10/05 -
雀雀/艾蜜莉在巴黎4:在對的時間問世「你的巴黎不是你的巴黎」
2024/10/0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