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時尚大師皆川明:設計的終極目標,是讓社會產生正向循環

2020-03-09 10:50 楊偉成

一手創立服裝品牌minä perhonen的日本設計師皆川明。 圖/S. Jan...
一手創立服裝品牌minä perhonen的日本設計師皆川明。 圖/S. Janny拍攝

招牌印花、不張狂卻吸睛的圖騰、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耐看實穿、每次出手均掀起話題的跨界嘗試,由日本時尚大師皆川明一手創立的品牌「minä perhonen」,長年以來,均以不取巧速成的姿態在時尚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精確一點形容,打造更理想的共好生活,連結設計師、製造端和消費者之間的愉悅心情,更接近他的事業版圖目標。

2019年12月,皆川明首次受邀來台公開演講,《500輯》把握了這個難得機會貼身採訪,這位在日本乃至全球有著響亮名號的時尚人物,本人一身樸素、無比親切,連續兩天的演講行程並未讓他帶有倦容,也驚喜台灣民眾對他的熱烈歡迎。皆川明在講座裡強調,他認為「設計」不只要讓使用者感覺幸福,製造者也要有同樣的感受才是,「我很介意所有參與的人會不會得到滿足感,不能只有穿著我們衣服的人快樂而已。」這樣的看法,其實也回應了品牌不打折的策略,他相信團隊所創造的價值不會這麼輕易折損,這個決定不只代表誠信,也是一種對製造者表達敬意的方式,讓他們能夠持續擁有合理的收入。

品牌發展要回應環境,設計師必須宏觀思考

「一些fast fashion品牌會外移商品產地到人力成本低廉的國家,但那樣的工資真的能讓製造者滿足嗎?因為便宜而入手的消費者又會真正珍惜這件商品嗎?」皆川明對快時尚現象有著這樣的疑問。問起皆川明是否感受快時尚發展如今呈現疲態?他舉了幾個例子,相當注重機能研發的UNIQLO和講究自然的MUJI,他都不認為是fast fashion;而ZARA這個西班牙品牌,雖然產地遍及全球,但近年致力減少資源的浪費,這樣的策略讓他們可以再繼續下去。「然而對社會永續發展沒有想法和對應的快時尚品牌,我的確認為是在衰退的。」

品牌創立今年屆滿二十五週年,好奇他們是站在什麼樣的角度製造衣服,「我會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想像他們需要什麼,但設計師應該要站在更上一層,拿出新的提案開拓大眾的眼界。」皆川明表示,持續不間斷在材質和技法上求突破,是任務也是必須。

Cross Talk 台日設計對話講座現場。 圖/不只是圖書館提供
Cross Talk 台日設計對話講座現場。 圖/不只是圖書館提供

追求有意義的聯名,日記比報表更重要

精彩的跨界表現也是這位大師在全球受到矚目的原因,如生活雜貨、家具設計甚至涉入空間規劃,對他來說這並非意料之外,皆川明和團隊相信他們的圖案或素材絕對可以發生在服飾以外的領域,因此從不設限什麼東西只能出現在哪個範圍。「但我很排斥那些只掛上logo的聯名現象,不同品牌的合作應該是要截長補短,互相學習自己做不到或不熟悉的部分。」皆川明舉了2016年和日本製包品牌Porter的合作為例,對方招牌的尼龍材質從未刺上任何圖騰過,當地能完成此技術的工廠也不多,這樣的聯手出擊對他來說就充滿意義,「我選擇合作對象的方式是,如果你自己就可以做到100分了,那便不需要我們。」

minä perhonen目前在日本的店面多達十三家,皆川明每日會注意銷售方向,但不會非常細節了解數字,至多新商品開賣當天才會比較留心。特別的是,員工除了提出報表,每天都要繳交日記,寫下今日店裡發生的事情,「規定不能電腦打字只能手寫,我可以從筆跡裡感受到真實情緒,那是我最想要知道的事情。」皆川明關心店員對自己的工作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如同在意製造者和消費者一樣,過程中是否有滿足感是他心中最重要的優先排序。

自有品牌哲學如今已成為許多人的仰望,那心中是否還有什麼欣賞的品牌?皆川明意外地給出了一個特別的答案:來自英國的電器品牌Dyson。「Dyson除了持續求新之外還設立了學校,這種灌溉未來的心態讓我很佩服。」正巧回應他在講座中提及的,透過設計讓社會產生正向循環,「真正好的事物,應該是對未來有所貢獻的。」無論設計創作或品牌經營,細水長流就是皆川明的中心哲學,透過緩慢的速度不斷修正自己,消費者絕對能感受到這些良善的細節。

