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光步道台北植物園亮相!以減光改造重塑人與植物共生的友善環境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正式啟用!由林試所與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合作的「台北植物園植光計畫」,由沁弦·築影照明設計總監林靖祐操刀,透過減光降低光汙染,重新設計燈具、調整位置,解決原本照度不均等問題,優化植物園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出入口總長約435公尺的步道光環境,打造一條讓人與植物及環境皆能共生的友善步道。
長期靠近燈源會造成植物生長異常,甚至干擾植物傳粉者的行為。位於市區的台北植物園,既地處市中心交通要道,同時又必須兼具長期保育植物的使命,為避免燈光造成動植物的傷害,自2016年起植物園便開始持續調降植物園內路燈高度,改採用照射地面的矮燈為主要夜間通行照明,減低夜間泛光燈散射對植物的影響。但面對往來熙攘的人潮,究竟該如何兼顧降低夜間人工照明保存植物的需求,同時又維持行人基本照明安全?
藉由色溫、光譜重整,創造和諧共生光廊道
此次植光計畫以夜間行人活動密度較高的和平西路出入口,延伸路徑經台北市地標之一的荷花池,至博愛路出入口為優化核心,降低長達435公尺的光環境軸線的既有光汙染,同時也提升夜間使用機能,構築適宜的夜間遊園光環境。
參與本次計畫的照明設計師林靖祐認為,「植物園是一個為人而開放的場域,這裡的夜間照明仍是為人而所需的設計。偌大的園區,在夜裡,光成為定義人們活動行為的關鍵。」
但為了避免燈光造成動植物的傷害,在這次改造中,設計師先降低燈具安裝的位置,避免光照影響植物園的樹木生理,同時避開容易誘引昆蟲的區域。因為研究指出,昆蟲的可見光譜多分布300~600nm之間,紫外光及短波長的可見光較易吸引昆蟲,因此燈具以580nm以上波長及低色溫2700k以下或琥珀色為主,如此一來即可減低夜間照明對昆蟲的影響。
減少強烈明暗對比!強調視覺友善
林靖祐說到:「基於對生態環境的尊重,『減光』是第一個課題,透過低尺度、高光效的照明,可避免眩光及減少溢散光;同時以視覺友善為原則,減少強烈明暗對比所造成人們視覺上的不適,讓恰如其分的光成為引領夜間人行活動的明道。」
改造後的植物園使光度由入口處逐步向園區核心內部遞減,透過單側矮柱燈形成引導,使遊客亦可安全通過園區。一如擔任計畫設計顧問的照明專家周鍊所說的,「改造後帶來的不只是視覺感受的轉變,同時也提高人們對於花香、草木、風聲、蟲鳴鳥叫的感知能力。」下回走進植物園,也不妨試著放慢腳步、抬頭感受月光與星空,享受都會裡的自然靜謐時光!
最新文章
-
郭旭原 黃惠美的建築跨界藝術 「煉計畫」鋼構裝置連結人與建築和藝術
2025/10/03 -
2025高雄設計節駁二展出!林唯哲攜手60位創作者讓城市變身潮牌
2025/10/03 -
東京建築女子/走進日本滋賀NOTA SHOP!感受田園中的陶器生活藝廊
2025/10/01 -
台中綠美圖開箱10月試營運!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臺灣首作呈穿透之美
2025/09/27 -
夢幻廚具Vipp全新「銀灰鋁」森/CASA亮相!一展丹麥極致金屬工藝
2025/09/27 -
Apple Store銀座店9/26東京開幕!走進Apple歷史的海外首店新風華
2025/09/26 -
勞力士「保護地球,恒動不息」計劃|從時間的印記,走向地球的未來
2025/09/18 -
柒木設計金屬版本糖蔥燈亮相!新品微型展9/16-20朋丁展出
2025/09/16 -
國家檔案館9/2林口試營運!建築設計、展覽、裝置藝術、交通亮點一次看
2025/09/15
