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于國華/一瓶老松漬豆腐乳,引領探尋200棵古松林立的拂水山莊
一瓶令人齒頰留香、欲罷不能的「老松漬」:加了五葉松根酒的豆腐乳,引領我來到埔里的拂水山莊。
路蜿蜒、雨迷濛、山嵐飄浮,車行鄉間如尋幽探勝,滿懷喜悅。進入山莊,夾道松樹勁立迎賓,白色營帳錯落散布。山莊主人賴聯聰,在屋簷下靜立如僧,望向冒雨而來的不速之客。
三十多年前,賴聯聰買下臨溪的茭白筍田,逐步填土造景,如今園內丘漥起伏、林木掩映,行走移步間,處處見到主人規畫的用心。
學建築的賴聯聰,年輕時趕上產業好光景,初嘗成功滋味,意氣風發。有一回遇見禪師,他信口提問:「人從哪裡來?」禪師回答得輕描淡寫,卻是一記當頭棒喝。賴聯聰放棄事業,買下田地改種松樹,終日與自然為伍,思考生命的意義。當時種下的二百棵五葉松樹苗,如今已然蒼挺獨立,於是他開放山莊、設置露營帳,讓民眾來此親近自然。
賴聯聰種松、賞松,每株松樹都安排在恰好的位置,為了植物成長環境,也為了觀賞者最佳的視線角度。他指向一棵松、解釋它和周邊的關係,「偏十五度就不和諧了」。他說,深山古松最美,天地自然雕琢百年才能成為姿態;拂水山莊的松樹年輕,只能順著生長勢道,用人工方法修剪拉牽,給枝椏擺出動人形貌。
山莊女主人林換是花藝老師、也是會計師,曾經為了照顧一百五十個客戶,忙到失去健康。賴聯聰疼惜說:「我不需要很會賺錢的太太」,於是夫妻一起來到鄉間生活。她學習中醫、認識身體,也為了知道遍野的植物如何成為藥食,自然而然得到了健康。
滿園五葉松,成為最好的研究對象。松樹終年不凋、堅韌長壽,向來給人延年益壽的聯想;《本草綱要》記載松樹多種食方,歷來修道者也傳承著以松入食的養身方法。林換從藥食典籍研究五葉松,釀製五葉松醋、酵素、松根酒,加入其他食材如黑棗、橄欖、豆腐乳等,發展超過百種食譜,但只有很少數製作銷售。
引我上門的「老松漬」豆腐乳,林換說,製法來自出家人的傳授。「老松漬」原本做給自家人吃,全程手作細工;因為製作耗時、產量有限,只能限量銷售。賴聯聰補充說,松的藥食知識來自前人智慧,拂水山莊沒有「發明」它們,只是「傳承」。拂水山莊的五葉松產品都印上「差點失傳」,提醒著文化延續的重要。
走到山莊後側,東光溪水聲潺潺,卻令人感覺寧靜。賴聯聰說,這溪水來自湧泉匯聚,終年不枯。望著清澈流水奔躍,呼吸香甜空氣,想起「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的詩句。拂水山莊正合於這樣的寫意,成為一塊吉祥的福地。
最新文章
-
雀雀/「九重紫」:見證清醒比瘋魔痛苦百倍的時刻
2025/02/08 -
作家張聰/將尋常的日子浸潤美學中
2025/02/03 -
潘光中/《國色芳華》:高熱度古偶劇 給觀眾提供了什麼樣的情緒價值?
2025/01/25 -
Ying C. 陳穎/奶油價格飆升,烘焙業前路何在?談危機下的創新與永續契機
2025/01/24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渥達尼斯磨坊的星星奇緣
2025/01/20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混融與西吃:台灣中菜新風向
2025/01/19 -
雀雀/金泰梨「正年」演出少年感 以戲抒情道盡人生悲歡離合
2025/01/18 -
藝術收藏家姚謙/相遇碧雲寺:精神上的啟動與共鳴才是真正擁有
2025/01/14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風之旅人-藝術家新宮晉的風動藝術作品
2025/01/13 -
雀雀/裴斗娜新作「家族計畫」:世界觀不用大,自成一格就很好看
2025/01/11 -
潘光中/誰能逃出生天?《魷魚遊戲2》弱肉強食的韓國階級社會現象
2025/01/04 -
Ying C. 陳穎/管太多還是數位排毒?從用餐文化意義思考餐廳手機禁令
2025/01/02 -
雀雀/「太太太厲害」:網路迷因昇華版段子 炸出台劇新鮮動能
2024/12/28 -
藝術收藏家姚謙/新店晚霞:如夢船的存在
2024/12/26 -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巴黎日常:生活裡的時尚
2024/12/22 -
潘光中/驚悚題材也能說出溫情故事 漫改韓劇《照明商店》探究生與死的模糊界線
2024/12/21 -
塗翔文/「優雅的相遇」:另一種疫情故事
2024/12/16 -
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生活俯拾皆樂—在佛羅倫斯買菜
2024/12/1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