皆川明正為「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進行牆面繪製。 圖/...
皆川明正為「不只是圖書館 Not Just Library」進行牆面繪製。 圖/S. Janny拍攝

小檔案

皆川明(Minagawa Akira)

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日本文化服裝學院,1995年成立自己的時尚服裝品牌minä,名稱來自芬蘭語,2003年開始改稱minä perhonen。minä是「我」,而perhonen為「蝴蝶」之意。創作靈感自生活中取材,並活用日本傳統的紡織、刺繡、印染等技術,製作風格獨特的日常服飾。在生活雜貨、家具設計甚至空間規劃等領域的跨界表現出色,作品時常受邀至世界各地展示。

最新文章

舒適的客房設計,其實是在島嶼環境、離島資源、入住旅客的期待中取得三方平衡。 圖/...

綠島「青嶼味旅行館」:臨海的設計旅店,校正環境與人的關係

2023/12/09
香奈兒2023/24 Métiers d’art工坊系列。圖|CHANEL

香奈兒2023/24 Métiers d’art工坊系列!在音樂之都曼徹斯特開展CHANEL新冒險

2023/12/08
The Fabulous Cartier Journey卡地亞尋寶奇旅遊戲即日起...

與卡地亞一起在雲端踏上紅氣球奇幻之旅,首度推出台灣官方LINE主題、與季節限定包裝!

2023/12/07
2023 首屆「台灣設計週」正式登場!百位設計師參與、12場風格論壇、54組在地...

2023台灣設計週12/1-12/10松菸登場!54組在地團隊主題展、5組海外團隊創作亮相

2023/12/06
《WE ARE我們的除夕夜》主視覺亮相,何庭安以字型演繹龍年新氣象。圖|中華文化...

《WE ARE我們的除夕夜》主視覺亮相!何庭安以字型演繹龍年新氣象

2023/12/04
《林木林》示意圖。 圖/「感想工作室」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感想工作室」《林木林》摘2024 X-site計畫首獎!打破場域邊界創造廣場森林

2023/12/04
【鑫鑫向龍春聯組】飛躍迎龍新春春聯。圖片提供/囍樹

鑫鑫向龍VS 好運龍來:春聯復興計劃即刻參與!

2023/11/27
首獎為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日本伊東豊雄建築師事務所等團隊提案。 圖/文...

「國家兒童未來館」建築師競圖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日本伊東豊雄建築師事務所獲首獎

2023/11/24
同樣一顆黑色「Horsebit 1955怪奇包」,在怪奇比莉的牛仔、「小黑帽」造...

做自己更有型!GUCCI經典70年「怪奇」風格再進化

2023/11/24
「或者新州屋」一樓大門。 圖/或者新州屋提供、攝影:林科呈

新竹「或者新州屋」攜手硬是設計、水色設計以方圓重現老屋窗景

2023/11/23
Boucheron《Carte Blanche, More is More》首爾...

Boucheron More is More以快樂頌揚珍稀!首爾高級珠寶展重釋曼菲斯風格

2023/11/21
全新祝山車站擁有優雅的α造型棚頂設計。 圖/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提供

祝山車站改建重啟!全台海拔最高、α造型棚頂設計打造阿里山新地標

2023/11/21
第六市場的特色米店「金仔米店」全新改裝亮相! 圖/金典 綠園道商場提供

台中第六市場「金仔米店」改裝!主打食驗型配方米、以一碗飯吃進台灣風景

2023/11/16
春池玻璃|W春池計畫合作金馬推出限量「金馬60 - W GLASS 玻璃杯」,內...

收下金馬獎60年光影!W春池計畫 x HMM以W GLASS玻璃杯呼應江賢二那抹藍

2023/11/10
梵克雅寶高雄的精品店入口意象,延續世家的空間風格營造,沈穩黑色更顯大氣。圖/Va...

港都最美珠寶盒-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進駐高雄!

2023/11/10
由超維度(Dimension Plus)主辦、攜手文化內容策進院的「VS AI ...

以遊戲探索AI!TCCF創意內容大會INNOVATIONS 展區「VS AI 街頭對戰」松菸登場

2023/11/08
2023年最新手勢操作,手指輕點兩下就能操作App主要功能。photo by e...

Apple Watch 9開箱!以手勢操控、精確尋找iPhone功能帶來新體驗

2023/11/03
壽山動物園。 圖/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2023臺灣建築獎揭曉!壽山動物園、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脫穎而出

2023/11/0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