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平面設計師何佳興:轉譯傳統,表達真正的東方在地

2020/07/30 胡士恩

2017年,入選國際平面藝術聯盟會員(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AGI)、成為全球僅五百多位成員之一後,平面設計何佳興的創作方法開始轉變,他將個人風格表現整理成造型工作的方法,和有共識的朋友組成團隊開啟一項為期十年的文化造型研究計畫,作為溝通在地設計的基礎。

何佳興和有共識的朋友組成團隊開啟一項為期十年的文化造型研究計畫,作為溝通在地設計的基礎。 圖/Nibunno提供
何佳興和有共識的朋友組成團隊開啟一項為期十年的文化造型研究計畫,作為溝通在地設計的基礎。 圖/Nibunno提供

大學雙主修書法篆刻和當代藝術,十多年前受音樂創作人陳明章影響,何佳興一直以台灣在地文化為設計語彙,屢屢突破大眾對設計的認知與想像。不過他也坦言,從早期能有效溝通的國際手法,到後來以「線條」為基礎,找出屬於東方的多點、多元觀看方式,是自身創作路徑的一大轉變。近年何佳興專注於線條的研究,「我們可以從『線』找到文化視覺的內在關聯。」他以線為基礎,加粗成「字」,堆疊重複成「圖紋」,拼湊結構成為「空間」,再加上長年文字排版與傳統用色的考究,作品如《台灣月琴民謠祭》、《台南藝陣館開幕紀念海報》、《第十屆總統文化獎》等,都是以在地演繹出當代的代表作。

2012《台灣月琴民謠祭》。 圖/何佳興提供
2012《台灣月琴民謠祭》。 圖/何佳興提供

三年前,數次與台北藝術大學黃建宏老師的深談、他提供1976年王淳義在七月號《雄獅美術》的一篇〈談文化造型工作〉,開啟何佳興從事文化造型研究的契機,「那很有感覺,四十多年前文化造型所談及的、是我現在執行關注的事情,我一直放在心裡思考。」他形容自己隨順因緣(誤打誤撞)摸索出一套研究方法,和朋友胡一之、張愛波、魏榮辰組成「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持續考察各地宮廟、民俗祭典、原住民等傳統文化,運用各自文字設計、視覺設計、服裝設計專業進行轉譯,期望是梳理出能溝通在地和世代的「文化造型工作」,進而溝通台灣設計觀點。

2015《台灣月琴民謠祭》視覺設計。何佳興以台南青鯤鯓朝天宮大廟的田野調查為基礎,用貝殼的質地和金屬色澤表現出靠海的台灣味。 圖/何佳興提供
2015《台灣月琴民謠祭》視覺設計。何佳興以台南青鯤鯓朝天宮大廟的田野調查為基礎,用貝殼的質地和金屬色澤表現出靠海的台灣味。 圖/何佳興提供

《台南藝陣館開幕紀念海報》。 圖/何佳興提供
《台南藝陣館開幕紀念海報》。 圖/何佳興提供

若把修復視為由延續傳統、轉譯傳統兩種人所組成,何佳興自認屬於後者。「近年國際氣氛急遽轉變,全球化之後大家開始意識到,在地文化價值有其表現的必要性。」儘管建立文化造型工作的視覺資料是個極需耐力的計畫,甚至要十年、二十年後才能回頭檢驗,何佳興仍堅定推進,「從做中學,其實我們文化的身體都在,只是頭腦沒有串連起來。」台灣已有許多文化脈絡積累的形式與能量,他期待更多不同領域和世代,彼此溝通銜接、互相串聯,「持續地做,文化自信會自然展現。」

何佳興大學雙主修書法篆刻和當代藝術,十多年前受音樂創作人陳明章影響,持續以台灣在地文化作為設計語彙。2017年,入選國際平面藝術聯盟會員(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AGI)、成為全球僅五百多位成員之一。
何佳興大學雙主修書法篆刻和當代藝術,十多年前受音樂創作人陳明章影響,持續以台灣在地文化作為設計語彙。2017年,入選國際平面藝術聯盟會員(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AGI)、成為全球僅五百多位成員之一。

何佳興

設計師陳劭彥《溯本》作品集與展覽:攜手李岳凌、韓寧、何佳興等合作,回顧品牌10年、工作室重返宜蘭

設計師陳劭彥《溯本》作品集與展覽:攜手李岳凌、韓寧、何佳興等合作,回顧品牌10年、工作室重返宜蘭

2022/05/30

最新文章

2026林務局月曆「阡陌之森」!一次珍藏5位插畫家的台灣山林風景。圖|林業及自然...

2026林務局月曆「阡陌之森」!一次珍藏5位插畫家的台灣山林風景

2025/10/23
開場造型是一套短版外套的格紋羊毛褲裝,靈感來自創辦人嘉柏麗香奈兒穿男友服飾的習慣...

一起航向香奈兒宇宙 探索時尚的全新可能

2025/10/21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40周年里程碑 獲美國AIA國際事務所獎

2025/10/21
香奈兒2025/26 COCO NEIGE系列以女演員暨品牌大使小松菜奈為靈感。...

小松菜奈化身靈感女神!香奈兒2025/26 COCO NEIGE復古時髦滑雪去

2025/10/20
「teamLab Biovortex 京都」開幕!50+作品的日本最大室內美術館...

「teamLab Biovortex 京都」開幕!超過6小時體驗整理9大觀展重點+15個作品巧思

2025/10/18
在「台東多一點!」影片中,看到台東的富饒物產、果敢海洋精神與凝聚人心的運動生命力...

「台東多一點!」玩美文創×白輻射影像 2026台東博覽會形象影片以「驚嘆號」釋放城市的無限想像

2025/10/15
(左)iPhone 16 Pro(右)iPhone 17 Pro,帶來全新世代的...

iPhone 17 Pro開箱!3大亮點拆解拍照+攝影+電池續航力優異的工作好夥伴

2025/10/09
2025 鶯歌產地開放日「窯土尚青」10/8 - 10/12 登場!臺灣百年陶瓷...

2025鶯歌產地開放日10/8-10/12!以街區導覽、陶藝市集、辦桌與土地同行

2025/10/09
2025台灣設計展:走入15間分行,打開彰化、鹿港、彰南的多樣性

2025台灣設計展:走入15間分行,打開彰化、鹿港、彰南的多樣性

2025/10/0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