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旅行】懷念日本溫泉的任意門,就在谷關的虹夕諾雅
車行中橫入谷關,熙來攘往的溫泉旅社看板與色澤奔放的土產店相互輝映,導航顯示剩一分鐘,怎麼可能,疑竇中繼續轉彎,忽地大片蓊鬱竹林與沈靜的石牆映入眼簾,小巧墨黑霧鐵招牌倚在牆頭,果然是虹夕諾雅,踏入「任意門」般立即進入「非日常」的優閒與美好。
鐵三角打造頂級溫泉旅宿
日本星野集團在台灣知名度高,入住的外籍遊客中台灣人數也名列前茅。這回插旗台灣,同樣請來虹夕諾雅鐵三角大師,東利惠負責建築、長谷川浩己負責景觀、武石正宣負責照明。
谷關整體結構神似星野的起家厝「虹夕諾雅輕井澤」,特別是落地窗景觀餐廳、圖書閱覽室與人工河道,只是輕井澤是階梯式河道,谷關的「水之庭園」是蜿蜒環繞版。溫柔的照明也神似,有亮度但絕不干擾,將「曖曖內含光」神髓極致發揮。
從任何角度來看「水之庭園」都是絕美。潺潺流水間的64棵台灣香杉錯落有致,構成森林的主幹,睡蓮淡紫色的花朵和鄰近的鳶尾花相輝映,光是望著就讓人心曠神怡,還輔以習習涼風與蟲鳴鳥語。閒閒靠坐「發呆亭(Gazebo)」,你也融為畫中一景。
「公共浴池」的自然舒暢直媲美虹夕諾雅輕井澤的「蜻蜓之湯」。當初星野集團社長星野佳路來谷關勘查時,就是被這兒源源不絕的碳酸氫鹽泉打動,才同意開設新點。無色無味的「美肌之湯」在每個房間的半露天溫泉浴池是以豪氣的方式不斷奔流,公共的戶外湯同樣採取「蜿蜒河道」的設計,大家有充足的浸泡空間與隱私,所以不會發生傳統長方形浴池裡客人不得不擠在一塊、大眼瞪小眼的尷尬,池畔繽紛的花草會跟著季節變換,即將來臨的盛夏會有滿天飛舞的蝴蝶夢幻同浴,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感官打開、盡情享受。
「圖書閱覽室」的舒適不在話下,隨時都有免費茶點,上午下午還會變換口味,最可圈可點的是「選書的品味」,從台灣在地風土、自然生態、藝術史與茶文化,到最國際菁英的《Monocle》各類品味指南,每一本可讀性極佳,隨時可攜至涼亭或帶回房間輕鬆翻閱,讓溫泉假期大大加分。
無比療癒的草花散策
「虹夕諾雅 谷關」最收服人心的活動是每天上午的「草花散策」。當初長谷川浩己設計園林的時候便刻意保留原生種,導覽員從河邊細高的「水竹芋」介紹起,台灣特有種、開著小黃花的「萍蓬草」,可入藥的「馬蹄金」,百餘歲人瑞級的「台灣二葉松」,「台灣香杉」適合做家具、種子像玫瑰花,「木賊」可當吸管,「虎耳草」有療效。
紅蜻蜓飛過「莎草」,一周只開一次花的「巴西鳶尾」今天很配合地綻放,大家嘗嘗沒味道的「蛇莓」果粒,「吊蘭」可以淨化空氣,還有「榔榆」、「光蠟樹」、「山櫻花」、「五葉松」以及拗口的「紫花翠蘆莉」。
彎過樹叢,導覽員讓大家躺在瑜珈墊上,生物課瞬間轉成心靈SPA療程,原來換個視角看森林是那麼不同。陽光在樹葉間灑落,先閉上眼睛,分別感受清風吹拂、鳥兒鳴叫、花草香氣、指尖的觸感,跟著頌缽的節奏深呼吸,五感徹底放鬆,靜謐的感受這一刻,「天人合一」就是這麼回事吧。
回神後移步柚木平台,先複習剛剛認識的樹苗,開始實作「迷你盆栽」,草本的花盆土要先注八分滿、木本五分滿,放入幼苗後再放第二層土,然後用鑷子填入青苔包住表層,教導後續如何照料後給個小紙袋讓遊客帶回家繼續栽植。
短短一小時的森林漫步時光,既充實又療癒,還有自己親手製作的伴手禮,把一整個大自然、芬多精的美好與感動打包回家。
一期一會的美好
除了將「美肌之湯」泡好泡滿,還有擂茶和養生茶體驗。清晨可以在柚木平台上跟著結合太極、瑜伽的「氣循森呼吸」十個動作伸展,極美的環境讓身心靈分外舒暢。晚餐使用「信樂燒」器皿的會席料理,精緻與美味完全不輸日本的知名湯宿。少光害,夜間一抬頭,北斗七星的「勺子」在眼前清晰無比。信步挪移到任何角落,迎面而來的都是服務人員的笑容。
據說虹夕諾雅谷關下雨的時候最美,整個山谷籠罩在蒼茫白色水霧中,迷離濛朧如太虛幻境。是的,一定要再來。
最新文章
免充氣的足球!日本Nendo為第三世界兒童打造手工組裝的足球
2021/01/27最想收藏的紅包袋!500輯攜手台灣插畫家,聯名推出年節不可或缺的祝福小物
2021/01/27美國CIA換上新形象:流動線條鼓勵多元化,但設計師成謎
2021/01/25我們該建造橋樑,而不是牆壁:三座美、墨邊境圍牆「蹺蹺板」獲Beazley年度設計獎
2021/01/21家的新日常:重新定義「理想」,住家變成多功能避風港
2021/01/14漢堡王相隔20年換全新Logo 為什麼重回90年代風格老路?
2021/01/13亞洲最古老地鐵「銀座線」翻新:乘載傳統與創新設計,迎接旅客下一次的到來
2021/01/11662個行李箱、76157支口紅⋯日本西武百貨新年廣告用「收據」溫暖疫情下的人心
2021/01/07Milton Glaser、Terence Conran、皮爾卡登 ⋯ 那些2020年離開人世的偉大設計師們
2021/01/07植物葉片印上歷史人物與圖像 英國藝術家Almudena Romero探索的殖民文化
2021/01/06用竹子與回收塑膠打造工作室住宅 結合手工藝創造傳統與現代的撞擊
2021/01/06陳若齡/將時尚帶入大眾,勇於被討厭的皮爾卡登
2020/12/30Pantone 2021 年度代表色發布:「亮麗黃」、「極致灰」帶來希望與安穩,一掃2020年陰霾
2020/12/11如何面對未來變化?臺南用設計回應——專訪2020臺南設計週:染織設計「wa. textile」、舊單車再生「Rebike」
2020/12/10【許陳曜專欄】現在「聯名」怎麼玩?異業跨界 X 在地情懷
2020/11/20陳若齡/從《艾蜜莉在巴黎》到《后翼棄兵》,那些服裝說的更多故事
2020/11/10【陳若齡專欄】許給未來的設計——「荷蘭設計周」之獻給2020年的虛擬展,現正熱映中
2020/10/24【表演藝術】平面設計師聶永真看莎妹劇團:前衛,實驗,追求酷
2020/10/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