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興達港」好設計引話題:提袋包裝、看板旗幟緊扣在地海洋文化,帶來美感體驗的可能性
幾年前,台南國華街景登上日本雜誌《BRUTUS》封面,掀起市容美感議題,引發全台正反論戰,近年談及美感的書籍與議題也越來越多,包含從教科書再造到如何於日常中培養美感,一小步一小步緩緩向前進,不僅要懂得欣賞百年歷史古蹟與庶民文化,也要改善邁向現代化過程中,容易落入不上不下、風格迥異堆疊而成的整體市容。在美感被視為競爭力的當下,來自高雄的「好視設計」就以在地觀光漁港「興達港」為主題,透過一目了然的設計語彙,呈現精緻簡約的漁業包裝、旗幟、看板及貨車外觀等,果然成功引起不少迴響。
好視設計創辦人張健一希望透過品牌設計角度,以純粹探討美學及設計能量為出發點,探索地方產業在品牌視覺上轉型的可能,而挑選設計題目時,會盡可能以貼近地方文化且視覺設計尚未被討論過的場所為主,整理羅列出不少名單,例如高雄年貨街三鳳中街、六合與瑞豐夜市、壽山動物園等,而興達港也是其一。
身為高雄囡仔,回憶起小時候爸媽說要吃好料時,一家四口就會騎著機車沿台十七濱海公路,吹著海風到興達港吃新鮮海產,而高雄市海岸線幾乎被漁港、軍港、商港佔據,高雄人雖然不是靠海為生,但離不開海洋文化,這其實也是設計思路的一環,「觸發觀者感官與回憶共鳴,讓美與畫面向觀者直接溝通。」張健一分享。
原名新打港的興達港本是傳統漁村,近年經過高雄市政府重新規劃後轉型為現代觀光漁港。設計團隊將螃蟹、魷魚、烏魚等生猛海鮮,以插畫結合平面設計,示意出軟性延伸設計,如標示、看板、包裝等,皆是針對觀光重要接觸點開發,為觀光漁港帶來新穎樣貌的可能性。張健一提到,設計規劃仍需播下好的種子,從基礎紮根、積累堆砌,這也需要當地漁會、農會及相關單位共同建立營運品牌的共識。
此外,好視設計另一著名設計案例是公益專案「路行者咖啡」,專案為協助街友黃大哥進行咖啡創業,好視設計居中協助設計視覺。視覺上不針對咖啡意象切入,而是從名稱「路行者」衍伸出「為自己生命故事悸動」的品牌精神,例如圈形圖示象徵「生命的輪廓」,無論是樹的年輪、水的漣漪,每個人都是走在圈上的人,都是路行者,在困境中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路與故事。
最新文章
免充氣的足球!日本Nendo為第三世界兒童打造手工組裝的足球
2021/01/27最想收藏的紅包袋!500輯攜手台灣插畫家,聯名推出年節不可或缺的祝福小物
2021/01/27美國CIA換上新形象:流動線條鼓勵多元化,但設計師成謎
2021/01/25我們該建造橋樑,而不是牆壁:三座美、墨邊境圍牆「蹺蹺板」獲Beazley年度設計獎
2021/01/21家的新日常:重新定義「理想」,住家變成多功能避風港
2021/01/14漢堡王相隔20年換全新Logo 為什麼重回90年代風格老路?
2021/01/13亞洲最古老地鐵「銀座線」翻新:乘載傳統與創新設計,迎接旅客下一次的到來
2021/01/11662個行李箱、76157支口紅⋯日本西武百貨新年廣告用「收據」溫暖疫情下的人心
2021/01/07Milton Glaser、Terence Conran、皮爾卡登 ⋯ 那些2020年離開人世的偉大設計師們
2021/01/07植物葉片印上歷史人物與圖像 英國藝術家Almudena Romero探索的殖民文化
2021/01/06用竹子與回收塑膠打造工作室住宅 結合手工藝創造傳統與現代的撞擊
2021/01/06陳若齡/將時尚帶入大眾,勇於被討厭的皮爾卡登
2020/12/30Pantone 2021 年度代表色發布:「亮麗黃」、「極致灰」帶來希望與安穩,一掃2020年陰霾
2020/12/11如何面對未來變化?臺南用設計回應——專訪2020臺南設計週:染織設計「wa. textile」、舊單車再生「Rebike」
2020/12/10【許陳曜專欄】現在「聯名」怎麼玩?異業跨界 X 在地情懷
2020/11/20陳若齡/從《艾蜜莉在巴黎》到《后翼棄兵》,那些服裝說的更多故事
2020/11/10【陳若齡專欄】許給未來的設計——「荷蘭設計周」之獻給2020年的虛擬展,現正熱映中
2020/10/24【表演藝術】平面設計師聶永真看莎妹劇團:前衛,實驗,追求酷
2020/10/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